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冬玉米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市热区资源丰富,低热河谷坝区多,适宜种植冬季作物的面积大。推广种植冬玉米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而且经济价值比种植夏玉米高,是冬农开发项目的主要种植作物,也是冬季农业开发中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品种。近年来,随着各地对冬农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冬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正冬玉米种植是江城县冬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冬玉米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利用当地丰富的热区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为了提高冬玉米的种植水平,提高单产,提升冬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多年冬玉米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江城县气候条件,提出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选地﹑品种选择﹑整地﹑规格播种﹑盖膜﹑田间管理﹑病鼠虫害防治和收获。1合理布局为了使冬玉米种植成功,获得较高单产,冬玉米种植应选择  相似文献   

3.
冬玉米种植是江城县冬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冬玉米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利用当地丰富的热区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为了提高冬玉米的种植水平,提高单产,提升冬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多年冬玉米种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江城县气候条件,提出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从选地﹑品种选择﹑整地﹑规格播种﹑盖膜﹑田间管理﹑病鼠虫害防治和收获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热区冬玉米生产优势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云南省热区冬季丰富的光、温、热和耕地资源种植玉米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云南省热区广袤的冬闲田不仅适宜冬玉米的种植,而且易创高产。这对"九五"期间实现云南省粮食自求平衡意义十分重大。通过阐述云南省冬玉米生产优势,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希望对推动云南省热区冬玉米的发展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云南热区开发种植冬玉米的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冬玉米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江城县冬玉米种植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产量变化大等制约点,当然而地光热条件好、位于云南省南部、适宜冬玉米开发种植的优势条件,冬玉米是江城低热河谷区冬季开发的主要粮食作物,因而有必要对我县的冬玉米种植技术作进一步探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冬玉米的种植效益,为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7.
9月28日,全省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现场会在德宏召开,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孔垂柱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六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科学规划。南部热区要以冬马铃薯、冬早蔬菜、冬玉米为主,  相似文献   

8.
景谷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冬季农作物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实用的冬辣椒种植技术措施,指导全县冬辣椒种植,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景谷县冬辣椒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又称黄豆,以种植季节划分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冬大豆4类。冬大豆是西畴县大豆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冬季农业开发的稳步推进其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已成为冬季重点发展种植的主要作物。文章针对西畴县区域气候实际,专门介绍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参考。1适宜区域和播种时期1.1适宜种植区域西畴县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季光热条件较好,能有效满足大豆的生长发育需求,全县  相似文献   

10.
正去冬今春,曲靖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冬马铃薯、冬油菜、冬蔬菜为重点,按照"适时适地"原则,科学规划,统筹整体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工作,计划播种冬春作物462万亩,产粮油69万吨、蔬菜116万吨、鲜食玉米7.5万吨,力争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至目前,全市共种植冬春农作物458万亩。冬季农业开发以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冬马铃薯、冬油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南方地区主要作为春玉米或秋玉米种植.但为了充分利用南亚热带地区冬季"天然大温室"的气候优势,漳州市农技站推广应用冬季双降解地膜覆盖新技术,提高冬玉米种植水平,于2001年12月上旬在芗城区石亭镇、漳浦县前亭镇、诏安县四都镇等地科学引导种植2400亩冬玉米,成为我市调整优化冬季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古城镇进行冬季农业开发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配合下,近年来古城镇冬季农业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啤饲大麦、冬玉米、冬蔬菜等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但也还存在制约冬季农业发展的多方面因素,本文就古城镇冬季农业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冬玉米是南亚热带和热带低热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的冬季栽培作物,特点是产量较高,既可收干籽粒作为优质精饲料,又可卖青食用;收获后,其茎叶鲜嫩、浓绿而富有营养,是春夏之交大牲畜青饲料的重要来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发展较快,在一些地区,种植冬玉米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由于玉米是喜温作物,在霜期较长的地区进行冬季种植易受霜冻为害。采用下列科学防冻措施,对提高冬玉米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去冬今春,富源县先后整合资金174万元,用于冬早蔬菜、冬早玉米、小春洋芋等产业发展。全县计划冬季农业种植48.9万亩,截至1月上旬,已完成计划数的90%,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积极抢抓节令,在实现快收快种、应种尽种的同时,合理将种植基地的120亩土地划分为7个区域,依据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产规律,轮流对大蒜、青花、菠菜等冬春粮经作物进行大棚种植、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是一种从时间和空间都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分以及土地资源的复合型种植模式,以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和高效益。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在栽培技术应用上需结合不同种植地区进行差异化讨论,该文主要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进行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栽培技术的分析,包括马铃薯栽培技术及套种玉米的播种与管理技术,希望为种植条件相近地区改善套种收益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呈不断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也获取了相当高的好评。我国农作物排行榜玉米作物占首要位置,玉米种植与民生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对农业科学不断研究和对农业技术不断开发,玉米种植问题成为当前农科院主要研究目标,本文就玉米种植现状和新技术应用的效率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冬莱豌豆是期纳镇冬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物之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仍存在种植水平不高、单产较低的问题,本文从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上分析菜豌豆减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优化种植模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种植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秋冬农业及提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通过推广"春烤烟+秋玉米+冬蔬菜"免耕套种模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轻型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对发展山地农业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是积石山县主要的种植作物。近几年,由于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冬小麦宽幅精播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但是,由于农民认识不到位,在实际种植中该技术没有做到"精、准"的具体要求。文章主要阐述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易武镇冬季气候温暖,潮湿,十分适合发展冬季玉米种植产业。最近几年,易武镇结合地区资源优势,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冬季玉米种植产业。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产量变化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易武镇冬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希望有助于玉米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