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30只)喂养高脂饲料,两组同时饲喂12周之后,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呈棕黄色。肝内灶片状肝细胞有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脂肪病变严重,正常对照组肝细胞未发生脂肪变性,肝脏呈暗红色;模型组肝脏指数(TG、ALT、AST、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C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本试验证明:用改良的高脂饮食饲喂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功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肥胖人口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并没有一种很好的药物能够从根本上治疗NAFLD,并且对身体副作用大。有氧运动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经济等特点,因此深受医学界、生物学界以及体育科学界的重视,特别近年来,对NAFLD的运动疗法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NAFLD的发病机制及有氧运动对治疗NAFLD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昼夜节律及间歇性禁食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通过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肝脏形态、肝脏组织病理结果,探究昼夜节律及间歇性禁食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异常节律联合间歇性禁食可抑制小鼠体重增加及肝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与肥胖密切相关,并且以肝脏的炎症和脂肪浸润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高营养的饲养方式,导致在宠物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犬猫患有NAFLD,因此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普洱熟茶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茶,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以及降脂减肥功效。为了探讨普洱熟茶提取物(Pu-er tea extract;PTE)对NAFLD的调控作用是否与机体肠道菌群改变有关,试验以C57BL/6N小鼠作为犬猫的实验动物模型,通过高脂饲料诱导NAFLD,然后通过饮水给予PTE。结果显示,经过为期12周的PTE作用,实验动物体质量显著下降,皮下脂肪及附睾脂肪的质量也显著降低。病理切片显示,肝脏的脂肪浸润明显降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及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显著下降;荧光定量测定显示,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最后对粪便中的微生物通过荧光定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减肥细菌Akkermansia都发生了差异性变化。结果表明,PTE对NAFLD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宿主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PTE治疗及预防临床宠物的NAFLD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菍总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奥利司他组以及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饲喂基础饲粮,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粮,奥利他司组给予60 mg/kg奥利他司,地菍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750、500、330 mg/kg地菍总黄酮,每天以0.1 mL/10 g灌胃体积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2 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脂联素(ADP)、瘦素(LEP)水平,并统计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联素受体2(AdipoR2)、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脂诱导脂肪肝对CYP2A5表达的影响,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高脂组(NAFLD)和阳性对照组(PYR),每组6只,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在处死前一天给予吡唑诱导,连续8周后小鼠断颈处死,取肝脏测定mRNA,CYP2A5的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其结果阳性对照组CYP2A5的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29%、80%、151%差异极显著(P0.01)。高脂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CYP2A5的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分别增加69%、34%、43%(P0.01)。表明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增加CYP2A5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等[1].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白酒灌胃及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探讨牛磺酸对酒精脂肪肝病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将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预防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试验周期共为16周。检测牛磺酸干预后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甲状腺激素(T3、T4)的含量,制作大鼠肝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变化,从而研究牛磺酸的药理学效应。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TC、LDL-C、TG、T4含量,提高大鼠血清中HDL-C、T3含量;牛磺酸能够减轻肝的病理损伤程度,表现为牛磺酸干预后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数量明显减少,脂肪空泡变性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蜂胶乙醇提取液干预22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探讨蜂胶乙醇提取液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内乙醇和脂肪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实验分为三组:自然对照组、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蜂胶乙醇提取液治疗组。本实验脂肪肝模型采用55°白酒与猪油混合灌胃,建立模型;采用蜂胶乙醇提取液干预8周,麻醉解剖采血,测定主要血液生化指标,制作肝脏切片,利用分子芯片技术筛选具有防治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液能有效促进乙醇的分解代谢,降低脂肪酸的合成水平,对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肪变和纤维化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采用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复合四氯化碳对C57BL/6J小鼠进行诱导,研究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条件.本试验将C57BL/6J小鼠分成高脂组、高脂复合四氯化碳组(复合组)和正常组.各组分别于饲喂4、6、8周处死5只,称小鼠体重与肝重,采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情况,并取肝脏做H.E.染色、油红O染色.通过肝指数、生化与病理检查等指标,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程.结果显示,随着饲喂时间加长,高脂组动物肝脏脂肪变性加重;复合组动物除肝脏脂肪变性外,出现纤维化和明显的炎性浸润;4周时,高脂组中脂肪变性比复合组明显.6~8周时高脂组和复合组中生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本试验经饲喂高脂饲料成功复制了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11.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别名首乌、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根块,是重要的滋补中药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何首乌有生品、炮制品之分:生品味苦、涩,性温,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等功效,主治肠燥便秘、风疹瘙痒和高脂血症等;制品味苦、甘、涩,性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乌须发等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研究柞蚕丝素粉与鸟氨酸的混合物对酒精性脂肪肝肝体比和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合物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肝体比和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因此认为柞蚕丝素粉与鸟氨酸的混合物可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卵巢肿瘤去泛素化酶7A(OTUD7A)基因与鹅肥肝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体重一致的70日龄朗德鹅公鹅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进行填饲试验,其中填饲第1~5天每日采食量为500 g,第6~12天每日采食量为800 g,第13~19天每日采食量为1 200 g。在填饲第7、14和19天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鹅屠宰,取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填饲阶段肝脏中OTUD7A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23胚龄的鹅原代肝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空白组)、125、250 mmol/L的葡萄糖,0(空白组)、50、100、200 nmol/L的胰岛素,0(空白组)、0.125、0.250 mmol/L的油酸、亚油酸及0(空白组)、0.25、0.50 mmol/L棕榈酸处理鹅原代肝细胞,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这些脂肪肝形成相关因子对OTUD7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构建过表达OTUD7A基因的载体pcDNA3.1-OTUD7A,并将构建好的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鹅原代肝细胞,通过转录组学测序(RNA-Seq)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在填饲第7、14天时,鹅肝脏中的OTUD7A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250 mmol/L葡萄糖处理以及0.125 mmol/L和0.250 mmol/L棕榈酸处理均显著提高鹅原代肝细胞中OTUD7A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转录组学测序结果表明,OTUD7A基因过表达后共筛选到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9个基因表达上调、15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对微生物的防御反应、对外界生物刺激的反应、T细胞分化、细胞外外泌体等条目,其中CLMP、PROCR、SH3BP1、ARHGAP28、ACE、OTUD7A、LOC106045877、LOC106048002基因的表达上调,TNFSF8、DDX60、PLAC8、RSAD2、MX1、RSAD2、GBP1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 鹅肥肝形成过程中OTUD7A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OTUD7A基因可能通过调控TNFSF8、RSAD2、MX1、GBP1、CLMPPROCR等基因的表达参与鹅肥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王昱  何九军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8):2327-2333
试验旨在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防治酒精性脂肪肝(AFLD)的作用机制。将5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OLE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递增法灌胃食用乙醇24周,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OLE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OLE(1 000、500、250 mg/kg)进行灌胃治疗。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蛋白磷酸酶1(PP1)、DNA依赖的蛋白激酶(DNA-PK)、上游刺激因子1(USF1)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加重,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PP1、DNA-PK、USF1水平和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OLE干预后,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TG、FF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肝脏PP1、DNA-PK、USF1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OLE可通过调节PP1-DNA-PK-USF1信号通路缓解肝脏脂肪变性,抑制AFL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温季节鹅肥肝形成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界气温25~36℃,室温24.5~32℃条件下,对30只12周龄体重4~5.6kg合浦鹅填肥19d生产肥肝。结果表明:填肥期增重58.1%,产肝率100%。最大肝重850g,平均肝重446.2g。500g以上肥肝数占1/3,350g以上肥肝数占73.3%。公鹅肥肝重显著高于同日龄母鹅肥肝重。每千克体增重的肥肝生产效率也比母鹅高7.5%,母鹅相对更易形成腹脂。料肝比34.33∶1。高温环境缩短填肥期5~10d和减少体增重率20%~40%,降低肥肝产量25.6%~48.5%。体增重是测定变量中影响肥肝重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建立大鼠脂肪肝体外模型的方法,试验采用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肝细胞.对正常贴壁培养的肝细胞用1.0,2.0,3.0,4.0,5.0 mmol/L DL-乙硫氨酸处理,分别测定处理前及处理后24,48小时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表明:贴壁培养的正常肝细胞用DL-乙硫氨酸处理后,培养基中ALT、AS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5.0 mmol/,L处理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4.0,5.0 mmol/L组的细胞裂解液中T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说明试验建立了大鼠脂肪肝药物损伤的体外模型,可以为在细胞水平筛选治疗脂肪肝的药物提供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鹅填肥过程中血清TP、ALB、GLO等体征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选择110日龄郎德鹅88羽,分22笼进行填肥饲养,测定填肥0 d、3 d、9 d、15 d、21 d、26 d后的血清TP、ALB、GLO及A/G、HDL-C、LDL-C等含量。结果表明,TP、ALB、GLO等体征性蛋白质含量保持平衡,变幅较小;21 d肥肝重与血清蛋白指标的相关系数(r)呈弱相关;其中HDL-C、LDL-C填前与21 d肥肝重呈负相关,r分别为-0.0589、-0.0329。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黑种草子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究其机制,为其临床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6只3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黑种草子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黑种草子粉剂组及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 mL/kg 60%酒精灌胃,每天1次,连续15 d。第16天,黑种草子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8、4、2 mL/kg黑种草子提取物,每天1次,连续10 d后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制备肝脏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上升(P<0.05),肝细胞出现明显颗粒变性,水泡变性,核溶解,界限区分不清,肝索消失;血清ALT、AST活力显著上升(P<0.05),SOD、CAT、GSH-Px活力显著下降(P<0.05),说明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且肝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黑种草子提取物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活力均呈下降趋势,SOD、CAT、GSH-Px活力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呈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结构明显改善,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剂量(8 mL/kg)黑种草子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水平,且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而减少IL-1β的合成,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和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