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地膜复盖栽培是植棉技术的一大革命、是新的创举,这一新技术在我国北方棉区已全面开花,并结出硕果。为探讨地膜植棉在我省的适应性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经济效益,开创棉花生产新局面,今年按省科委、农业厅统一部署,我们组织了全省协作研究,分别在十几个单位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2.
茶子孵芽法     
嵊县囘山公社茶場,是在1958年公社化后建成的。全县茶园面积1250亩,其中有一部分一年生的茶苗已长得一尺左右,生长健壮。茶苗能获得成活率高生长快,是与采取了茶籽孵芽法分不开的。1958年茶場从公社领来茶籽4000斤,不飽满的茶籽,占着相当一部分,为适应发展新茶园的需要,达到发芽齐发芽率高,便采取用谷子孵芽法  相似文献   

3.
茶芽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芽枯病是浙江省茶树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春茶幼嫩芽叶,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病原是一种叶点霉属真菌新种,学名为 Phyllostictagemmiphilae Chen et Hu sp.nov.。菌丝生长和器孢子萌芽的适温在20—27℃,8—10℃时能缓慢生长,29℃时生长受抑制。器孢子萌芽最适 pH 为5.40—6.80。在2%茶汤中器孢子萌芽率最高。病菌对氮源的利用力高,以丙氨酸和谷氨酸最适宜。碳源以果糖、棉子糖、蔗糖为最适宜。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树上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器  相似文献   

4.
农业上药害的含义,一般是指对作物的药害而言的。这种药害有褐变、黄化、白化、萎缩、卷叶、抑制生育甚至枯死。药害对于组织的各种影响尚不怎么明确,但其作用是各种各样的,如由于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而黄化;或者由于叶绿素的分解或合成受阻而白化,由于过酸化合物的形成而褐变;由于细胞分裂异常而奇形等等。药害依药的种类、作物、品种、散布时期、方法、环境条件等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是生成药斑多在散布后二、三天出现急性症状,有褐变、黑变、黄变  相似文献   

5.
气候与茶芽的伸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经过精制加工而成的.因此,春季茶芽萌动得迟早、伸育得快慢,不但直接影响着春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个茶季、全年和次年的茶叶生产状况.影响茶芽萌动和伸育速度的因子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因子,包括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例如茶园的地形、  相似文献   

6.
六月十二日在望江县鸦滩区林牧场的茶园中,发现一粒正式萌发而未出士的茶籽,上有三个乳白色嫩壮的芽,三个芽长成一排,同样粗壮有力,均五分长。不过中间一个芽的顶没有了,可能是被虫吃掉的。从这茶籽上我觉得有两点意义。1.证明未出土之胚芽上生有长芽,它也具有  相似文献   

7.
8.
夺取水稻高产必须抓早稻早发,而抓早稻早发应从早稻秧苗抓起,促壮秧早发。因为壮秧干物质重,积累的养分多,生活力旺盛,发根力强,是早发增产的基础。秧苗在秧田里早发根早分蘖的关键是要坚持在秧田用手搞好中耕活泥,增加土壤通透性。在大田管理上要着重  相似文献   

9.
茶芽枯病(phyllosticta sp.)是由一种叶点霉(真菌)为害所引起的春茶芽枯病害。1976年初次发现,由于环境条件适宜于发病,再则对症状未能准确诊断,防治不及时,致使该病害迅速蔓延,迄今已在浙江省茶区普遍发生,成为春茶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染色体对探索生物的系统发生、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观察染色体,通常以花粉母细胞作减数分裂的观察材料,以根、幼茎的生长点细胞作有丝分裂的观察材料。鉴于茶树花粉母细胞和根尖的取材,往往受季节和其他栽培条件的限制,因此,用幼嫩芽叶作材料,便成为鉴定染色体的一个简便的辅助方法。茶树一年之中,可以多次萌发茶芽,从三月份到十月份都有茶芽的生长,因而,可供材料的时间长,取材也方便。此外,茶树繁殖后代又具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兼备的特点,对发现有变异的枝条可以通过观察鉴定,直接繁殖、分离出有价值的植株。所以,用茶树  相似文献   

11.
茶芽粗腿象形态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茶芽检测识别是实现茶芽采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针对复杂背景中传统茶芽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茶芽检测方法。以YOLOv5(You Only Look Once)算法为框架,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和使用RepVGG重构卷积块的方式改进算法,提升茶芽检测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模型的茶芽检测准确率为86.48%,精确率为85.1%,召回率为78.41%,参数量为5500541,模型大小为11.3MB。相比于改进前的算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还有效降低了模型的大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复杂背景茶芽检测中,并为嵌入式设备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籽子叶柄培养直接分化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茶树组织培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吴振铎(1976)、Wu C.T.等(1981)、颜慕勤等(1983)、Kato M.(1986)以子叶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诱导形成了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并得到了植株。安间、铃木(1986)和中村(1985)培养除子叶胚,也得到了完整植株。土井(1983)培养茎、叶的切片,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并分化了根,但没有分化芽。Kato M.(1985)以茎表皮层(包括皮下几层细胞)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从愈伤组织分化了不定芽,并得到了完整植株。然而,有关在茶籽子叶柄培养中,不经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直接分化芽,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茶籽子叶柄为外植体,对其直接分化芽的若干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茶芽的生育通过全年并不是一样的,采摘和整枝也使茶芽的生育造成暂时停滞的结果。在这里,就茶树的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和茶芽生育的关系来叙述,希望提供给今后茶园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芽枯病是龙坞公社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被害的茶树,芽枯焦、扭曲,嫩叶的叶尖和叶缘最初变褐色,后来叶片大部或全部枯焦、皱缩并易破裂。后期,在芽和嫩叶的被害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芽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受害重的茶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对夺取茶叶高产优质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茶芽粗腿象甲又名茶四斑小象甲,属鞘翅目,花象亚科,学名为Anthonarainae quadri maculata Voss,是一种为害芽、嫩叶的害虫,还能为害油茶。1982—1990年间笔者先后对该虫的发生、主要习性和防治效果等内容进行调查、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过婉珍  吴关宝 《茶叶》2002,28(4):204-205
茶芽粗腿象(Ochyromera quadrimaculata voss)一年一代,以成虫危害春茶芽叶。影响田间成虫高峰日早迟的关键因子是当地3月份的平均气温(x1)和3月份的降雨量(x2),以成虫高峰日5月1日=1,……,其预测方程为y=29.3646-2.4106x1-0.00446x2±1.6。经对13年的回报,准确率极佳。  相似文献   

18.
我局对崇儒乡后溪岭自然村茶农采用单株分离培育的特早芽品种材料“春分茶”于1991年元宵节前,利用该种一芽一~二叶嫩梢为原料,加工成特种绿茶珍品──“福宁元宵绿”,开创了闽东元宵节饮新茶的先例(1995年定名“元宵茶”)。样品经福建省农业厅名优茶鉴评委员会评定,连续两年荣获省优质茶称号。为了选育推广“元宵茶”,在县茶科所、涵江茶场等地建立对比试验区,经过六年的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试验经过与方法1991年4月30日.在崇儒乡后溪岭村,对枫树门柯坪岗茶园存活的121株一春分茶一(原名,下同).老树进行台对更新.培…  相似文献   

19.
茶芽粗腿象(Ochyromera quaduimaculata Voss)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该虫喜阴怕光,白天常躲在茶丛内栖息,主要在傍晚或早晨侵食叶片危害茶树,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出土后成虫从茶树下部开始危害,待到茶蓬面出现危害症状时,已是虫害高峰,往往会使茶农感到措手不及。测定茶芽粗腿象成虫食叶量,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还可以明确成虫在茶叶枝梢各部位的危害比例,便于指导田间防治。笔者于1998年对茶芽粗腿象成虫食叶量进行了测定,以便为该虫的田间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试验…  相似文献   

20.
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元宵茶”是从霞浦县崇德乡后溪岭自然村特早芽“春分茶”群体单株选育出来的无性系新品种。在省农业厅经作处茶叶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霞浦县茶科所建立品比试验区与母本国,采取边选育、边繁育、边区试的办法,把特早芽品种“元宵茶”引到清流县、福安市、拓荣县与省茶科所区试。对“元宵茶”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抗逆性、幼龄期生长情况、产量、品质、萌芽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不同地区试种实践,为推广提供依据。现将各地引种情况报告如下。二、引种经过与方法霞浦县茶叶局为选育、开发特早芽品种“元宵茶”。于1993年在霞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