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接种猪TGE苗家兔β-EP与免疫活性细胞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酶标组化方法对穴位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TGE)苗家兔外周血、脾、淋巴结的β-内啡肽(β-EP)进行了动态定量和定位研究,外周血β-EP在穴位注苗后30min有一个峰值,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第5天达第2个峰值,然后缓慢下降;脾和淋巴结仅在注苗后5天出现一个峰值。首次发现活化T细胞存在β-EP阳性反应细胞,而B细胞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经SephadexG75和PAGE分离,以双波长薄层自动扫描仪扫描测定了家兔胚源性特异蛋白-1(rESP-1)的分泌特性;离体组织培养分析了rESP-1对子宫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早孕期rESP-1的分泌呈二次曲线,第3天分泌出现,第4天出现第一峰值,第5天下降,然后迅速增加,最大分泌在第7天,第8天迅速回降。其分泌量随胚胎数(或黄体数)的增加而升高,且受FSH-LH和PMSG-LH的影响。rESP-1使子宫细胞RNA增加,促进子宫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3.
在4头装置长久性胃肠道瘘管和临时性颈静脉血管插管公绵羊研究表明,经十二指肠瘘管灌注半胱胺(80mg/kg体重)后5d内外周血液的血浆SS浓度降低33.68%(233.1±4.4pg/ml对154.6±+5.2pg/ml,P<0.01);胃泌素水平升高23.9%(P<0.05),GH、胰岛素分别升高124.2%(P<0.01)和144.08%(P<0.01);T3、T4水平分别增加71.8%(p<0.01)和17.55%(P<0.05);β-END水平第3天升高58.11%(57.29±1.69pg/ml对32.44±2.50pg/ml,P<0.01),第5天回落(P<0.m)。本实验证明半胱胺可抑制反刍动物SS水平,使外周血液GH、胃泌素、胰岛素、T_3、T_4和β-END水平均相应升高,提示促进了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34头黑白花奶牛,患子宫炎或卵巢疾病而不孕,将其随机分为2组。激光组(24头)用He-Ne激光照射交巢穴,7d为1疗程。间歇7d再照射第2疗程。对照组(10头)不用激光照射。RIA法分析血浆β-内啡肽(β-END)含量。结果发现,激光组病牛血浆β-END由照射前(第0天)的112.864±58.947pg/ml升高到第1疗程后(第8天)的175.634±104.310pg/ml(P<0.05),间歇1周后为(第14天)237.627±153.136pg/ml(P<0.01),第2疗程后(第22天)为193.448±104.378pg/ml(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测定值。同时观察到,激光组发情牛头数为21头,发情率87.5%;对照组发情3头,发情率30%。组间差异显著(P<0.01)。表明激光照射穴位可使病牛β-END分泌增加,并参与调节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4只西在萨能奶山羊妊娠期外周血浆孕酮(P4)、17β-雌二醇(17β-E2)和皮质醇(F)水平。血浆P4水平在配种当日为0.5ng/ml,以后升高,妊娠20天时为4.7ng/ml。在妊娠30-50天,P4水平有所下降,最低值在40天,为32ng/ml,P4水平从60天开始一直维持在6.2ng/ml左右,到妊娠结束时降低到0.6ng/ml。血浆17p-E2水平在配种后保持稳定,从妊娠40天开始稳定上升,在妊娠结束时达到峰值79.8pg/ml,血浆下水平在配种后呈波动式下降,到妊娠60天变为波动式升高,并在妊娠结束时达到峰值17ng/ml。前言西农萨能奶山羊是经过数10年选育的高产品种,在国内享有盛名。关于西农萨能奶山羊初情期[1]、发情周期[2,3]、分娩期[4]以及非繁殖季节[5]的内分泌状况已有研究报告,但对其妊娠期的内分泌变化迄今尚无资料。为了研究西农萨能奶山羊妊娠期主要生殖激素的变化情况,给奶山羊妊娠生理学及妊娠病理学提供基础资料,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了西农萨能奶山羊妊娠期外周血浆孕酮(P4)、17β-雌二醇(17β-E2)和皮质醇(F)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在西?  相似文献   

6.
番鸭细小病毒弱毒株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物技术对番鸭细小病毒莆田株(muscovyducklingparvovirus,MPV-P)进行诱变,选育出符合制苗用的弱毒疫苗株(MPV-P1)。该弱毒株失去了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病力,对番鸭胚的ELD50为lg4.5~lg5.0;对MDEF细胞TCID5。为lg5.0~lg6.0;在雏番鸭体内连续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1日龄番鸭免疫接种MPV-P1后,第3天部分鸭血清中出现抗体,第7天全部出现抗体,第21~30天抗体效价值达高峰。肌肉注射比滴鼻免疫接种方法效果好。该弱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绵羊妊娠期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酸性a-萘酯酶(ANAE)组化反应标记绵羊妊娠期外周血T细胞,与间情期相比,T细胞总数和辅助性T细胞(Th)无明显变化(P>0.05),而抑制性T细胞(Ts)明显增加(P<0.05)。间情期和妊娠期Th/Ts分别为4.67和2.6。结果提示,妊娠期羊可能通过增加Ts细胞来压低母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8.
8头健康阉公水牛,5头经口每日感染肝片吸虫囊蚴60个/头,连续20d;3头不感染作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每周采集颈静脉血样1次,共27次,分别测定血浆IGF-I,β内啡肽(β-EP)以及WBC,DC;T,B淋巴细胞比例和血清抗肝片吸虫IgG水平,结果IGF-I和β-EP分别在开始感染后第5周和第4周显升高,并持续互第23周和第9周,IgG水平也在第4-22周显高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和B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发病死亡貂体内分离到1株水貂病毒性肠炎(MVF)强毒株-MEV,将该株病毒在犊牛睾丸(CT)细胞和猫肾传代细胞(CRFK)上混合培养进行适应。当传至56代时,在CT细胞上出现细胞病变(CPE),而后单独在CT细胞上传至70代,经终点稀释克隆和鉴定获得一弱毒株。以其制备的CT细胞弱毒疫苗,给每只貂注射或口服1~5mL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注苗后12、60、72、180d攻毒,保护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半胱胺对小鹅血浆中β-END和某些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选用24只二月龄的杂交鹅(川白×太湖),随机分成对照组(12只)和试验组(12只)。试验组于日粮中一次性添加半胱胺(100mg/kg·BW)。处理后第三天从翅静脉采取血样。用RIA双抗法测定其中的β-END、IGF-I和各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SS含量较对照组低19.64%(P<0.05)、而GH、IGF-I和β-END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高50.00%(P<0.01)、62.80%(P<0.01)和44.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的TSH低32.32%(P<0.05),T4下降14.72%(P>0.05),而T3升高26.80%(P<0.01)。以上结果提示:半胱胺可能是通过降低鹅血液中SS含量,使β-END、IGF-I、GH和T3水平升高,从而促进了鹅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家兔外周免疫器官β-内腓肽(β-Ep)进行定位研究.β-Ep阳性反应细胞存在于T淋巴细胞区,而B淋巴细胞区不存在。推恻β-Ep对外周免疫器官调节作用是通过T淋巴细胞完成的。在T淋巴细胞区即有细胞膜上的β-Ep阳性细胞反应,又有细胞浆内β-Ep阳性细胞反应,说明β-Ep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可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家兔外周免疫器官β-内腓肽(β-Ep)进行定位研究。β-Ep阳性反应细胞存在于T淋巴细胞区,而B淋巴细胞区不存在。推测β-Ep对外周免疫器官调节作用是通过T淋巴细胞完成的。在T淋巴细胞区即有细胞膜上的β-Ep阳性细胞反应,又有细胞浆内β-Ep阳性细胞反应,说明β-Ep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可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仔猪后海穴注苗对经穴阻抗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仔猪后海穴注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疫苗,观察了三窝仔猪督胺经百会穴,任脉经中脘穴,膀胱经肾俞穴及非穴点低阻抗的变化。结果,督脉百会穴在注苗后0-3小时间与注苗前生理值比较呈显著下降变化,而中脘,肾俞,非穴点却无显著变化,三窝猪所测各穴低阻抗在注苗后24小时又已基本恢复到注苗前的生理水平。证明后海穴注苗能增强所在经穴阻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中和活性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单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减蛋综合征病毒毒株WPDV205纯化抗原免疫BALB/c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PEG-4000的作用下融合。用间接ELISA初步筛选出阳性克隆10株(4B1、1D4、2D6、3D6、3A5、2A1、3C6、3C1、1B3和2C5)。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和再次检测后生产腹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筛选出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抗隆体4株(4B1、3C1、3C6和2C5),其  相似文献   

15.
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诱导山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头杂交山羊随机分成3组,第Ⅰ组(n=6)作为对照组;第Ⅱ组(n=12)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1800EU/kg)两次,间隔24小时;第Ⅲ组(n=12)在第Ⅱ组处理基础上提前10分钟静注山莨菪碱(2.5mg/kg),于处理后第1、3、5、7、9、12小时分别检测血小板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副凝试验3P和EGT指标。结果表明:第Ⅱ组迅速发生DIC,表现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PT和TT延长、3P和EGT阳性(P<0.01);而第Ⅲ组血小板数在13小时明显高于第Ⅱ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于第5小时后高于第Ⅱ组(P<0.01,P<0.05),PT和TT亦比第Ⅱ组显著缩短(P<0.01),3P和EGT的阳性检出率低于第Ⅱ组,结果提示应用山莨菪碱能明显抑制血小板减少,阻止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用MA-104细胞培养,结合电镜和RNA电泳检查,自幼兔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出一株致细胞病变的兔轮状病毒AD7.4株,该株传至第4代时,于36小时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传至第7代时,于24小时CPE达75%,以上,且病毒滴度为10^5.0TCID50/0.1ml。  相似文献   

17.
冷热应激对蛋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周龄的伊莎蛋鸡在13~18℃、60%~70%RH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至23周龄(产蛋率为70%)时,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用于模拟蛋鸡在南京地区自然急性冷热应激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试鸡分别在30℃-70%RH、35℃-70%RH、35℃-90%RH和2℃-55%~72%RH条件下进行试验,每种处理均设有一组适宜温度组为对照,试验期均为7天。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时,蛋鸡血液的PCV、PCO2、LDH的活性、血糖、血清钙、T4、T3和E-17β的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直肠温度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P<001)。急性冷应激时,蛋鸡直肠温度较为恒定,血液pH、PCO2、Hb、PCV、血糖、Cor含量和LDH活性略有升高,但除血糖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钙、T4、T3和E-17β的含量降低,且T4和E-17β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撒坝猪血清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 对撒坝猪前白蛋白(PA) 、转铁蛋白(TF) 、酯酶(ES) 、淀粉酶(AM) 和碱性磷酸酶(AKP)5 个血清蛋白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对不同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5 个血清蛋白位点均处于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除AKP 位点外,PA、TF、ES 和AM 不同基因型交配组合在部分繁殖性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血清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弱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PEDVCV777株强毒适应Vero细胞系并传至147代。以PEDV沪株做效检用强毒,传代毒83代之后适应仔猪肾原代细胞,自90年代起进行了5次克隆纯化,克隆是2次群斑(由5~7个单斑组成)的基础上,再进行3次单斑挑选(均是1mm以内小空斑)以83-7斑5株继续传代并做系列试验,传代毒的毒价为10^7.0~10^7.5TCID50/0.3ml。免疫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克隆后5代(总代次104代)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病毒适应于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型(O,AsiaI)系(兔系和鼠系)和不同代次的口蹄疫病毒适应于BHK21细胞培养物,免化O型毒传至第15代即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TCID50可达7.0-7.6;兔化AsiaI需传20代以上才能产生CPE,TCID50为6.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