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腹泻在仔猪断奶后发生的情况十分普遍。近年来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药物层出不穷,但寻找一种安全、疗效确切、治疗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药物却很困难。为此,笔者进行了日粮中添加蒜辣粉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国内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技术,有的甚至提前至10日龄。但仔猪早期断奶常出现腹泻、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免疫力降低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问题。据报道,断奶后8~13d,仔猪腹泻率高达32%。14~17d增至41.4%,此后降,到22~28d降到8.4%,断奶后仔猪死亡率高达20%~30%(杨雪峰,2004)。如何降低断奶仔猪腹泻成为当前养猪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降低仔猪腹泻的营养调控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从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并简单介绍了治疗早期仔猪断奶腹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猪生产中,已基本普及仔猪早期断奶技术。而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受心理、环境、营养应激等因素的影响,于是出现仔猪腹泻等病理现象。断奶仔猪的腹泻现象发生在断奶后的3~10d,第7天达到高潮。形成粥样或水样性腹泻,排泄物内夹杂物。如不及时发现与治疗,很快就会使仔猪脱水而死亡。据调查仔猪腹泻病发生率在70%~80%,死亡率达到15%~20%,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让仔猪顺利度过断奶期,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仔猪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因此防止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病的发生,便成为养猪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仔猪断奶后常出现断奶综合症,表现为消瘦、腹泻、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主要是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加上断奶、换料、外界环境的刺激肠道易受损伤,病原菌大量繁殖,胃肠道菌落失调、腹泻,从而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养殖实践中常添加抗生素防治断奶综合症,但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凸现,绿色安全环保的中草药添加剂是仔猪饲料添加剂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腹泻症十分普遍.近年来,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症的药物种类繁多,但要寻找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防治腹泻药物则十分困难.为此,笔者进行了日粮中添加蒜辣粉,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症的临床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仔猪白痢及断奶后腹泻已成为影响猪日增重及出栏的主要因素。为挑选出对病株有疗效的常见敏感药物,便于日常预防和治疗,我们于2000年5~7月间应用四种药物进行治疗仔猪白痢及断奶后腹泻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试验方法选同批大长母猪所产仔猪(±3天)24窝,经免疫注射、驱虫并同时断奶,断奶后仔猪原栏留养1周,后同时转入双列式高床保育舍。供试药品每天分上下午2次注射,上午8时,下午4时,剂量按说明或同比。给药时,同1病猪只用1种药物。试验分3个阶段,即10~24日龄,断奶前25~32日龄,断奶后33~47日龄。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仔猪断奶跟仔猪腹泻关联度很大,若不能很好地解决断奶应激问题,仔猪的肠道便不能正常消化摄入的养分,从而导致腹泻。因此,仔猪断奶是生猪养殖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仔猪在断奶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例如母子分离、饲料改变、免疫、去势、分群、运输、惊吓等等,这些因素都可引起仔猪出现腹泻现象,此时如果治疗不当,长时间腹泻会使机体脱水、酸中毒、损伤胃肠黏膜,使胃肠黏膜丧失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即表现为顽固性腹泻。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腹泻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类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疾病,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抗生素效力的下降及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等诸多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在防治断奶仔猪腹泻中的应用.笔者对一些使用方便、成本低、绿色环保且能有效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大肠杆菌病有四个型,即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断奶前后仔猪水种和断奶仔猪腹泻。养猪户购买仔猪和我们买断奶仔猪做实验的饲养过程中,当刚购同的仔猪健康活泼,饲养数天内发生腹泻;用磺胺眯和氯霉素药可治愈。2003年4月,在忠厚乡某村先后有两群断奶十几天的仔猪暴发腹泻。畜主前来求治。我们经过现场临床症状调查、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出发,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从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并简单介绍了治疗早期仔猪断奶腹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业科学》2019,36(5):25-25
为有效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大多数养猪场都会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包括优质的饲料原料及配方、添加氧化锌、口服抗生素和使用饲料添加剂等。近期,疫苗接种也新增到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措施范围之内。仔猪断奶后腹泻是一种重要的肠道疾病,发生在仔猪断奶后第1 周(断奶后第3 ~ 7 天),该病的特征是仔猪脱水、体重减轻,甚至会造成仔猪死亡。导致仔猪生长速度下降,体重变化范围大以及药物使用增加,从而使养猪的生产成本增加。在一些养猪场,断奶仔猪腹泻现象的发生可能推迟到补充氧化锌后不久,通常发生在仔猪断奶后14 d 左右。  相似文献   

14.
张维 《饲料广角》2006,(17):38-40
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虽然早期断奶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也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伴之而来的腹泻、生长迟缓、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仔猪断奶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动物心理、环境以及营养等改变所产生的应激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营养性因素特别是饲粮蛋白质(CP)水平是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饲粮CP组成及水平对断奶仔猪腹泻及机体免疫的影响以及早期断奶仔猪CP需要量方面作一阐述,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发现,猪场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病死率可达10%-40%,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1.1 早期断奶时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仔猪早期断奶时,其胃底腺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还不成熟,分泌盐酸的量还很少,因此使断奶仔猪胃内容物pH值升高,致使小肠粘膜抵抗能力减弱,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质抗原损伤,如豆饼、豆粕中的球蛋白可造成肠绒毛的萎缩,引起仔猪过敏性腹泻。  相似文献   

16.
(一)仔猪腹泻难控制首先是哺乳仔猪腹泻很难控制.哺乳仔猪发生腹泻后,往往只治疗发病的仔猪,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受到生理机能不健全、抵抗力低下以及断奶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断奶后仔猪腹泻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病症,也是实际生产中对断奶仔猪危害最大的、能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重要病症之一.笔者从发病原因、症状、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对断奶仔猪腹泻作了论述,为临床该类病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腹泻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仔猪成活率,有效降低因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方法,望对广大养殖朋友有所帮助,同时供同行研究探讨。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1.1应激1.1.1心理应激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猪的依赖和保护,常表现恐惧不安、鸣叫、四处游走等现象,给仔猪心里产生很大程度的应激。  相似文献   

19.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严重影响猪的正常发育。以往报道断奶仔猪腹泻很多,但多数是从药物治疗角度出发报道的。为了减轻药物对仔猪的刺激,减少仔猪的应激反应,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使养殖户快乐养猪,养快乐猪,生产绿色猪肉,我们试探用预防保健的方法来防治断奶仔猪腹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几点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断奶仔猪腹泻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的腹泻病在临床上相当普遍,腹泻率一般在20% ̄30%左右,死亡率3% ̄10%左右。但在有些猪场,断奶后仔猪的腹泻率极高,甚至可达到70% ̄80%,死亡率达到15% ̄30%,给养猪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断奶仔猪的腹泻病一般发生在断奶后的3 ̄10天,第7天达到高峰,临床上可见仔猪粥状或水样腹泻,内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1发病原因1.1母源抗体下降,造成仔猪抗病能力下降仔猪断奶后,由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造成仔猪抗病力下降。极易引起腹泻。1.2仔猪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仔猪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因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