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格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格木(Erytnropmloeum fordii olir)又叫乌鸡骨,赤叶木,土名铁锡。格木是豆科常绿乔木,珍贵特殊用材,国家保护树种、南亚区系树种,分布云霄县低山丘陵。格木播种育苗,首先对种子预先处理,否则种子难萌发,到今尚未有成片人工林,天然林也是零星分散生长。为了培育数量多,质量好的格木苗,提供人工营造速生丰产林。我苗圃从八五年初开始  相似文献   

2.
利用板栗Castanea mallissima B1.芽苗砧嫁接以培育板栗嫁接苗在理论上是成功的,但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还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芽接苗(以下将芽苗砧嫁接体称为芽接苗)培育技术还不成熟,几个关键环节上的技术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国外松运用芽苗移栽培育的苗木生长整齐、均匀,一级苗率达80%以上,只要管理得当,不会产生三级苗。苗圃实施芽苗移栽技术,不仅可增加苗木产量,提高苗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还避免播种育苗过程中鼠、鸟等危害。芽苗移栽育苗技术的关键,一是芽苗的培育,二是芽苗的移栽  相似文献   

4.
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培育方法进行了试验,实践证明: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培育油茶苗,苗木培育周期短、质量高,利于实现油茶规模化造林。从砧木培育、嫁接、装袋培育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南方山区油茶嫁接苗的容器培育方法,为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良种材料选择和用种量确定以及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菌根菌接种、播种、大田切根、营养土配制、芽苗培育和切根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同时,提出了壮苗指标,分析了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外松运用芽苗移栽培育的苗木生长整齐、均匀。一级苗率达80%以上,只要管理得当,不会产生三级苗。芽苗移栽育苗技术的关键,一是芽苗的培育,二是芽苗的移栽。一、芽苗培育1.建育苗池。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段,用砖砌成宽80厘米、前面高40厘米、后面高60厘米的育苗池。长度以种子数量而定。池子不能太宽,太宽不利操作。砌好的池子可多年使用。池内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粗砂,再铺一层5厘米厚的细砂。砂和池壁均用硫酸亚铁消毒,砂面要均匀平整。2.播种。将国外松种子消毒、浸种、催芽后,按1平方米播种250克的用种量均匀播入池内。播种覆细…  相似文献   

7.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是油茶芽苗砧嫁接与容器育苗相结合的一种育苗技术,具有生长好、成本低、周期短、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同时能保持优良无性系的优良特性,是当前油茶育苗的主要途径。从育苗前期准备、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培育、苗木分级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为油茶良种壮苗培育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树种格木更新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方面详细阐述格木出现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格木生境要求苛刻,如温暖、光照强和水分好等;格木更新依赖种子,其种子不透水性和抑制物质导致难以萌发,且幼苗易遭病菌和虫蛀,这些均为格木天然更新能力弱的原因。人们过度砍伐也成为格木种群更新障碍的原因之一。针对格木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加强对格木原地保护,做好迁地保护工作,开展培育技术方面的研究等5方面格木种群资源科学保护对策。提出今后格木重点研究方向为格木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和格木大径材近自然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的容器苗培育技术,在室内用平盘垫白面巾纸作发芽床,播种直干桉、史密斯楼、亮果桉种子,进行芽苗移栽培育容器苗,与沙床、林地土和沙质壤土苗床对比,发芽率提高50%~100%,成苗率增加27%~96.4%,苗高生长提高62.8%~128%,成本降低20%~50%。对不同芽苗生长期移栽对比得出,以带壳芽苗移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油挑是当前世界桃生产的更新换代品种,发达国家发展很快,我国起步较晚,为迅速发展我国的油桃生产,采用芽苗繁殖可以加快推广步伐,现将油桃芽苗培育和栽植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森林美剖析—主论森林植物的形式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陈鑫峰  王雁 《林业科学》2001,37(2):122-130
本文强调了森林美的多重性,系统地阐述了森林美的各种层次,分析了森林植物自然美的特征,并提出了森林植物自然美的构景原理,将路离和审美对象尺度两者相结合把森林植物景观区分为7个层次,即(1)细部景观;(2)个体景观;(3)林内景观;(4)林道景观;(5)近景观;(6)中景观,(7)远景观。对各个层次的界定主要构景因子进行了系统的说明,提出了在对森森景观进行评判研究时必须明确其对象的层次归属,最后,对15个构景因子的近景,中景,远景中的重要性差异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We studied effects of season and soil treatments (watering, acidification, liming and combinations of these treatments) on soluble carbohydrates of mycorrhizal roots of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Arabinose, arabitol, fructose, glucose, inositol, lactose, mannitol, pinite, quinate, raffinose, shikimate, stachyose and trehalose were identified by HPLC. Concentrations of inositol, lactose and pinite were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year, whereas concentrations of raffinose, stachyose and trehalose were higher in winter than in summer, and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fructose and mannitol increased from February to September. Soil acidification and liming had no effect on the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s of fructose, glucose, lactose, pinite, raffinose and stachyose. Liming increased quinate concentrations and decreased arabitol concentrations.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s of arabinose and mannitol decreased in response to soil acidification.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s of inositol increased in response to irrigation. None of the soil treatments affected the 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 of trehalose.  相似文献   

13.
林草间作经营在挖掘生物资源潜力、缓解农林争地、保护及修复生态系统、推进林农增产增收、石漠化及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为达到土地及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节约林农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农、林、牧、副业的高效、和谐、健康发展,实现森林及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文中阐述了在中国、亚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林草间作的研究背景、内容、类型及特征,分析了林草间作对土壤性状、养分、含水量及固土保肥的作用,总结归纳林草间作对经济、生物多样性、微气候、林木及其产品的效益分析,提出林草间作未来深入研究探索的技术手段及方向,可为林草间作的应用推广及系统性、整体性和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Forests possess many kinds of ecological functions,which, if expressed in monetary value, would be moreimpressive and definite to make the public as well asthe government recognize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sand values, and to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forestresources protection. However, to date there is nostandard system about how to evaluate forest ecologicalbenefits. Therefore, it is exigent for us to find out howto identify its public benefits and to make scientificevaluation on variou…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具有优异性状的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类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巩留和霍城县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为试材,于其开花期对其花色、单序花朵数,花冠直径、花瓣长与宽、花柄长及1年生枝节间长度,树高、胸径、冠幅等形态指标进行了调查和观测,于其果实成熟期采其果实,测量其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柄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数量性状指标;并就新疆野苹果对小吉丁虫的抗性进行了调查,对新疆野苹果果实黑星病发病程度及病情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供试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果实的主要数量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1%~63%,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最大值为67.50 g,最小值为4.30 g;果肉质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6,其中,绵软类型的分布频率为50%;果实风味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9,酸和极酸类型的分布频率合计为84.2%;巩留县莫合野果林中新疆野苹果的黑星病病情指数最低,为0.39%,表明其抗病性较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中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高抗性的新疆野苹果树的分布频率达到13.04%,部分枝条被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后其伤口能自行愈合,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初步筛选出的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抗性的单株类型有2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29和XY-34;具有抗苹果黑星病特性的单株类型有3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35、GB-9和HDM-7。新疆野苹果不仅在果实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树体高度、1年生枝节间长、对苹果小吉丁虫和黑星病的抗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变异也都很丰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磷水平对‘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生长、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刺梨应对低磷胁迫的适应策略,为喀斯特地区低磷土壤刺梨的磷养分管理和生长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方法,设5、25、45、65和85 mg·L-1有效磷含量的5个供磷水平处理,对不同处理的生长和根系形态指标及叶、根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解析不同磷水平下根系形态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 45 mg·L-1磷水平下实生苗生长的最好,整株生物量、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均最大,根和叶中的GA1+3含量最高,ABA含量最低。2)供磷水平低于或高于45 mg·L-1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明显减小,GA1+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大,上述根系形态指标变小。在5 mg·L-1的低磷胁迫下,植株根冠比、2级、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的密度及长度达到最大。3)根和叶中的IAA及ZR含量随磷水平的降低而增大。4)不同磷水平下植株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大小与根和叶中的IAA和ZR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P<0. 01)的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关系,与GA1+3和ABA的含量分别呈极显著(P<0. 01)正相关和极显著(P<0. 01)负相关。供磷水平过低、过高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是IAA、ZR、GA1+3、ABA含量改变后协同作用的结果。低磷水平下根的生长抑制与叶和根中的IAA、ZR和ABA含量增大和GA1+3含量降低有关,高浓度的GA1+3和低浓度的ABA能促进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形成,而高浓度的IAA和ZR对根毛的形成及伸长和增加根毛的密度有促进作用。【结论】45 mg·L-1磷水平下刺梨实生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最好,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最大。降低或提高磷水平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上述根系形态指标随之变小。低磷胁迫下刺梨实生苗根冠比和2、3级侧根密度、根毛密度及长度明显增大。供磷水平变化导致刺梨实生苗叶和根中IAA、ZR、GA1+3、ABA的含量发生改变,并共同对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产生协同调控作用。根冠比的增大,2、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密度及长度的增加是刺梨实生苗应对低磷胁迫采取的适应策略,根和叶中高水平的ZR和IAA发挥重要的促进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9a生柏木、马褂木和杉木针阔混交林为研究材料,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评价林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柏木、马褂木和杉木等针阔混交林中树种优势程度最高的为柏木,其次为马褂木;整个林分中的树种为随机分布,林分中林木大多数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的状态,其中刺槐、翅荚木、构树和马尾松平均混交度为1,为极强度混交。女贞、黄檀、蓝果树、香椿、和油桐为强度混交。优势树种柏木、马褂木和杉木中,马褂木的平均混交度0.615,处于中度混交状态,杉木的平均混交度0.519,处于中度混交状态,柏木的平均混交度为0.484,处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之间。林分中翅荚木和构树的平均大小比数为1,在它们所处的结构单元中处于绝对劣势状态;黄檀、蓝果树和油桐的平均大小比数在0.750~0.856之间,处于劣势状态;刺槐和杉木的平均大小比数在0.5~0.618之间,处于从劣势向中庸过渡状态;柏木、女贞、马褂木、马尾松、黄樟和香椿平均大小比数在0.25~0.5之间,处于从中庸向亚优势过渡状态;林分中,天然更新情况均达到了更新良好的等级,林分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目前不需要经营。结果为柏木、马褂木和杉木针阔混交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林业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7  
王木林 《林业科学》1995,31(5):460-466
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设、经营、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设施。它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城市林业生态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听子系统,它广泛参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高效利用,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系统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9.
境外森林资源合作信息库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雪清  徐泽鸿  李超  胡鸿 《森林工程》2013,(6):11-16,110
针对境外森林资源数据管理现状,为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和功能全面化,在全面分析国家林业局境外森林资源数据管理需求基础上结合现有境外森林资源数据的整理分析,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net、地理信息系统(GIS)和Oracle数据库的境外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境外森林资源数据管理、林业专题数据统计分析、林业专题图制作和发布、数据结构分析和各国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的全面展示等功能,并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和关联.本研究以ArcGIS Sever 9.3为系统平台,以Oracle 10数据库为后台,采用C/S和B/S混合系统架构设计方法,以.net语言对WebGIS进行二次开发,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无缝集成,确保异地数据集中管理、共享交互、网上发布;解决网络条件差时数据录入速度慢的问题;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的明确化、直观化和可视化,并能与其它林业专题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功能对接等,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网络化和功能完善的境外森林资源合作信息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我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外森林资源进行宏观决策、制定对外策略提供专业数据和平台支撑,也为涉外林业企业提供基础资料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位于佛山市西南城区中心地段的西南公园的植物种类及配置进行了系统调查,从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植物配置进行分析与评价.调查显示,绿化改造后公园的主要景点包括西门入口、湿地园、棕榈园、瑶台承露等的景观效果均有明显提升,其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现有园林植物计71科162属223种,其中乔木32科76属107种,灌木33科45属55种,草本27科51属61种.建议增加观花藤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