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的栽培,即使长年不施肥料,经过多年,也能维持一定的产量;这是熟悉知的事实。收获物中带走的那些氮素,其中相当数量是来源于自然富化作用;也就是说,在耕地条件下,水田土壤的碳素和氮素可以维持一定的平衡值。水田土壤的氮素以及有机物的富化作用,一般认为是由于灌溉水、藻类、固氮菌等多种原因;但在栽培水稻条件下,每年新加入土壤的水稻残根也是来源之一。特别是氮素化肥的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背景下,氮素是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根系分泌物所介导的根际微生物过程在驱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和增加氮素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综述了模拟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森林土壤氮素矿化、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均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氮素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植物对氮的需求。不同碳含量和碳氮比的根系分泌物输入驱动根际微生物行使不同养分利用策略,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作用,根系分泌物矿化有机质中的氮素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根系分泌物中的生物硝化抑制剂能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减少氮素的淋溶;根系分泌物还通过控制根际与氮转化相关的反硝化细菌群落来促进土壤反硝化作用。综上,植物通过增加根系分泌物的输入能提高地下碳分配,影响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在维持森林土壤氮素循环和缓解养分限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表2参70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小麦高产水平与氮素吸收规律,认为增加开花后植株氮素吸收,缩小茎叶的氮素输出输入差值,从而维持开花后植株氮素水平,维持光合效率与叶面积持续期,进而增加粒重可能是小麦再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探讨了这一途径可能引发的碳氮代谢互作的生理限制性,并论述了基因型、环境条件及矿质营养平衡的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布置日光温室氮素追肥减量试验发现,减量追肥氮素施用降低大椒产量0.2%~11.32%,而追肥氮素减少10%~20%的施用量,大椒可基本维持高产,对畸裂果率、商品果率等指标影响较小;减少追肥氮素的施用,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6.5%~48.5%,但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豆科与非豆科间套作成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和维持氮素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分析了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节氮理论基础和增产原理;指出合理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能有效促进豆科作物生物固氮能力,提高系统内作物养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总结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最后对间套作栽培在集约化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及间套作生产中机械化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满足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氮对水分亏缺下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水分亏缺条件下 ,适宜的氮素水平可使玉米叶肉细胞膜相对透性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 ,而当营养液中氮素水平达 2 0 mmol/L时 ,细胞质膜透性比同水平氮素处理的对照提高 6 0 .7% ;缺氮和氮素水平过高时 ,均会增加叶肉细胞的 MDA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片含氮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但当继续提高氮素水平时 ,有饱和趋势 ;适宜的氮水平能提高水分胁迫下叶片中酶促防御系统的活性 ,其中 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适量的氮素能够使水分亏缺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和生长量增加 ,因此认为 ,在水分亏缺时 ,氮肥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掌握氮肥施用对紫色丘陵区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季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6水平氮肥(0~300 kg N/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对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籽粒产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可以用二次方程模拟y=-0.032 x~2+23.50 x+6495,R~2=0.998;氮肥用量与水稻氮素吸收量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7x+85.28,R~2=0.990,y=0.730x-85.32,R~2=0.998。施氮量低于112.5 kg/hm2时,水稻产量较低,氮素表观盈余量为-3.23 kg/hm~2,有耗竭土壤的风险;施氮量在112.5~187.5 kg/hm2时水稻产量稳定,氮素吸收量为135.77 kg/hm~2,氮素表观盈余量为51.56 kg/hm~2,水稻产量和氮素表观盈余维持在较为合理水平,土壤氮肥力和产量得以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施氮量在187.5~300 kg/hm~2的时候,水稻产量趋于稳定,而氮素表观盈余增加到133.68 kg/hm~2,氮素表观盈余增加了159.27%。过多的氮肥通过水体、大气或者其他渠道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因此,从保证粮食安全和控制面源污染的角度出发,四川丘陵区稻麦轮作模式下水稻氮肥用量以187.5kg/hm~2最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棉株氮素含量与干物质积累之间的相关性,为探寻植株氮素转化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不同品种,测定植株氮素含量及各器官干物质。【结果】不同棉花品种的氮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杂交棉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各棉花品种在营养生长阶段单株氮素的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天杂2号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 8,进入生殖阶段二者不再有相关性;氮素含量与干物质积累在蕾期以叶片最高,分别达7.26 g/hm~2和955.13 kg/hm~2,花铃期后生殖器官最高,品种以天杂2号最高,为24.64 g/hm~2和11 750.64 kg/hm~2。【结论】杂交棉在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营养生长阶段氮素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关系,且叶片占重要比重。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钵模拟试验得出:①随着稿杆用量的增加,稿杆对土壤氮素固定加大;②土壤种类不同,在相同情况,稿杆对土壤氮素固定不同;③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培养时间越长,稿杆对氮素固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前作对烤烟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微生态健康(氮素功能细菌数量、酶活性和有机碳含量)的角度对采自三门峡地区的不同前作烟田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土壤的细菌总量、有机碳含量、蔗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趋势相同,均表现为甘薯>油菜>辣椒>玉米>烟草;不同茬口土壤的淀粉酶活性表现为甘薯>玉米>油菜>辣椒>烟草;只有甘薯、辣椒、油菜茬口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了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玉米、烟草茬口的偏低;对氮素转化细菌数量的分析表明:氨化、硝化、固氮、反硝化细菌数量最多的前作分别为辣椒、甘薯、玉米、烟草。前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氮素转化细菌菌落类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其中,甘薯、油菜、辣椒茬更有利于土壤硝态氮(适合根系吸收的氮素存在形式)转化。整体来看,对于烟田,轮作土壤的健康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保持土壤质量,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1.
打顶对烟株碳氮代谢及烟碱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伟 《河南农业》2007,(21):35-36
氮与生物碱合成存在密切关系,而烟碱又是制约我国烟叶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控制土壤中氮素供应对维持烟叶中低浓度的烟碱是非常重要的。前人采用了不同栽培方法尽量减少土壤氮素的供应和烟株对氮素的吸收,以求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但收效甚微。同时,从烟草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看出,烟株在生长旺期,吸收了大量的氮素,但烟碱的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而一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肥配比对新疆南部红富士苹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红富士苹果的主要产区.研究以该区红富士苹果为对象,设置不同氮磷钾处理,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果实中六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素对促进苹果果实中Ca,钾素对促进苹果果实Mg积累效果明显,Ca、Mg对磷素缺乏较为敏感.土壤中施用氮素对维持苹果果实Fe含量有促进作用.Mn含量与氮素正相关.磷肥对果实中Cu元素的积累效果明显,氮素对维持苹果果实中Zn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土壤中增施氮肥可以改善苹果果实中矿质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M017及15个衍生系的产量统计与氮素含量的测定,研究其氮素利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017的衍生系产量与氮素收获指数提高不明显;氮素积累的变异较大,M017及其衍生系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挖掘潜力。通过对产量、氮素积累总量、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M017及其衍生系分为5类,其中M017、齐35、吉1037、获唐黄17、412为产量高、氮索积累总量高、氮素收获指数高、氮素利用效率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辽单565、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丹玉39等5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设4个氮素水平处理。经农艺、生理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同一玉米品种而言不同氮素水平对各个性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株高、穗位变化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变化基本稳定。辽单565、郑单958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百粒重之间差异很大;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光合速率有上升的趋势;叶面积指数有下降趋势,不同氮素水平间其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同,随氮素的变化,差异也较大;辽单565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次是丹玉39,而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不同的氮素水平间产量达显著水平,说明辽单565和丹玉39属于对氮素利用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下,烤烟叶片生长期间的光合、荧光特性,探索出适合实际生产的氮素水平。以不施氮肥的空白组为对照,对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60.0 kg/hm2、75.0 kg/hm2浓度氮素水平处理的光合、荧光特性分别进行测定,以期探究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与烤烟叶片生长期间的光合、荧光特的关系,为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合理的氮素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氮素水平的不断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是逐渐升高的过程,在浓度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继续提高氮素水平会对烤烟的正常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烤烟植株正常生长的氮素水平内,胞间CO2浓度随着氮素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暗适应后的最小荧光强度(F0)、烤烟叶片的最大荧光(Fm)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v/Fm)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都在浓度为60.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综合分析,60.0 kg/hm2的氮素浓度为烤烟正常生长的最佳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纪锐琳  朱义年  张爱莉  张学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84-8286,8289
[目的]对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进行研究,寻找高效、廉价、生产工艺简单的包膜氮肥。[方法]以竹炭和高分子聚合物为包膜材料,制得2种不同包膜厚度的竹炭包膜尿素(BCCU);通过玉米的土壤淋溶试验、土壤氨挥发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自制竹炭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和生物利用效果。[结果]竹炭包膜尿素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其氮素的29d累积淋出率比普通尿素低9.93%~16.27%;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氨挥发量显著低于普通尿素,降幅为16.66%~31.8%;施用竹炭包膜尿素的玉米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12.8%~24.1%和10.50%~16.99%。[结论]竹炭对尿素中氮素不仅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还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减少氮素的淋失和挥发,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正> 棉花对氮素营养的需要量很多,据计算,每生产100公斤皮棉的生物产量,要带走约10公斤氮素,所以要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就必须每年给棉田补充相适应的氮素肥料。因此,必须根据产量要求,科学地施用氮肥.以满足棉花生育的要求。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添加不同材料对肥料中氮磷在土壤中淋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与化学肥料复合,通过间歇淋溶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对肥料中N、P淋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K处理(施用化学肥料),经过6次淋溶,氮素淋容量占所施氮素的13%左右,硅酸钠对氮素后期淋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沸石、胡敏酸、PAM、柠檬酸对氮素淋溶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以PAM和柠檬酸抑制作用较大,氮素淋溶量只占所施氮素的6.7%左右。氮素累积淋溶量与时间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aebt来描述。胡敏酸、PAM、柠檬酸对磷素淋溶有促进作用,以柠檬酸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其它材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磷素累积淋溶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双常数方程lny=A Blnt来描述,其中柠檬酸处理使方程的B值最大,反映磷素淋溶量随时间变化增加最快。  相似文献   

19.
<正> 烤烟是卷烟工业原料。不仅要求一定的产量,更重要的是要求较优的质量.营养条件是影响烤烟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优质烟叶总的要求是氮素适当,磷钾较多。在五、六十年代我省烤烟产量虽高,但品质较好,当时土壤氮素水平较低,磷钾水平较高,氮磷钾比例比较符合优质烟  相似文献   

20.
以泰农18为试材,在播种密度(基本苗)405.0万株/hm2条件下,研究两个不同地力水平和适度早播(10月1日)、适播(10月8日)和适度晚播(10月15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地力水平下小麦籽粒产量较高但氮素利用率偏低;同地力条件下,适当推迟播期,通过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条件下相当水平的籽粒产量;虽然推迟播期降低冬小麦氮素吸收效率,但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两者互补,所以适当推迟播期氮素利用率仍可维持与早播和适播相当的水平。因此,在不同地力水平下,适当推迟播期可以调控冬小麦冬前群体免受冷害和寒害的影响,维持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