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用松、杉木屑栽培食用菌,如何排除木屑中对菌丝生长的有害物质,是栽培食用菌的关键。常规处理方法,有蒸馏、水煮、石灰水浸泡和自然堆集发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我们结合松杉木屑培养基灭菌,采用排汽的方法,既达到了灭菌的目的,又起到了除去木屑中的烯萜类等有害物质。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本松、杉木屑堆制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桂根 《食用菌》2003,25(3):39-39
松树和杉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和工业、农业、建筑以及生活的主要用材。松树和杉树木屑,城乡到处都有,垂手可得。除少数用作燃料等外,大多数没有利用,作废料处理。松、杉木屑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不经脱脂处理是不能用作食用菌培养基,过去蒸煮、蒸馏的方法脱脂,工艺繁杂,成本高,效果也不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食用菌基本上没有利用松、杉木屑。但是,在日本松、杉木屑经处理脱脂后被广  相似文献   

3.
李国柱  管振谦 《食用菌》1991,13(1):28-28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灭菌新途径,主要在食品的灭菌、保鲜、杀虫等方面应用较广.但对食用菌培养料的辐照灭菌国外还未见报道,国内仅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对锯末一种培养料进行了辐照灭菌及降解的研究.为了寻求其它不同培养料的最佳灭菌剂量,根据我省大量使用的棉子壳、玉米芯、高粱壳、醋糟和杂木屑培养料进行了辐照灭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培养基灭菌在杀灭培养基内的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可除去原料中影响菌丝生长的部分有害物质,一般采用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都要经过蒸汽加热灭菌后才可用于栽培。食用菌菌丝通过纤维素酶和漆酶等多种酶的作用,分解和吸收基内养分,而经灭菌处理的培养基更容易被菌丝分解利用。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蒸汽灭菌,分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为了比较两种灭菌方式的效果和成本,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厂试验用酒糟栽培食用菌,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酒糟制香菇栽培种:一般传统的方法都是用木屑、麦麸、糖、石膏,加水拌和,装瓶灭菌,制成栽培种。现在改用酒糟代替木屑和麦麸制成栽培种(配方:酒糟98%,糖1%,石膏1%,料水比例为1:1.4,酒糟必须晾晒干。),进行开放栽培香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厂试验每瓶最低产量可产鲜菇150克左右,最高产量可达275克。我县崔庄乡前河村食用菌专业户随于锋采用此法进行栽培三百多瓶,收干菇6.75公斤,平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发醇剂在香菇栽培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按常规栽培香菇 ,培养料需经高温灭菌后才能接种培养 ,但它耗能多 ,劳动强度大 ,成本高 ,为减少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收入 ,我们于 1999年 8月试验用食用菌发酵剂 (哈密地区天山菌业研究所提供 )栽培香菇 ,不用灭菌 ,而是将食用菌发酵剂拌于培养料中经发酵后 ,直接栽培香菇 ,效果极佳 ,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情况与常规无明显差别 ,值得推广 ,为香菇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香菇Cr - 0 2。1 2 培养基配方 ①用食用菌发酵剂的试验组 :棉籽皮 4 0 % ,杂木屑 4 0 % ,麸皮 15 % ,石膏 1%…  相似文献   

7.
周建树  孟庆国  赵洁  韩冰  陈超 《食用菌》2009,31(5):42-44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料鲜有报道。试验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液体菌种生产条件,探索在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中,解决降低大量培养料灭菌成本、缩短灭菌时问、减轻劳动强度等问题。将发酵料的发酵试验接种液体菌种。试验表明,平菇液体菌种、鸡腿菇液体菌种均能在以玉米芯、棉子壳、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发酵料上生长,但在玉米芯发酵料上生长最佳。液体菌种在平均发酵温度40~55℃,发酵时间72~120h,pH7~10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用废棉屑5斤加0.2%多菌灵兑水至含水量为65%,装入50xΦ10cm的聚丙烯塑料筒中,扎好,常压灭菌。今年3月16日接入湖南省食用菌开发公司8302细木耳菌种,在15℃—21℃自然室温中培养。并用废棉屑50%+木屑50%培养料和木屑培养料作对比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科委,于1983年7月12日主持召开了木屑生料堆积发酵栽培平菇、滑菇、凤尾菇、榆黄蘑等食用菌的研究成果鉴定会。来自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所及生产单位的专家,对北安市通北食用菌厂与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所这项共同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木屑生料堆积发酵栽培食用菌,工艺简单,培养料不蒸、不煮、不灭菌,只行堆积发酵,粗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发微波灭菌食用菌栽培袋的新工艺和相关设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微波加热不同时间食用菌料袋增温情况及不同重量食用菌料袋达到预定压力所需时间,比较了微波加热加压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食用菌料袋微生物致死率及栽培金针菇的情况。结果:用一定功率的微波加热食用菌栽培料袋时,菌袋内物料的增温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与物料质量成反比;在0.15MPa,微波加热加压维持15min与高压蒸汽维持1.5h的灭菌效果相当;两种灭菌方法对食用菌料袋栽培金针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试验获得的特征参数是指导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工艺和设计灭菌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的灭菌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在食用菌制种中对培养基的灭菌存在问题较多,本文着重谈谈培养基的加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一般称高压蒸汽灭菌,由于水蒸气在冷聚时能放出大量的气化热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菌渣袋栽双孢蘑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3)
<正>食用菌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剩下的废料,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既解决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问题,又为栽培双孢蘑菇提供了一种新培养基质,减少了对稻草秸秆的依赖。为此,笔者进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配方用金针菇菌渣、杏鲍菇菌渣、牛粪、木屑为主料,试验设了4个配方:1金针菇废料25%,牛粪23%,木屑50%,石灰0.5%,石膏1%,过磷酸钙0.5%;2杏鲍菇废料  相似文献   

13.
李宏伟 《食用菌》2009,31(4):75-76
塑料膜覆盖式常压灭菌锅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适于规模较大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近年来在东北食用菌主要产区被广泛应用,但广大菇农对其灭菌的原理和使用的要领掌握不全,常常造成灭菌不彻底,出现大量的酵母茵、链孢霉、绿色木霉等污染,严重时可达80%以上的污染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如何提高塑料膜覆盖式常压灭锅灭菌效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阔叶木屑栽培食用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出现菌丝发育不良,甚至不出菇。究其原因,大多是木屑中混有针叶木屑所致。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所用木屑先作熟化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夏志兰  姜生坚  熊辉 《食用菌》2002,24(1):18-19
本文阐述了通过臭氧水对食用菌培养料多种灭菌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水拌料并经过100℃2小时高温处理方法,其灭菌效果好,且食用菌生长发育正常,是臭氧水对食用菌培养料灭菌处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线、必洁仕食用菌专用消毒剂、艾叶3种方法,对食用菌生产室内空间进行空气灭菌试验,分析其灭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艾叶的灭菌效果很好,对霉菌和细菌的灭菌率及总灭菌率分别达到92.62%、52.42%、89.44%,灭菌效果比必洁仕食用菌专用消毒剂稍差(对霉菌、细菌及总灭菌率分别为97.98%、72.08%、96.23%),但与紫外线照射接近(对霉菌、细菌及总灭菌率分别为94.13%、50.79%、90.19%)。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杏鲍菇菌包液化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效果,在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对杏鲍菇液化菌种和固体菌种从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菌种1号为保龄球型液化菌种,由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提供,2号保龄球型固体菌种由开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试验配方:玉米芯30%,粗木屑25%,棉籽壳20%,玉米粉  相似文献   

18.
木屑是栽培食用菌常用的培养料。由于未经处理的针叶树木屑中含有较多的松脂及其它特殊物质,故不适用于食用菌的栽培。因此,如何识别木屑则是食用菌生产者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介绍一种最简单化学鉴别法Maule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9.
陈文杰 《食用菌》2012,34(5):22-23
随着棉子壳价格的大幅攀升,食用菌栽培原料面临着新一轮的再选择,多原料配伍生产食用菌和原料来源的更广泛应用成为近两年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各类食用菌的栽培基地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山区,一方面因为山林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地区选择其他致富项目的机会较少造成的.这些特点和原因也正好成就了当今食用菌栽培原料的选择,山区有大量的林果树资源,每年修剪下来的大量果树枝条是一宝贵资源.在传统的概念里面大家普遍认为食用菌栽培中使用的木屑以壳斗科、榆科等硬杂木屑为主,桦术科、豆科亦可、但像桃木这种蔷薇科软杂木效果不会很好.  相似文献   

20.
董万先  冯松远 《食用菌》1994,16(6):37-38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熟料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灭菌是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农村大多使用土蒸锅灭菌,但因其建造和使用上的不合理,灭菌效果极不理想,主要存在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彻底、耗能多等问题,造成菌袋的成批污染报废和财物人力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者设计了HDM常压灭菌灶,该灶在河南部分地区推广后普遍反映具有节时、省煤(柴)、灭菌彻底、能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这里将其建造特点和使用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