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吉县辖3镇16乡,耕地面积244.9万亩,其中水浇地17.9万亩,总人口51.6万人,是固原市第一大农业生产县。近年来,随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等,全县涌现出许多种粮大户,在稳定粮食生产、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西吉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一支主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曾兰店市自2001年开始每年种植水稻万亩左右向日本出口稻米,品种为莲粳2号。针对品种特点和日方对稻米的要求.普兰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大连特种粮研究所共同研究成功出口水稻专用肥,为当地农民增收及实施定单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安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农业大县,现辖9个乡镇,30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5.8万亩,农业人口51.9万,常年粮食种植面积95万亩左右,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7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8万亩,总产50万t左右,连续多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土地流转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  相似文献   

4.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罗县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82.2万亩,人均2.9亩,高于全国和全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但中、低产田面积达57万亩,中、低产田障碍因素多,粮食单产低而不稳,制约着全县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单产的提高和种粮效益的增加。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要抓住国家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的有利时机,对平罗县中、低产田中存在的影响粮食作物产量提高的障碍因素进行改造,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地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50亿斤服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不断提高省内粮食自求平衡能力。着眼提高粮食单产、种粮效益和种粮农民积极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总产"三个不减"。项目、资金和科技服务向粮食生产大县倾斜。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00万亩、农艺节水1000万亩,发展高效农田节水100万亩。  相似文献   

6.
《浙江现代农业》2008,(2):F0002
粮食稳,则天下安。粮食作为特殊的战略物资,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产品,也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我省粮食生产,确保全年播种面积215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以上,力争播种面积2250万亩、总产量850万吨,日前,省政府出台了今年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将按照“强化责任、稳定面积,加大投入、保障效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11,(8):1-1
今年我省秋粮种植面积5752万亩,比上年增加11.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4515.9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从当前情况看,今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有利.一是玉米价格高,种粮氛围好.目前我省玉米市场收购价较高,农民种粮预期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粮食作物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8.
南阳市宛城区位于河南省南阳盆地腹心,面积9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万亩,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市辖区。近年来,随着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宛城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成为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之一。2009年在夏粮遭受特大旱灾、秋粮遭受狂风暴雨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达到3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及市辖区农业的特殊性,保持粮食增产面临诸多挑战,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7)
正1直补是农业发展的保障1.1补贴种类齐全现有惠农政策涉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水稻保险、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蔬菜、水果、种粮等大户补贴。永川区享受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的农户212216户,补贴面积100.29万亩,补贴金额8445.95万元,每亩约83元。种粮直补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用于春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1.2规范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杨康 《中国农垦》2009,(5):79-79
杨世忠是河北省大曹庄农场农业总公司四分公司退休干部,承包大型灌区614亩,2008年粮食亩产达640公斤,粮食总产786吨,年纯收入23万元。多年来,杨世忠规模科田、科学种田的先进经验影响了全场农业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人加入到承包大型灌区土地的队伍中来,形成了抓规模科学种粮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邓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市,耕地面积257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0万亩左右。2017年,邓州市小麦平均单产463公斤/亩,总产达到20.18亿斤,创邓州历史新高。但是,邓州市在小麦生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因素,制约着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客观上讲,有些区域小麦高产的基础条件不够完善,包括水利、水电设施配套不完善;土壤理化性状差,土壤肥力偏低,养分不协调;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种粮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实施“粮变肉”工程,是全面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措施,是解决当前农民卖粮难、种粮效益低的有效途径,是稳定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强省富民的战略决策。长岭县作为农业大县,全县年产玉米100多万吨,拥有草原220万亩,10万多剩余劳动力,仅靠粮食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都昌是农业大县,水稻产业一直是我县主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驱动下,我县粮农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年水稻复种面积达到82万亩以上,稻谷年产量在8亿斤左右,连续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为保证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为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效应,针对我县的气候及基础条件,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县粮食产量,增加粮农种粮效益作参考。良种是最经济、最直接的增产要素。在同等管理水平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三明市地处福建西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3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33.03万亩,是我省主要商品粮基地。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福建省政府赋予各级财政部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我市高度重视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是农业大区、种粮大区、产粮大区,常年播种粮食160万亩,产粮55万t,是全国百名产粮、售粮大县之一。2007~2008年连续被国家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可以说良种的推广应用为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但近年来,随着种子经营的完全市场化,影响全区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的因素显著增多,情况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山西农业大市运城市400多万亩玉米等秋粮喜获丰收,农民抓紧睛好天气收获晾晒,确保颗粒归仓。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种粮贴补等惠农政策及当地农业、信用社、农科等涉农部门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增长种植面积科学种植为丰产奠定了基础。秋粮丰收确保了今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迎来丰产丰收好年景。图为山西运城市  相似文献   

17.
淮阳县是全国种粮大县,耕地面积150万亩,常年小麦-玉米轮作面积100万亩。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玉米秸杆直接还田技术,对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起到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增产10%以上。但也有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存在技术问题,致使产生负面效应,严重者下茬小麦亩减产20%左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西夏镇位于黄泛区腹地,土壤肥沃,宜于耕种,耕地面积近6万亩,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近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发展最快的是种粮大户。种植类专业合作社共有41家,现在还运转的12家,耕地经营规模200-500亩的共有2家,平均租地成本1000元,亩均纯收益342元,社员数量10户以上的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中部,辖12个乡镇,面积886平方公里,人口51万,耕地96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延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目前,延津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今年将启动种粮大户补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种粮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标准为每667平方米(1亩)20元,确保补贴资金在今年9月底前兑付到农户手中;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财政保费补贴2.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