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嗅觉在昆虫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昆虫触角感受到环境中气味分子后,这些气味分子运载的信息在感觉神经元中转换成电生理信号,经过一系列的神经传递过程传递至高级中枢进行信息处理.昆虫是研究嗅觉系统功能与发育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本文对气味结合蛋白、嗅觉受体和触角神经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孢子虫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原生动物,作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它对环境安全,能垂直传递,可持续控制害虫。本文介绍了昆虫微孢子虫的分类、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大量增殖及其防治农业害虫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东江源区经济昆虫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书丹  胡祖勤  刘良源 《江西植保》2009,32(2):59-62,67
昆虫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是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昆虫是一座宝贵的资源库,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本文通过对东江源区昆虫科考,采集样本10000余号,初步鉴定源区有昆虫18目206科1541种,其中经济昆虫(药用、食用、观赏昆虫)资源约122种,并分别对其作了简要介绍,从而为源区昆虫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的指世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和它们所形成的集合体(生境、群落和生态系等)的多样性,即多样化的生命实体群的特征。这是自然界生物学的财富,是人类生活的健康的保证,生物多样性也广泛的反应了基因、种和生态系的相互关系。l寄生性膜翅目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中的地位1.1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数量据统计昆虫的种数要超过世界上已描述的生物种数的1/2以上,这些种类在陆地生态系中比其他任何动物类群对自然界能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是昆虫中较大的类群之一。据最近统计已描述…  相似文献   

5.
范永康 《植物保护》1985,11(6):25-26
依昆虫激素的进展情况,基本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激素,主要是由昆虫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能在体液内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另一类是外激素,它是由昆虫体某一器官或组织所分泌的、能在体外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借空气或其他媒介散布到体外影响同种(有时也影响异种)其它个体的特殊行为。 近几年来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人们在化学生态领域中对生物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某些化学物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昆虫求偶、寻找食物、定向栖息搜索寄主,受到侵扰时向同类告警等行为都存在  相似文献   

6.
试论昆虫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朝亮 《昆虫天敌》1998,20(1):35-37
昆虫资源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占整个动物界五分之四的昆虫物种多样性,以及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物质表现-丰富的昆虫资源。以生物多样性理论作为昆虫资源学的理论基础,为这一学科注入丰富的内涵和广博的外延。  相似文献   

7.
(一)昆虫的电生理: 4.昆虫生物电流的引导取出: 要进行昆虫电生理的实验,首先要把虫体中一定地位的电流导出体外,使其进入仪器放大显视,以便观察。这个引导电流输出的工具,我们称之为电极。电极是直接与生物体接触的第一原件,必需符合生物体和试验设计的需要,因此电极的种类和形式,便需有多种多样才能适应。在医学上常常是用块状电极,但在昆虫学上则以使用针状微  相似文献   

8.
张志涛 《植物保护》1984,10(3):17-18
昆虫飞翔记录装置是笔者为记录昆虫自主飞翔的时刻和频率而设计的,经使用表明能较好地反映昆虫自身飞翔的习性和节律。 装置由养虫箱、感觉器、声电转换、前置放大、选频放大、鉴幅、鉴时和波纹记录等八部份组成。 1.养虫箱 供试昆虫按常规方法饲养在养虫箱内。为减少对飞翔的影响,在保证感觉器触丝有较高频率的情况下,养虫箱尺寸  相似文献   

9.
辐射不育防治法是五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生物防治法中最新趋向之一。 辐射不育防治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本身存在着性的本能,人们就是利用昆虫有寻找配偶,进行交尾繁衍后代的本能,加以利用,使其不育,达到防治和消灭害虫的目的。射线可使昆虫不育,用一定范围的辐照剂量,对防治对象的某一虫态(蛹或成虫)进行处理,经过辐射处理后,一方面要使受照射的害虫的体细胞基本上不受损伤,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寻找配偶的能力;同时又能诱  相似文献   

10.
昆虫天敌包括广大的生物类群。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及动物的种类中,都有昆虫的天敌;无细胞形态的病毒,也有不少种类是昆虫天敌。解放以来,由于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的不断发展,这一防治措施已在不同程度上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林业害虫及医药卫生昆虫。生物防治这门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实践。提  相似文献   

11.
韦德卫 《广西植保》2001,14(3):12-14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的自然财富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也是各国政府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研究估计 ,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 1 0 0 0万种 ,约占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的一半。昆虫也是整个动物界中数量最为宠大的类群 ,目前已定名的昆虫种类约1 0 0万种左右 ,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 2 /3以上。据专家估计 ,我国的昆虫约有 1 5万种 ,是世界上拥有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目前已定名的 5万多种昆虫中 ,有不少是我国特有或世界上罕见的珍稀种类 ,这…  相似文献   

12.
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田作物的单一性种植,植食性昆虫暴发、物种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大量应用于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剧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性.因此,从生物多样性-农田生态系统-植食性昆虫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上的应用,回归农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调控举措,成为可持续发展农业领域中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生态影响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进一步阐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一般来说,只有非本地所固有的昆虫才具有检疫上的意义。昆虫能随同货物、包装材料、或通过自然传播而被引进。假如它能存活下来、并能在无保护的(露天的大田)或有保护的(温窒、棚舍)的条件下繁殖,这种昆虫就成为害虫了。由于许多潜在的问题,往往不属于知名的生物,为了使引进的种质安全定居,应对其预防措施加以精心谨慎地考虑、并予以贯  相似文献   

14.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特异性感染节肢动物的环状双链DNA病毒,是野外控制害虫种群的重要生物因子,并已被开发为一种生物杀虫剂加以应用。杆状病毒感染昆虫宿主并不一定导致昆虫死亡,其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在昆虫种群中普遍存在,且在某些刺激条件下,持续感染可被激活为增殖性感染并引发病毒流行病爆发。因此,杆状病毒持续感染对昆虫种群动力学以及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二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卵高峰期,一般年份用200倍,大发生年份用100倍苏云金杆菌(B.t.)乳剂喷雾防治效果达75%以上,可将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防治后调查生防田主要捕食性昆虫天敌比化防田高3倍左右,对伏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伏蚜高峰期主要捕食性天敌与伏蚜之比,维持在1:200以上水平,可将防治伏蚜时间推迟10—15天,减少防治1—2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植物病毒病频发,严重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绝大多数植物病毒依赖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而传播的关键是病毒如何突破昆虫的肠屏障、唾液腺屏障和卵屏障等多个生物屏障。植物病毒一方面利用其外壳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突破媒介昆虫的中肠屏障和唾液腺屏障;另一方面则与昆虫体内卵黄原蛋白、共生菌以及精子表面蛋白发生特异性互作,促进病毒跨越卵障碍,最终实现病毒在昆虫体内复制。此外,植物病毒还能通过侵染寄主植物影响其防御性状,间接改变媒介昆虫生理及其行为反应,促进病毒在植物间的传播。该研究对植物病毒突破昆虫生物屏障的分子机制,以及植物病毒-植物-媒介昆虫互作对于病毒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阻断病毒传播的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内共生菌不仅能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昆虫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因此,内共生菌是宿主昆虫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共生菌在宿主昆虫和寄主植物中的原位功能不断被挖掘,通过对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昆虫内共生菌与昆虫、植物的互作机理,加深对昆虫适应性机制的理解并推进新型害虫防控和靶标技术的研发。本文就昆虫内共生菌的起源、特点、分布和传递,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植物-环境互作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内共生菌研究的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昆虫内共生菌介导的防御效应及昆虫适应性机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昆虫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在空间的分布格局,它揭示昆虫种群的空间结构,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及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重要意义。害虫测报和防治工作大量应用生物统计方法,有些方法通用于正态分布,但绝大多数昆虫空间分布的观察数据一般不是正态分布。因此,在统计计算前必须进行资料代换,而资料代换的方式又必须根据昆虫分布型决定,所以分布型是昆虫抽样技术的基础。为此,我们对杨干象幼虫林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昆虫体内的共生微生物是一大类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一些小型原生生物,它们广泛分布于昆虫体内,具有参与昆虫体内合成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营养物质,分解纤维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以及降解杀虫剂和植物次生代谢物等作用。此外,也能间接调控宿主生物的免疫系统,从而阻断病原体的复制和传播。因此,在害虫防治和控制虫媒病毒传播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该文综述昆虫共生微生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生物学功能、与宿主的作用机制、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机制以及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及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