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食用历史,并一直被推崇为皇家贡品。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如《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祛毒”;《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以疗痔疮,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食用历史,并一直被推崇为皇家贡品。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如《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祛毒”;《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以疗痔疮,  相似文献   

3.
夏经敏 《中国林业》2014,(16):56-57
《茶马古道普洱香》是一本介绍普洱茶的书,该书追古抚今,向人们全面介绍了普洱茶的前世与今生。全书分为5个篇章,分别是寻根溯源篇、功效之作篇、冲饮荼食篇、意蕴茶道篇、观赏鉴藏篇,分别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制作工艺、茶道文化以及茶饼的辨别收藏等。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的《本草拾遗》中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药之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茶由古代的药到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樗树俗名臭椿树 (AilanfhusalfissimaSwinglt) ,属苦木科 (Simarubacear) ,原产我国华北、华中一带。公元前四世纪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到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宋嘉佑《杂志记》亦有“橄榄树 ,其花如樗”的记载 ,可见我国古时人们熟知此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白秃不生发 ,取樗叶捣汁涂之”。清孙福保在《植物近利志》(1 898)中写到“臭椿植之可养山蚕 ,其丝可作茧绸”。因此樗树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樗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瘠薄、耐盐碱、病虫害少 ,在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中具…  相似文献   

6.
国内木材市场行情及动向向改革要效益中国有木材和其它林产品交易的历史,从已查到的资料看,起码可以追溯到西汉以前。《史记》“货殖传”一文中有下述基本意思的记载:即家中有千树之材,或千树之枣、桔,又或千亩之竹者,其富可敌千户侯。由此可见古代经营林果业,获利...  相似文献   

7.
据悉,中国茶有6个之最,其具体是:最大的野生茶树生于云南省励海县,高32米,主干粗3术,树龄约1700年。成熟叶长14厘米,厚6毫米。被称为茶树之王。最早的菜专著即唐代陆羽撰的《茶经》。该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茶树品种、种植方法、烹任方法等。陆羽被誉为茶圣。最早的咏茶诗《诗经》中有“谁为茶苦,其甘如治”、“有大加茶”等句。最著名的十大名茶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春”,福建的“铁观音”、“白毫银针”、“武夷岩”.安徽的“屯溪”、‘冲D红”,云南的“普洱”、“滇红”,还有“荣莉花茶”。最早的茶话会。三国时…  相似文献   

8.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说明我国用茶的历史应早于我国的“四大发明”,在4700年前已发现茶的用途。我国不仅用茶早,种茶也早,有文献可查的和追溯到3000年前。根据古书记载周武王(公元前11世纪)时已有用茶叶作贡品,并有“园有芳较,香啻”的记载,日见已白人工栽培茶例。秦u裁条具己斯会,西汉时已成为商品销售于市场。魏晋N已学会制作“供条”非懂厚“都亲王仕,光奚守兵自,揭末置瓷器中,以扬浇疆之”一章表、四条的方注O因而在八魏、西昌、南北朝时期已成为一种风使性、区域性的四根,gi人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邓双文 《森林与人类》2001,21(12):32-32,35
“叶似新蒲绿,身为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这首五言古诗,短短四句便把棕树的形态、特征和风格描写得活龙活现,令人叫绝。棕树,学名棕榈,属棕榈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山海经》中就有“石翠之山,其木多棕”的记载。《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说,棕片“可织衣、帽、褥、椅之属,大为时利”,棕片织绳,“入土千岁不烂”。棕榈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南方有“千株桐、万株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说法。《本草纲目》还说,采取棕片“每岁必两三剥之,否则树死,或不长也。”群众赞扬棕…  相似文献   

10.
《国土绿化》2007,(6):26-26
“五一黄金周”期间,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的1.5万多游人畅游重庆市永川区的5万亩茶山竹海。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以茶竹旅游为特色,是中国国家国际象棋队集训基地和武侠巨片《十西埋伏》国内唯一外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