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一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组合母本为MICMS不育系宁A6,父本为恢复系宁R1,1991年育成,1996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宁杂一号在1994-1996两个年度江苏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5个点次平均667m2186.10kg,与对照1秦油二号平产,比对照2荣选增产19.93%,增产极显著,比涪优一号增产5.56%,比皖油九号增产10.56%,比华杂三号增产10.61%,增产均达极显著.在1995-1996年度生产试验中,全省4个试点平均667m2192.98kg,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3.33%.在1997-1998年度黄淮片全国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第一位,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7.4%,增产达显著水平;在1997-1998年度长江下游片全国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宁杂一号具有200kg产量水平,250kg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苏油1号系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从荣选//372/Wesroona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强、适应性广、双低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区种植面积累计已达46.7万公顷左右,深受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欢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4.
《种子》2005,24(5):102-102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育成了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绵油11号.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苗期的植株长势与抗性及后期产量密切相关。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抗逆性较弱和产量较低的原因,以2对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黑籽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苗期植株的主要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均比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黑籽油菜低;与黑籽油菜相比,甘蓝型黄籽油菜无论是在不同的叶龄期,还是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均表现出“糖高氮低”的代谢特点,且越冬期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根颈粗和单株干物质重也明显小。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冬前干物质积累偏少,进而影响其春后的生殖生长,这可能是其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种子》2004,(7):96-96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纯黄籽油菜新品系YR 5602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瑞茂  李敏  陈大伦  汤晓华 《种子》2007,26(4):87-90
通过甘白远缘杂交和复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7年8代选育,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纯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系YR5602,其芥酸含量为1.18%~1.66%,硫甙28.8~38.3/μmol/g,含油量43.8%~45,2%,种子蛋白质23.3%~24.6%;群体黄籽株率达100%,黄籽频率达100%,黄籽度高达1.94~2.0,除种脐颜色稍深外,种皮全部为淡黄色且无斑点,不论是自交种或是天然种,其黄籽性状均表现极为稳定。已有两个甘蓝型油菜纯黄籽双低组合进入贵州省预备试验。至目前为止,象这样稳定的纯黄籽甘蓝型油菜双低高油分材料极为少见,是1份极为珍贵的重要种质资源,对甘蓝型油菜黄籽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绵油12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7AB-4-1作母本,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双低品系品93-496作父本配组而成的甘蓝型两系优质杂交种.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长江上游区试已通过,正在参加长江中游区试.  相似文献   

10.
优质杂交香稻香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04,(8):85-85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1.
华油杂8号(原代号H9901)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3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区域试验,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品质达到"双低"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04,(6):86-86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13.
14.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刘后利 《作物学报》1992,18(4):241-249
从1975—1990年作者及其研究集体系统坚持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15年来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种皮色泽不同于白菜型、芥菜型和埃塞俄比亚油菜,为土黄或姜黄,而没有纯黄,只有杂黄,即在黄色种皮上有黑色斑点、斑块或褐色环带。 2.长期自交后仍得不到遗传上稳定的纯黄后代;在大群体中,不论是自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作为样本,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主要结果为:全株有效果数和株高对单株粒重有最大正向作用,通径系数分别为0.514和0.535。皮壳率对黄籽度有直接的最大负效应,通径系数为-0.798。  相似文献   

16.
张瑞茂  侯国佐 《种子》2002,(5):21-23
以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6003和黄籽双低高油分品系408作为基础材料,采用杂交有种程序,经过5年8代(含杂交当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黄籽频率达91.6%-96.2%。含油量46.7%-49.3%,芥酸0.68%-0.14%。硫甙24.6-39.14μmol/g,丰产性与中双4号相当的甘蓝型黄籽双低新品系5862R,并被用作恢复系组配成功一个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于1998年通过贵州省审定,至2001年秋在长江流域各省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4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苗技术1.1苗床地的选择苗床地应选择土地肥沃、向阳、靠近水源和移栽本田管理方便的沙壤地。每公顷大田需准备苗床面积0.12~0.15hm2。1.2苗床准备播种前半个月左右对选好的苗床要深挖坑垡,然后结合碎土将底肥(有机肥、磷肥或复合肥)均匀混施于土...  相似文献   

18.
渝华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2014-2016年度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长江上游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2019年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莱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蛋白质、硫甙和芥酸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 g之间,平均为3.65 g,多数集中在3.4~3.8 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3个类群;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含油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子舍油量为31.8%~46.4%,蛋白质含量为23%~34.9%,芥酸含量为0.56%~5.40%,硫甙含量为6.95%~76.43%;且种子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含量与硫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含量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菜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等主要性状的研究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g之间,平均为3.65g,多数集中在3.4~3.8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类3个类群;颜色等级与千粒重种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黑色素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色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