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防治棉铃虫药剂室内杀卵和低龄幼虫试验仙桃市植保站(433000)胡梅枝,李坤文,吴静红,刘平知,刘小美作为多年来防治棉铃虫杀卵的主要药剂杀虫眯被禁用后,为了有效地控制棉铃虫危害,筛选理想的替代药剂,我们于1995年6月24日至27日,对拉维因、万...  相似文献   

2.
刘立  张平 《湖北植保》1997,(2):23-23
75%拉维因WP防治四代棉铃虫示范湖北省荆州市植保站(434100)齐立李冬梅涂志松余周萍江北监狱植保站(434131)张平75%拉维因WP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我站对75%拉维...  相似文献   

3.
2005年.二代棉铃虫在故城县抗虫棉田普遍发生,其发生程度重,危害面积大。为筛选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的理想药剂.进一步验证杀蛾妙、威克达、博打、30%乙酰甲胺磷乳油4种药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2005年.在二代棉铃虫幼虫盛发期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9种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9种农药对水稻三化螟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25%乳油1 200mL/hm2(商品量下同)、毒·辛40%乳油1 200mL/hm2、毒死蜱480克/升乳油1 200mL/hm2,辛·唑磷20%乳油1 800mL/hm2、唑磷·毒死蜱30%乳油1 200mL/hm2防治效果好,可推广防治水稻三化螟;甲维·毒死蜱10%乳油、毒死蜱40%乳油防治效果较好,在轻发年可以推存使用;氟铃·辛24%乳油1 200mL/hm2、高渗辛硫磷20%乳油1 200mL/hm2防治效果较差,不宜用于防治水稻三化螟.  相似文献   

5.
陈红  宋庆平 《植物保护》2002,28(1):26-27
带状喷雾防治棉铃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敌杀死乳油、35%硫丹乳油对棉铃虫的最高防效分别是81.5%、72.4%。药后20d,35%硫丹乳油带状喷雾处理区天敌增长率是常规喷雾处理区天敌增长率的2.92倍,2.5%敌杀死乳油为2.56倍。根据试验结果 ,带状喷雾与常规喷雾对棉铃虫的最高防效无明显差异 ,但带状喷雾对棉田天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用带状喷雾施药技术和应用对天敌杀伤较轻的药剂防治棉铃虫 ,可最大限度利用棉田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有效控制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加剧,1990年三、四代棉铃虫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主产棉区严重发生后,1992年在我国北方又特大发生,对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的猖獗危害程度均为近几十年所罕见。因而在棉铃虫综合防治中,用有效的农药品种进行及时防治控制棉铃虫猖獗危害,对确保棉花不致因虫灾而减产,在棉铃虫大发生年份尤为显得重要。1992年在河南新乡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e)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有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防治二、三代棉铃虫时,棉田往往棉蚜、棉叶螨、棉铃虫三虫并发。为有效保护棉田天敌,做好综合防治,2006年我站选用5%虱螨脲乳油(美除)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示范,拟通过试验、示范,观察对棉田优势天敌——瓢虫的影响;评价美除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并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农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供试药剂:5%虱螨脲乳油(美除)(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对照药剂:35%硫丹乳油(安庆市茁壮农药公…  相似文献   

8.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丁烯氟虫腈5%乳油50mL/667m2、茚虫威150g/L悬浮剂12mL/667m2、甲维·毒20%乳油100mL/667m2、氟虫腈80%水分散粒剂2g 毒死蜱40%乳油100mL/667m2、阿维菌素1.8%乳油30mL 硫丹35%乳油100mL/667m2、氟虫腈5%乳油50mL/667m2等6个处理的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用1.8%阿维菌素乳油、3%阿维菌素微乳剂、1%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3种剂型对小菜蛾、棉铃虫、棉蚜虫及棉红蜘蛛等4种害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比较。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小菜蛾及棉铃虫的致死中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棉花蚜虫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效明显好于阿维菌素乳油和水分散粒剂,而阿维菌素乳油和水分散粒剂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棉花红蜘蛛,阿维菌素微乳剂和乳油效果好于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乳油和微乳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防治棉铃虫的药剂田间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年通过对15种农药、43个处理防治棉铃虫第二代自然发生群体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当代始落卵孵化初期1次施药,效果较好的有爱力螨克和抑太保;卡死克和硫丹用较大剂量也有较好的效果;而Bt可湿性粉剂单独使用效果较差;在低龄幼虫期施药,以拉维因和多虫清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万灵,均能达到减虫、保蕾目的;马氰菊酯较低稀倍数下防治效果亦较明显;而好年冬和多来宝减虫效果较低,蕾铃受害较重;氰戊菊酯或敌杀死与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棉铃虫的大发生,对农药的药效和施药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我们试验示范和大面积应用看来,表明久敌乳油防治棉铃虫不仅有效,而且很经济,已列入1993年的推广农药品种。1 试验示范结果大丰县于7月28日防治三代棉铃虫试验。40%久敌乳油亩用60、75毫升,对照药剂为40%久效磷75毫升、90%晶体敌百虫75毫升,药后3天的防效为65.2%、59.1%、60.6%和43.9%,在卵孵高峰期防治二次的,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65.6%、82.2%、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我国当前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药效较好的杀虫剂有菊酯类的氯氟氰菊酯(即功夫菊酯)、溴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类的硫对威(即拉维因,thiodicarb)、灭多威、甲萘威;有机磷类的丙溴磷(profenofos)、甲基对硫磷、辛硫磷、对硫磷;有机氯类的硫丹等。主要用以上单剂有效成分混配的药剂有灭铃灵(氯氟氰菊酯、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三元混混剂)、灭铃威(氯氟氰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三元混剂)、新光一号(溴氰菊酯、辛硫磷、对硫磷三元混剂)、广杀灵(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对硫磷三元混剂)、多虫清(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二元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主要害虫之一。为有效防治棉铃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大面积种植Bt棉,同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长期使用势必使棉铃虫产生抗性。武万峰等(2010)研究结果显示新疆棉铃虫种群已对三氟氯氰菊酯和甲维盐表现低水平抗性。为全面掌握新疆棉铃虫种群对这2种药剂及对氯虫苯甲酰胺新型化学药剂的抗性水平,本研究于2015-2018年自新疆阿克苏、博乐和哈密市等5个市采集棉铃虫,监测该害虫对这3种化学药剂的抗性,以期为Bt棉有效利用和化学药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寄生在无核枣上的枣龟蜡蚧多种药剂、不同浓度的防治对比试验,筛选出了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0.9%爱福丁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和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中以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最好,达98.72%,0.9%爱福丁乳油和25%喹硫磷乳油低浓度防治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5.
1997~1998年,用浸叶接虫法测定了山西省南部棉区永济县棉铃虫对常用5种农药的抗药性,同时进行了多种农药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永济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已产生了高等水平的抗药性,对久效磷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药性,但对灭多威仍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丙·辛乳油和甲对·氯乳油等农药防治永济县二代棉铃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番茄潜叶蛾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害虫,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扩散为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该虫的药剂,选择13种杀虫剂,在云南蒙自的番茄大棚开展了番茄潜叶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番茄潜叶蛾均具一定的田间防效,其中以每667 m2一次性喷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8 mL、1.8%阿维菌素乳油35 mL、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10%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5 mL、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5 mL或10%甲维·高氯氟微乳剂10 mL的处理防效较高,药后7 d防效均达80%以上,可作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应急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17.
梨叶甲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宁宏  王勇 《植物保护》2009,35(3):163-164
4种杀虫剂对梨叶甲幼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2.25%毒•高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均是防治梨叶甲幼虫的有效药剂,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4.64%~99.26%、94.84%~100%、83.87%~100%。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田蜗牛的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种农药在山东济宁夏玉米苗期喷雾防治幼贝期蜗牛试验。发现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mL/667m~2、3%高氯·甲维盐乳油90 mL/667m~2在喷施后2 d对玉米田蜗牛的防效即可达88.93%、91.90%,速效性较好;至药后10 d,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 mL/667m~2、95%松树油乳油200 mL/667m~2+90%茶皂素助剂粉剂250 mL/667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2.04%、89.70%,体现出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选取9种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虫剂,设计药剂处理11个,以不用药作对照,在五(3)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稻丰散50%乳油、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和甲维盐.茚虫威30%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作为低毒、低残留的新型药剂广泛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田间试验,25%敌力脱乳油、25%必扑尔乳油和25%科惠乳油各1 500倍分别混合70%代森锰锌6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当前香蕉生产上正常使用的浓度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25%必扑尔乳油1000倍液、25%科惠乳油1000倍液和30%爱苗乳油2000倍液防效差异不显著,但通过混合使用后可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