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2.
张占丰 《河北渔业》2012,(4):39+46-39,46
昌黎县是河北省及国内第一海湾扇贝养殖大县,有十几年的养殖历史.2009-2011年昌黎县沿海海域连续发生由微型鞭毛藻暴发引起的赤潮,对当地海湾扇贝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笔者参加了三年来赤潮发生过程的调研和海湾扇贝养殖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利人们正确认识、研究此类赤潮,使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湾扇贝80年代引进我国,目前在我国沿海养殖方兴未艾,作者针对海湾扇贝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采取新的增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属瓣鳃纲、珍珠贝目、扇贝科种类,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原产美国东海岸。现主要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开展人工养殖,因其生长快,产量高,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品种。目前虽工厂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实际生产中,仍有一些育苗单位育苗失败,笔者现将2012年海湾扇贝育苗生产记录整理出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海湾扇贝(图见彩中插2)在室内培育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稚贝保苗率是养殖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海湾扇贝保苗技术日趋成熟,保苗率大幅度提高,但在保苗过程中出现死苗、劣质苗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多年从事池塘海湾扇贝保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保苗业主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开辟浅海养殖新路,探索无公害养殖模式,抚宁县隆洋水产养殖场于2010年在浅海扇贝养殖区内进行沉笼、沉箱养殖海参试验,初步取得一些成效和经验,为下一步扩大规模试养提供了可行依据。现将初试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的目的和依据1.1目的秦皇岛浅海扇贝养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已有相当规模,成为全国沿海海湾扇贝的主产区。由于规模大,持续养  相似文献   

7.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北方,扇贝的养殖技术已经普及,而且获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浙江一带,特别是浙江中部沿海──温岭,浅海养殖扇贝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水浑、浪大、流急、台风频繁等自然因素,制约了浙江浅海贝类养殖的发展。为此,我们率先在温岭市龙门引进栉孔扇贝,进行...  相似文献   

10.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ens Lamarck)自1982年从美国引种到现在,已发展成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海湾扇贝育苗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稚贝暂养期间的成活率低。以大连市为例,平均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