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农业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意义,介绍农业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为6亿多吨,居世界第一。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8000万吨。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可用作燃料、肥料、饲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缓慢,导致大量秸秆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液化燃油的可利用性及转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能够替代石油的能源及其生产技术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生物质资源丰富,但是其利用率却很低。为此,提出了生物质转化技术—热解的改进方法,其关键点在于能有效地从生物质中提炼出特性较好的生物质油,产物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内燃机燃料。  相似文献   

4.
河南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大省,生物质资源丰富。文章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问卷的方式对河南典型乡村,周口市杨湾村的边际土地分布、总面积和秸秆类生物质、畜禽粪便、农民生活污水等生物质资源量进行资源收集和潜力分析。通过分析调查,杨湾村生物质资源丰富,可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若简单以可转化沼气量为统计指标,则杨湾村生物质和边际土地可产297819.41 m~3沼气,其中,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291053.94 m~3沼气,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可产6765.47 m~3沼气。将其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率,改变村庄的能源结构,同时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冯薇 《农机化研究》2008,(2):204-2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生物质资源的转化途径中,以开发沼气能源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为此,论述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资源开发模式,即庭院生态模式、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养殖生态家园模式和村镇生态家园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农学家石元春教授于2006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农业的三个战场”的文章,提到了为农业开辟第三战场和在土地里种出一个大庆油田的大胆设想。这一问题引起社会轰动,人们都在关注这一崭新课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石元春教授就开始思考着农业科技革命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到2003年提出在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之时,石教授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所谓生物质能源就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在生物质中存储的一种能量形式。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再生的资源,并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解决未来能源危机最有潜力的途径之一。石教授设计种出一个大庆油田的主要资源是农作物的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不与农业争粮、争地,在理论技术方面已经成熟。然而,在他开始呼吁生物质能源之时,质疑的声音还是超过了支持的声音。最近,中央电视台《大家》节目,就这位农学家的能源大梦做了专题采访。本刊为解除人们,特别是农业和农机工作者的疑惑,促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特将节目中记者与石元春教授的对话摘编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主要的种植作物,其在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营养以及碳、氮、磷、钾等可利用化学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占30%以上,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蛋白质和脂肪也占有一定比例,基本组织构成以纤维素、中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玉米秸秆的这些生物学特性使其具备了作为肥料、饲料、深加工原料和生物质燃料等原料的多种利用价值,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近年来,玉米秸秆被广泛应用于还田、饲料加工、原料深加工(造纸、板材加工、生产可降解制品、栽培食用菌等)、生物质能源利用(直燃发电、固化燃料、气化燃料等)等。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种生物质资源,被当作仅次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约占世界能耗14%左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也非常重视这一再生能源的利用问题,适时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同时成立了国家生物质利用专门研究机构,农业部也于2007年5月制定了包括农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机化滞后、生物质处置成本高等原因,农业废弃物一烧了之,不但是生物质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剧了秋冬时节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还会降低土壤肥力、破坏耕地墒情、破坏农田生物群落等一系列后果。将生物质高效地转化为生物燃料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日益消耗的今天,循环能源、可持续能源的研究尤为重要。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它是基于能源农业发展的前提,由于生物质能源对农作物的需求很大,而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新的能源资源,必须培育能源农业。在这一过程之中,传统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希望,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随之相应提高,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材料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用途,除了作为猪饲料、肥料,还可以作为工业用料,甚至可以用作发电、转化成其他生物资源等,人们不断地将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使生物质材料玉米秸秆发挥能源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生物质能生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转化产生的所有产物。生物质能是指利用生物质生产的能源。目前,作为能源的生物质主要是指农业、林业及其他废弃物,如各种农作物秸秆、糖类作物、淀粉作物和油料作物,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以及动物粪便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生物质固体燃料是指将农作物秸秆或林业加工废弃物压缩成颗粒或块状燃料,这样不仅便于长距离运输,而且热值能大幅提高,可代替煤炭在锅炉中直接燃烧进行发电或供热,也可用于解决农村地区的基本生活能源问题;生物质液体燃料…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珍贵的农业生物质资源。为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浙江省通过“秸秆换肥”的试点模式设计,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主体培育、美丽田园清洁生产和土壤污染防治5方面工作,实现了农民、涉农企业和政府3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压缩成型技术可显著降低农业物料空间占比,降低储运成本、提高能量密度,被广泛应用于饲草、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加工领域,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农业物料压缩成型技术展开了长期深入的探索研究。本文分别从田间回收成型、收后加工处理两方面概述了农业物料压缩成型技术理论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国内常用的农业物料压缩机具类型与功能特点,探索了以农田残膜为代表的非生物质特殊农业物料压缩技术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农业物料流变学研究以及压缩成型装备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类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要求逐渐提高,国家和地区的多项政策都提出禁止秸秆的随意处置,要求建立秸秆的科学利用机制.保护性耕作是秸秆利用的可行模式,不仅能够就地利用农作物秸秆,还有利于改善农业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基于此,利用2021年6月开展的长春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的农用热风炉基本上是燃油型的,也有少量仍然采用煤炭为燃料,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较大,且柴油价格昂贵,供热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相当一部分已有的干燥机械、设施大棚闲置不使用。所以开发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热风炉是降低供热成本,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和机械化干燥的重要举措。间接式秸秆炉是一种能耗低、以生物质能源和废弃物为燃料的经济适用热风炉。干燥后的热气流经过热交换装置为现有烘干设备提供干净且温度、风量恒定的热风干燥介质,可对粮食、种子和农副产品进行干燥,对高效设施农业中大棚供暖,及对养殖环境及养殖水体进行加温等等。另外,也可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土地的流转和土地集约化经营,很多农民在秋收时只收取一部分玉米秸秆作为烧柴,而大部分秸秆要么粉碎还田,要么废弃在田间。作为农业生产副产品的玉米秸秆不仅仅是烧柴,还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既可以缓解农村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如何把剩余玉米秸秆收集起来综合利用,是当前我市急于解决的课题。下面就这个课题做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造纸、制炭、建材、编织等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大量剩余。开发利用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提高农作物  相似文献   

19.
4.生物质气化原理 生物质气化是将固体或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生物质是碳氢化合物,在一定的装置中,缺氧燃烧,经热分解反应,生成含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可燃气体,可替代矿石燃料,供生产和生活用能.它造价低,安装、生产方便,燃烧时没有颗粒排放和仅有较小的气体污染.因此,生物质产生的可燃气体又是一种很方便的高品位可燃气体,被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由于当今化石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加剧,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燃烧效率尤为迫切。在总结国内外燃气燃烧器现状、归纳各种燃气燃烧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生物质燃气净化工艺、燃气成分及特性,分析了生物质燃气燃烧器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求,详细阐述几种典型生物质燃气燃烧器的结构和特点,提出生物质燃气燃烧器设计的不足及燃气燃烧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生物质燃气利用率,结合我国农业与农村生产,提出适宜我国生物质燃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