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胁迫会破坏种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代谢紊乱,活力降低乃至失去活力。李庭红认为在15g·L-1NaCl盐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一般为50%-60%。前人曾以乙烯利、矮壮素、水杨酸等溶液浸种的方法缓解盐胁迫对萌发种子的伤害,但成本高,操作繁琐,效果也不尽理想。海藻肥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2.
以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200 g·L-1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海藻精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藻精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外施适宜浓度的海藻精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其中以1500倍稀释液浸种和2000倍稀释液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海藻精处理能减轻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提高小白菜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生物腐殖酸液体肥为含有腐殖酸的多元素肥肥料,具有使用安全简单、均匀速溶和见效快等优点.在粮食作物、蔬菜和茶叶上施用,可以增强肥效, 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减少农药用量,达到增加产量同时提高品质的效果,一些科学研究已有证明.伍锡坤[1]用腐殖酸液体肥对茶叶进行淋施试验,茶叶达到增产9.6%~14.8%的效果.汤云川等[2]对马铃薯叶面喷施生物腐殖酸水溶性肥,结果马铃薯产量均有提高.张宇[3]制备的腐殖酸液体肥料对棉花、水稻、蔬菜的试验证明,可以稳定增加肥效,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杨文友[4]利用硝基腐殖酸与微量元素配制的复合液肥实验,证明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傅子鼎[5]在作物叶面用腐殖酸液态肥的喷洒试验,发现叶面气孔缩小,这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旱能力起到一定作用.笔者利用芹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喷施腐殖酸液体肥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用量,为其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栌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新采收的红叶黄栌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贮藏条件和不同的药剂催芽处理,研究有效促进黄栌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0℃储藏与常温贮藏相比对种子萌发没有效果,而采用4℃沙藏则可明显提高黄栌种子的发芽率;用KNO3溶液浸种处理,可使红叶黄栌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当KNO3浓度为8%时最高,发芽率为48%。  相似文献   

5.
《果农之友》2007,(9):47-47
1合理施肥7月以后多追施钾肥,可使果实着色指数提高24.4%,糖分增加2.4%(绝对值)。2叶面喷肥果实临近着色时喷洒500毫克/千克的稀土溶液,可使其  相似文献   

6.
不同浸种方式对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采自4个居群的马缨杜鹃种子进行了不同浸种方式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0.5%硼酸溶液、室温蒸馏水、30℃蒸馏水浸种24 h均能提高马缨杜鹃种子发芽率,但以0.5%硼酸溶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且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3种浸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在相同浸种处理下,4个马缨杜鹃居群间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存在差异,其中以马雄山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  相似文献   

7.
张丽 《上海蔬菜》2000,(4):25-25
这几年辣椒市场看好,杂交辣椒种子价格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提高种子发芽率上下功夫。下面介绍笔者经多年实践应用的科学浸种、催芽方法。1 先浸种后烫种一般农民都是先把辣椒种子用热水烫种消毒后再浸种,而据笔者多次试验,以先浸好种子后再烫种消毒为好,因干籽直接烫种杀菌处理,使一小部分秕籽和陈籽因活力小,在猛烈的高温下容易死亡,失去发芽能力,而先浸种可使这部分种籽因先在适温中涨大而增加了抗性,从而提高了发芽率。2 浸种的用水量一般以浸没种籽即可,不要加水太多,以免冲淡种子内部养分,影响发芽率。3 浸种水温为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牛皮杜鹃种子进行不同的储存方法、不同的温度、温水浸种处理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萌发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并且30℃时发芽率最高。发芽率还随浸种时间增加而升高,浸种时间24h的发芽率为55%,48h发芽率为73%,但干播种子发芽率只有53%。风干脱粒在-30℃低温贮存发芽率是68%,风干脱粒低温保存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消毒时,采取0.1%升汞和吐温2~3滴溶液进行深层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浸种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25、35、45、55℃温水浸种24h和不浸种5个处理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育苗前,最好用25℃和35℃温水浸种24h,有利提高发芽率。用温水浸种的所有处理14d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不浸种的发芽率,不浸种的发芽率仅为38%。用25、35℃温水浸种均显著高于55℃温水浸种的发芽率;25、35、45℃温水浸种之间、45℃温水浸种与55℃温水浸种之间发芽率不显著。樟子松以25℃浸种24h的发芽率最高,高达52%,3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51%,4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8%,5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6%。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最佳消毒剂,采用9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模拟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并测定不同药剂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和鲜质量。试验结果表明: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6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3.33%,孢子负荷量为2.72个/粒,种子发芽率为91.11%;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5.12%,孢子负荷量为4.72个/粒,种子发芽率为91.56%。采用上述2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种子进行消毒,能够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且对种子发芽无影响,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猪粪堆腐对不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好氧模拟堆腐试验,研究了猪粪腐解过程中对不同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腐过程中的温度和pH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而后平稳的趋势。同一堆腐时期,不同种子的发芽指数明显不同,其中小白菜种子最为敏感,而黄瓜种子表现出的抗性最强。因此,可以选择小白菜作为猪粪无害化生物学指标的指示种子。  相似文献   

12.
Seed crops of carrots were grown in 1962, 1963 and 1964, on plots of a 24 N, P, K and farmyard manure factorial experiment. Significant seed yield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to each of the fertilizers and to manure, as compared with the yields from the control plot with no manure or fertilizers.

Except when a seed-borne disease caused by Stemphylium radicinum was present, the germination of the ungraded seed was well above the statutory declarable minimum of 60%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rmination caused by the manurial treatments.

The seed produced in 1963 and 1964 was of similar mean chemical composition to commercial seed and, although its composi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nitrogen and farmyard manure dressings, these variations in composition did not affect the yield of roots obtained from field sowings of the 1963 seed. The 1962 seed was exceptional in having a lower mea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than commercial seed. The seed with the lowes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plots which had received nitrogen but not phosphorus fertilizers, and the root yields from such see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rom the seed containing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相似文献   

13.
沼液浸种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苋菜、香菜、茴香等蔬菜种子发芽率、幼芽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稀释2~5倍的沼液浸种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苋菜、香菜、茴香的发芽率、根须数、根长及其株高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固形包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张铭  黄华荣  魏小勇 《园艺学报》2001,28(5):435-437
 应用粘土和蛭石粉作基质包埋铁皮石斛种胚来制作人工种子。试验结果表明: 当粘土∶蛭石粉∶MS 培养液为2∶1∶2 时萌发率可达56. 8 %。在此系统中单独添加1. 0 %活性炭或同时添加1. 0 %活性炭和0. 5 %淀粉制作的铁皮石斛人工种子, 平均萌发率分别达76. 7 %和80. 3 %,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 4 %和24. 2 %。还研究了壳聚糖等作外种皮以及原球茎的失水率对铁皮石斛人工种子萌发及贮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盐分胁迫对园林植被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和混合盐溶液,分别处理盐地黑麦草种子,以研究不同盐分处理对盐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盐地植物种子在盐敏感区间及其上、下限区间内,对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盐敏感区间上限,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迅速降低;在萌发盐敏感区间下限内,种子萌发率与对照无差异;敏感区间内,单盐和复合盐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表现不一致.盐地黑麦草种子在蒸馏水中的萌发率最高,单盐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混合盐溶液;盐胁迫处理7 d后,未发芽的种子转至蒸馏水中,除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外,其他处理总萌发率都达到80%以上,表明盐胁迫下种子仍保持较高萌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对引种在苏州的9个路易斯安娜鸢尾品种的自交结实性、种子出苗率等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人工辅助授粉阶段气温保持在25~30℃,结实率较高,但品种间有差异;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20min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当年的出苗率与总出苗率;人工辅助自交授粉获得的种子比天然结实的种子出苗率高;‘Noble Moment’品种种苗白化苗率达8.69%,3个品种白化苗率1%以下,其余品种无白化苗。  相似文献   

17.
影响野生杏种子萌发的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新疆野生杏的单株种子为材料,通过低温层积、机械去壳、去种皮及赤霉素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野生杏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杏种子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之提高;低温层积处理40 d后野生杏种子开始萌发,100 d后发芽率可达90%;野生杏种子的种壳和种皮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种子萌发,去除种壳可使种子萌发提前,同时提高其发芽率;未层积的种子在去除种皮后用清水处理24 h,在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达到80%以上,说明去除种皮能基本解除种子的休眠;一定浓度的GA3对野生杏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6号带壳种子与去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均为100mg/L,发芽率分别为86.7%、100%.而7号带壳种子的最适GA3浓度为300 mg/L,发芽率为70%.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猕猴桃种子,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用5~20℃变温处理比0~15℃变温处理种子萌发早,在处理后第18天开始萌发,第25天接近最大值,低变温处理在第37天开始萌发,第60天接近最大值;在猕猴桃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 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19.
以甜椒种子为试材,通过风选和硝酸钾引发的方式,研究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1%硝酸钾溶液20℃下分别引发5、6、7 d,以未引发种子为对照,研究不同引发时间对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选后甜椒种子千粒重较原种子显著增加3.25%,较不合格种子显著增加135.56%,不合格种子发芽势较CK处理显著降低43.42%,优选种子发芽率较CK处理显著提高5%。实验室发芽试验表明,发芽势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58.49%、52.83%%、60.38%;发芽畸形数量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降低73.91%、73.91%、69.57%;发芽指数各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76.28%、69.87%、78.21%。穴盘育苗幼苗试验表明,在播种后47 d株高较CK处理显著提高13.21%,茎粗显著提高10.29%,叶片数显著提高9.09%,壮苗指数显著增加17.65%。综上可得,风选处理后,选用1%硝酸钾溶液,在20℃条件下,引发处理7 d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壮苗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