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通过对板蓝根超微粉碎粉体特性研究,为中药超微粉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高效液相色谱对板蓝根超微粉、板蓝根普通粉的粒度及水溶性活性成分溶出进行检测,探讨超微粉碎对中药粉碎粒度、活性成分溶出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D50分别为5.6 μm、171.058 μm;比表面积分别为1.551 cm2/g、0.225 cm2/g;休止角分别为47.43°、42.95°;松密度分别为0.39 g/cm3、0.48 g/cm3。电镜观察超微粉看不到完整细胞结构,多为细胞碎片,而普通粉可以看到完整的细胞。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水溶性浸出物的溶出量大约为50%和42%。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提取率分别为9.34%和8.36%。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中(R,S)-告依春的含量1.068 mg/g、0.784 mg/g。结论:板蓝根经过超微粉碎后,中直粒径可达5.6μm,细胞破壁率可达100%,而普通粉破壁率仅为31.74%;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对多糖的溶出显示为超微粉大于普通粉,板蓝根超微粉水溶性活性成分告依春溶出率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细粉及超细微粉组织特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中药细粉和超细微粉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黄连解毒汤中药分别进行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利用扫描电镜对两种不同粉碎方式得到的粉末进行观察。结果:超细微粉碎颗粒大小均匀,电镜下观察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结论:黄连解毒汤经超微粉碎后,粉末颗粒细微均匀,复方均质度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下油菜花粉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红外光谱法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油菜花粉超微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都大于油菜花粉普通粉。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所得的油菜花粉多糖其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结论: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油菜花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在油菜花粉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4,(9):104-110
采用体外溶出法考察黄芪细粉和超微粉中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溶出率。按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进行不同粉碎粒度黄芪体外溶出试验,考察不同粉粹粒度的粉末体外溶出行为和释药机制。结果显示,前3060 min,黄芪中成分溶出率为细粉>超微粉,60 min后,溶出率为500目>300目>200目>1000目>80目。结论:黄芪经超微粉碎后的有效成分的溶出与黄芪的粒度大小和浸润有关,而且浸润后存在最佳溶出率粉粹粒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对芪苓制剂总多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芪苓制剂通过加工制成普通粉(65—100目)、超微粉(300目),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芪苓制剂普通粉和超微粉中的总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对其粗多糖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芪苓制剂总多糖溶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在相同条件下,100g芪苓制剂普通粉中所提粗多糖为1.2608g,芪苓制剂超微粉中所提粗多糖为6.0030g,上述粗多糖样品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4.71%、75.03%;即100g芪苓制剂普通粉中总多糖含量为0.5637g,超微粉中多糖的含量为4.5040g。上述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芪苓制剂总多糖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及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成功筛选出抗鸡大肠杆菌(O78)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基础上,对该复方进行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并采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对超微粉与普通粉制剂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扫描电镜下,超微粉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破碎成组织碎片,且大小分布均匀;光学显微镜下,超微粉中的组织细胞均被破坏,出现断裂或形成碎片,绝大多数细胞破壁,而普通粉的组织细胞仍完整(如石细胞、导管等明显存在);在相同的条件下(25℃,浸泡60 min)乌梅超微粉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的溶出量比普通粉提高了78.6%,超微粉的溶出度增大;②超微粉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超微粉低剂量组、普通粉对照组的死亡率略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超微粉高剂量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超微粉碎技术亦称为中药的细胞破壁技术。从理论上讲,植物类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壁大部分被破坏,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释放出来,这样就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因此小剂量的超微细粉就可达到大剂量普通粉碎药材的药效。黄藿散是由黄芪和淫羊藿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成的一个纯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粉制剂与普通粗粉制剂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3种中药超微粉的药理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和开发速效、高效的新型中兽药制剂,本试验分别观察了三七、元胡、大黄超微粉对小白鼠的凝血作用、镇痛作用和肠蠕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三七超微粉具有显著的凝血作用(P<0.05),而三七普通粉凝血作用不显著(P>0.05);元胡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但元胡超微粉比普通粉的镇痛作用显著(P<0.05);大黄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肠蠕动作用(P<0.01),但是,在药物浓度相等时,大黄超微粉对肠蠕动的平均推进率比大黄普通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考察穿梅三黄散超微粉和细粉的显微特征及药效区别。方法 通过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微粉和细粉显微特征进行观察,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对药效进行考察。结果 穿梅三黄散经超微粉碎后,粉末粒径更小,失去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超微粉对3种水产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小于细粉;穿梅三黄散能够降低试验草鱼血清中AST、ALT酶活性及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试验草鱼肝组织中CAT、SOD及GSH-PX酶活性,且作用效果优于细粉(p<0.05或p<0.01)。结论 穿梅三黄散超微粉能够显著提高抑菌能力及鱼类肝脏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超微粉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方法将黄连解毒散、白头翁散粉碎成超微粉(300目)和细粉(65目),用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采用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黄连解毒散、白头翁散超微粉比细粉的抑菌圈直径均显著增大(P〈0.05)。说明超微粉碎可明显提高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的体外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大黄末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Waters 2695 HPLC,PDA检测器,检测波长435 nm,柱温25℃,色谱柱:Hyper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Kromasil ODS保护柱(4.6 mm×1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流速1.0 mL/min。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105X-3.52×104,r=0.999 8;Y=8.22×104 X-4.19×104,r=0.999 9;Y=1.11×105 X-3.24×104,r=0.999 9;Y=1.85×105X-5.36×104,r=0.999 9;Y=7.17×104X-2.41×104,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6.8-680、8.8-880、6.2-620、7.1-710、6.0-600μg。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分离度好,可用于大黄末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粒径大黄中有效成分溶出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粒径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溶出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量。结果:随着粒径变细,其溶出量都在增加,但粉碎到300目以上时,其溶出量反而下降。结论:大黄超微粉的应用以200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中药对猪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已确定效果的复方中药,采用不同剂型、不同剂量饲喂猪,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猪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丙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颗粒剂高剂量组与超微粉低剂量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颗粒剂高剂量组与超微粉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天门冬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颗粒剂高剂量组(P〈0.01)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5),颗粒剂高剂量组高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5)。谷氨酸含量:对照组与颗粒剂高剂量组和超微粉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甘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1)和颗粒剂高剂量组(P〈0.05),超微粉低剂量组与颗粒剂高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Semen of an infertile Dutch White (Saanenthal) goat buck was examined.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showed aberrations of the sperm tails resembling the so-called Dag or Dag-like defects described in several cattle breeds. Ejaculated semen showed that virtually all of the cells had strongly coiled or broken tails, or fractured midpieces. Ultra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howe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mitochondria in the midpiece. Coiled tails were encapsulated by a common membrane, and dislocated axial fibres and different membranous structures were also present. The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ective sperm tails, the missing parts of the axial fibre bundle and the misalignment of the mitochondria indicate that this first case reported in goat is similar to the Dag-like defect in cattle.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的增稠剂对超微粉碎后代乳粉水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在代乳粉冲调之前先分别以1%、4%、8%、12%、16%、20%的比例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在温度为60、70、80℃的温水中进行冲溶(为避免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试验)。冲溶后应用感官测定的方法测定乳液分层的时间以及通过摄影来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同时也对普通型和超微粉碎型羔羊代乳粉二者之间溶液均质性及稳定性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添加8%羧甲基纤维素超微粉碎后的代乳粉中水溶稳定性效果较好,而超微粉碎能改变代乳粉的色泽及冲调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比较大黄不同产地加工品苏吉、蛋吉和水根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药典方法测定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蒽醌衍生物的含量。结果:大黄不同加工品、薄层色谱、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差异不大。水溶性浸出物:蛋吉〉苏吉〉水根。总蒽醌含量:蛋吉〉苏吉〉水根,四川〉青海〉甘肃。结论:大黄不同规格加工品、同一规格不同产地加工品,其总蒽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蛋吉质量最佳,苏吉次之,水根最差。四川大黄质量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喷雾干燥5种干燥方式制备蓝莓果粉,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的物理特性、基本营养成分和颗粒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容重较低,分别为0.248 g/mL和0.420 g/mL,润湿下沉时间和分散时间较短,分别为37.67s 和 23.77s、1s和1s,水合能力较高,分别为8.54g/g和10.74g/g,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扫描电镜图片显示真空冷冻干燥的蓝莓果粉颗粒薄片状,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颗粒球形,空隙适中。综上认为,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蓝莓果粉品质较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这对实现蓝莓果粉工业化生产选择合适干燥方式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丝桃素体外抗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活化金丝桃素体外抑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吸附作用进行实验。体外培养的BHK-21细胞加入金丝桃素,日光灯下光活化1h后感染FMDV。通过细胞病变观察、MTT法、双抗体捕获抗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抑制FMDV与宿主细胞吸附、融合研究。结果表明金丝桃素有明显抑制细胞病变的作用。双抗体捕获抗原法检测金丝桃素有效抑制FMDV和BHK-21细胞的吸附、融合,抑制率可达59.72%。扫描电镜观察,金丝桃素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BHK-21细胞FMDV颗粒明显减少。提示金丝桃素在体外有显著抑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吸附、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