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伟 《蜜蜂杂志》2008,28(8):17-18
对中华蜜蜂野生蜂进行了定向选育,摸索出一整套具有本地特色的养蜂技术,使中华蜜蜂品种进一步稳定,保持了野生蜂原有的优良性状,对发展长兴县养蜂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野生桑种有其独特的优点、往往存在着有1-2个优良性状,是现行栽培品种无法比拟的。如叶形特大、特厚、生长速度特快,特别抗寒抗旱、发根力特强等,这些优良基因是现行育种中,扩大基因来源的重要途径。对野生桑的研究,过去报道较少,特别是有系统的研究野生桑的某些特异性状,几乎未见报道。一个国家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程度,是决定育种成效的关健,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是否有后劲的重要条件。本文以神农架及三峡地区野生桑资源为主,在长期考察桑属植物的发根性的基础上,1991年春进行预备试验,1992年春正式试验对其各桑种进行了系统的发根性调查,研究了桑属植物发根性的系统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掘优良果用桑种质资源,对云南蚕区收集保存的28份野生桑种质资源的果实相关农艺性状(座果率、单芽座果数、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径)及果实的理化性状(糖度、p H值、桑椹红色素含量和出汁率)等进行调查和测定。28份野生桑种质资源中,座果率85%的有14份,单果质量超过3 g的有2份,果汁糖度超过20%的有7份。28份野生桑种质资源分属于6个桑种,其中,山桑(Morus bombycis Koidz.)的3份种质资源具有座果率高、果实中桑椹红色素含量高等特征;长果桑(Morus laevigata Wall.)的8份种质资源和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的4份种质资源具有果长长、果汁糖度高等特征。筛选出部分果用性状优异的野生桑种质资源,可应用于生产或作为优良果桑品种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发掘优良的野生草种,是开发利用草山,进行良种繁育的基础工作。四川省巫溪县红池坝地区分布有大面积、高纯度、成片的野生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1984年6月,我们前往该地区对野生红三叶的生存环境、分布范围、经济性状、形态特征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其来源与发展史进行了一定的考证。  相似文献   

5.
德国黑麦草在四川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小琴  柯绍英  刘勇 《草业科学》2008,25(10):60-65
连续2年种植29个德国引进黑麦草Lolium spp.品种,以Tetragold和野生黑麦草为对照,综合评比各黑麦草品种的分蘖力、株高、植株鲜质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性状,筛选性状优良、在四川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Taurus、Barfort、Gemini、Fastyl 4个黑麦草品种表现出优良的综合生长性状,在四川地区适应性强,可用于引进品种推广应用研究;Licarno、Bartissimo、Alamo拔节速度快,抽穗前植株较高,Tosca、Zarastro、Remy分蘖力强,Lolita植株鲜质量产量高,Defo、Prestyl、Pomerol花期迟,生育期、供草期长,可作为选育当家品种的远缘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我国新疆、陕西的野生无芒雀麦和来自波兰的无芒雀麦,在本试验区旱作条件下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均表现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尤其是来自波兰的无芒雀麦农艺性状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看出引种的3份材料在本地区是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的理想牧草及优良的放牧型牧草。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和利用我县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于2013—2016年从本地野生‘美味’猕猴桃5个初选的优良单株中反复进行观察,最后确定代号‘SN2016’作为复选优系,2017年1月建立无性系观察园。经过4年观察,‘SN2016’株系无性性状优良、一致、稳定,果实大,果形端正、整齐,肉质鲜嫩、清香,易剥皮,外观品质优良,确定为决选优系,适合进行省内多点区域性栽培试验与生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我国新疆、陕西的野生无芒雀麦和来自波兰的无芒雀麦,在本试验区旱作条件下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均表现出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尤其是来自波兰的无芒雀麦农艺性状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看出引种的3份材料在本地区是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的理想牧草及优良的放牧型牧草。  相似文献   

9.
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以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效率,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为促进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基础数据及特征成为亟不可待的关键任务。本文依据自然地理学、生态学、营养学、植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原理,从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野生牧草资源概况、野生牧草的特征及营养价值展开系统分析,重点阐述了野生优良牧草开发利用中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最后总结了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保护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2~2004年对采集不同来源的5份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在农牧交错带进行人工栽培驯化.在旱作条件下对老芒麦的适应性、物候期、生产性能及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外地引种的4份野生老芒麦比当地野生老芒麦提前17~21d返青,各生长发育阶段均提前,植株高大,分蘖多,叶层高,生长茂盛,结实性好,鲜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抗逆性强.供试材料中表现最好的是山西右玉县的野生老芒麦,其次为内蒙古海拉尔和青海湟中县的野生老芒麦.它们是适合北方半干旱地区建植人工草场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1.
研究5种禾本科牧草与草原二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种间竞争率(CRi)及产草量。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的生长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混播促进了禾本科植物的生长。随着豆科播种量的增加,各试验小区的产量增加。人工草地较天然草地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混播人工草地比单播人工草地又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中2/3草原二号苜蓿+1/3披碱草的混播组合比其他组合增产现象明显。综合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和缘毛雀麦的混播组合具有合理的禾/豆比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较合理的物种组合。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主要优良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甘肃省境内主要类型草场的主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甘南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西秦岭山区等不同地貌类型的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温带典型草原、温带草甸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盐化草甸、沼泽化草甸、温带灌丛、温带荒漠等植被型。对不同植被的38个样点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记载分析,了解了以豆科、禾本科为主的各植物种的分布现状。在调查的过程中共涉及植物157种,分属14科50属,其中草甸种有90余种,草原种有50余种,荒漠种有10余种;禾本科植物59种,豆科植物19种。调查采集了以豆科和禾本科为主的55个可作为牧草利用的植物种的96份种质材料,并采集了106份植物标本。作为种质材料,保存了可作为牧草利用的植物种子146份1 050 g。  相似文献   

13.
罗宗玉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3):28-28,31
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扁穗牛鞭草是古蔺县目前主推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本试验观测了这几种牧草短期育肥肉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日增重最高的是扁穗牛鞭草,达1050g,然后是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而单位增重消耗牧草最少的是多年生黑麦草(为1:30.68),其次是扁穗牛鞭草、鸭茅、墨西哥玉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中禾本科、杂类草和灌木这3种功能型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放牧强度对不同功能型植物碳、氮、磷含量,化学计量特征以及贮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禾本科有机碳含量在各放牧强度下均最高;氮磷含量杂类草最高;3种功能群的有机碳含量均在适度放牧时最高,过度放牧时降低;轻度放牧使得禾本科、灌木的碳氮比、碳磷比升高...  相似文献   

15.
四种禾本科牧草对官厅水库库滨荒地的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官厅水库库滨选择典型荒滩荒坡地,种植苇状羊茅、老芒麦、无芒雀麦和草地雀麦4种禾本科牧草,对比研究其生长特征及种植后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4种牧草表现较为近似,其在荒滩荒地上均可正常生长,且平均每年可提供10.99t/hm2的干饲料,同时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好的培肥改土效应。4种牧草种植2年后,平均可使表层土壤粘粒含量显著增加14%,粉粒含量显著减少21%,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12%,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5%,同时还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27%,全氮含量显著增加76%,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66%,41%和4%。综合认为,官厅水库库滨种植的4种禾本科牧草可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改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兼具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荒地土壤的持续培育和科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禾本科牧草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提高其萌发率对禾草地建植具有重要意义。脱颖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的物理方法,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国内外脱颖处理对不同禾本科牧草萌发的影响研究较少。研究选取21种典型的禾本科牧草种子进行脱颖处理并对其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脱颖处理能明显提高早熟禾(百思特、百胜)、鸭茅(楷模)和高羊茅(易凯)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势,早熟禾(百思特、百胜)2个品种的发芽率,以及高丹草PACF8421、黑麦草(首相)、饲用高粱、多年生黑麦草4个草种的根长。去颖后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与种子的大小、颖壳的薄厚程度、种子和颖壳结合程度无显著相关性。根据结果建议早熟禾百胜和百思特在快速建植时应进行脱颖处理,鸭茅(楷模)、高羊茅(易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脱颖,这对于禾本科牧草地的建植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禾本科牧草的引种研究,筛选出适宜榆阳区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种植的优良禾本科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C4牧草在北亚热带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北亚热带中山地区种植的牧草,于2009年5-11月,对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clandestinum 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Basilisk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各种群产草量、营养成分、高度和密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臂形草和非洲狗尾草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P0.05);饲草供应集中于7月中旬-9月底;2)非洲狗尾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5);3)4种牧草品质营养期优于开花期,适宜于营养期刈割。对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初步认为,4种牧草的种植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非洲狗尾草、臂形草、宽叶雀稗和东非狼尾草。  相似文献   

19.
甘南野生豆科牧草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甘南境内野生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摸清了该地区野生豆科牧草的资源状况,对其饲用价值、栽培驯化、育种价值、营养成分、经济性状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高寒牧区豆科牧草品种奇缺的情况下,开发当地有饲用价值的野生豆科牧草,是提高该地区草地生产力水平、改善饲草营养状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施氮水平与方式对黑麦草生物学特性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禾本科牧草的产量、品质和硝酸盐含量等性状与施氮量密切相关。本试验在大田种植情况下,研究6个施氮水平和4种施肥方式对黑麦草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相关性状与施氮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能显著提高,黑麦草的硝态氮含量也随之提高,但随着施氮量的继续增加,氮肥对黑麦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增幅变小,氮素生产效率降低。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超过100 kg/hm2时,施氮肥能较好促进黑麦草粗蛋白含量提高,而不能有效促进氨基酸含量的提高;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达250 kg/hm2时,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超过150 kg/hm2时,黑麦草的硝态氮含量明显提高,部分刈割期黑麦草的硝酸盐含量还超过0.25%的致毒标准。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硝态氮含量6个测定指标相互间均呈正相关,产量与施氮量只有在撒施情况下呈显著相关,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与施氮量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深施对黑麦草的分蘖数和株高产生影响,但促进黑麦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