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不同温区水稻养分吸收量及化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的特点,研究探索黔东南州不同温区段的水稻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化肥利用率,为制定水稻施肥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垫湖村为例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如今,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农业生产的目的也转变为增收。小规模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相比,一方面生产成本高,商品化生产能力差,不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困难,农村基础设施难以改善。合作组织弥补了分散经营的部分制度缺陷,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初始平均体重(2.04 ± 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消化酶活性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在5000.0 g豆粕中添加25.0 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P<0.01)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没有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掌握闽候县氮、磷、钾肥料在水稻上施用的利用率,实施了 2 个氮、磷、钾肥料利用率重复田间肥效试验。试验结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结实率千粒重与晒干率亩有效穗等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产量和经济效益变化尤为明显;三明尿素平均肥效利用率为 41.30%,山东过磷酸钙的肥效利用率为 20.56%,俄罗斯进口氯化钾的肥效利用率为63.76%;三明尿素贡献率平均为 20.6%,山东过磷酸钙贡献率为 7.2%,氯化钾肥贡献率为 5.5%,氮磷钾肥料贡献率为 30.1%。 相似文献
5.
6.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氮60%,磷、钾肥全作基肥,氮肥30%作穗肥,氮肥10%作粒肥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产量达717.4kg/667m^2,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4%,42.2%,73.9%。比氮20%,磷,钾肥全作基肥,氮肥80%作蘖肥的处理增产10.13%,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2.1,9.9,17.4个百分点(绝对差);比磷肥作基肥,氮肥作分蘖肥的处理增产31.87%,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1.2,20.6个百分点(绝对差),比不施化肥处理增高64.54%。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革和优化,农业产量随着各项农业技术研究的进步和突破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种植物,也是农业生产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由于我国南方地带多雨,因地形的不同,土壤酸碱性也有所区别,影响了水稻产量。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水稻施肥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而推动了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提高。针对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加以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稻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在内蒙古马铃薯养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进行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定位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施肥(ST)为对照,同时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不施氮肥处理(NE-N)、不施磷肥处理(NE-P)及不施钾肥处理(NE-K),研究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与FP处理相比,增产幅度可达4.22%~11.98%,与ST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为0.34%~10.02%;同时,NE处理氮肥利用效率较FP处理提高17.29%~23.00%,较ST处理提高6.21%~21.26%。本研究初步认为:通过优化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养分专家系统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化学肥料对马铃薯农田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为红芸豆大田种植和高效生产提供适量与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本试验是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的"3414"大田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红芸豆整个生育期N、P、K吸收量呈现出前期快速积累,中期增速趋缓,后期减少的趋势;叶片衰老掉落是养分吸收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处理6(N2P2K2)的施肥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量促进最大,其N、P、K的吸收量分别达到169.31、42.58、135.92 kg/hm~2。红芸豆各器官的养分吸收各不相同,叶片呈现前期快速增长,中期趋向平稳,后期开始下降的趋势;茎的N吸收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P、K吸收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荚皮P、K前期迅速增加,但后期向籽粒转移而降低;籽粒和其相反,前期较低,后期远远大于荚皮。红芸豆各器官的养分分配动态表现为叶片中养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茎中养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荚皮和籽粒中的养分呈增加趋势。红芸豆3种养分吸收是互相影响的,其相互依存度较高;每形成100 kg籽粒,N、P_2O_5、K_2O的吸收量分别为5.49、1.33、4.9 kg;平均养分吸收比例为1:0.24:0.89。N、P、K肥的肥料利用率与施肥量没有明显的规律,N、P、K肥的当季最高肥料利用率分别达到46%、11.04%和66.06%;N、P、K的相对吸收率分别达到100.25%、90.23%和115.21%。 相似文献
13.
氮素实时管理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氮素效率和玉米产量的协同提高,以山东省泰安市和兖州市为试验地点,连续3年在4个田块上进行了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氮素实时管理,结果表明,优化施氮处理产量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2.73%~14.22%,平均增产7.90%;氮肥用量比习惯施肥减少36.80%~53.85%,平均减少44.75%。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3.68%~115.91%,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44.26%~377.8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54.31%~271.31%,氮肥偏生产力增加53.38%~141.23%,产/投比增加37.35%~93.18%。说明应用土壤硝态氮测试进行氮肥实时管理可以明显减少玉米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配施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对玉米水肥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肥料利用率,对玉米的产量构成、水分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配施生物菌肥的条件下,化肥较当地最佳施肥水平减量15%和30%时,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4828 kg/hm2、13837 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75 kg/m3、1.69 kg/m3,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2.20%、31.79%,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2.31%、22.07%,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71%、0.68%。配施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15%时玉米的产量和光能利用率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无显著差异。证明在配施优质生物菌肥的条件下,化肥施量较当前水平减量15%以内保证玉米高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氯化铵与稳定性长效氯化铵在延长肥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较少或免去追肥等方面的作用,以稳定性长效氯化铵为材料,对其在山西榆次春玉米的产量与效益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入农民习惯施肥量时,与普通氯化铵相比,长效氯化铵通过改善产量构成因素显著增加玉米产量1132 kg/hm2,增加经济效益2804元/hm2,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80.44 kg/hm2、33.52%和4.72 kg/kg;施氮量减少10%的长效氯化铵处理仍可与普通氯化铵常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相当,并可增加经济效益308元/hm2,且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有所提高;施氮量减少15%的长效氯化铵会使产量显著降低。综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将稳定性长效氮肥减施10%作为当地推荐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潮土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实现潮土区夏玉米科学施肥,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壤质潮土夏玉米施肥两年增产6.55%~39.32%和5.53%~21.19%, 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分别增产4.06%和5.04%, 增收21.90%和27.44%。基于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1.46、25.89和9.93 kg kg-1, 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1.13%、31.48%和50.35%, 化肥偏生产力平均为36.62 kg kg-1。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提高了沙壤质潮土区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 促进了氮磷钾的吸收利用, 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 具有增产增收效应, 肥料利用效率较高, 可作为该地区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玉米品种耗水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分4个生育时期研究,在中度水分胁迫下,12个品种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适宜供水条件.12个品种在耗水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郑单958、掖单13、陕单911这3个品种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耗水型品种;中单2号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中等耗水型品种;农大60、陕单902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节水型品种;户单1号、掖单19、沈单10号这3个品种属于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表现一般、节水型品种;户单4号、陕单9号和丹玉13这3个品种属于低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较低、节水型品种.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