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平邑县农机局推广站研制生产的单垄双行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专利号200320102850.X)。于2003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经过两年的生产考核,产品符合马铃薯收获各项技术标准。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由板式机架、起土铲总成,悬挂系统、切膜轮总成、碎土机构、传动机构、升运筛、支重轮、二次清选筛等9部分构成。该机起土铲铲起薯块和土块经碎土机构进入升运筛,进行初步清选,再经二次清选后实现土薯彻底分离。该机配套15kW以上拖拉机,工作幅宽分别为650、900、1000mm,震动筛频率为10次/S,铲头入土角为15°~23°,工作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联合收获为主的北方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收获后薯石分离人工捡拾工作量大、清选效率低,且清选洁净率较低等问题,利用薯块和石块密度不同的特点,采用气力悬浮输送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清选机气力悬浮薯石分离装置,并基于该装置研究了不同参数调整条件下的清选特性。利用高速气流悬浮与振动筛的摆动作用,发挥气力悬浮和振动筛分离的双重优势,使薯块与石块在运动过程中实现自动分离。试验表明:当气流速度为35m/s、筛面倾角为18°和曲柄角速度为30rad/s时,马铃薯选出率均值为96.71%,清选洁净率均值为98.34%,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马铃薯在辊式清选分级准确率低、容易产生马铃薯表皮机械损伤的问题,改进辊子材料与形状,设计了一种清选分级一体的辊式尼龙刷马铃薯清选分级机。针对影响该分级机性能的3个因素(即上料电机转速、辊组电机转速和辊组倾角),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设计试验,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处理试验数据,研究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分级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上料电机转速为56r/min、辊组转速为80r/min,辊组倾角为1°时,分级准确率为82.02%,分级工作效率为8.38t/h,分级综合性能最优。该机可清选分级一体作业,分级过程不会损伤马铃薯,分级准确率及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     
甘肃研制成功啤酒花自动采摘清选机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啤酒花程控自动采摘清选机组,成功解决了啤酒花长期靠人工采摘的难题,且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了进口设备的先进水平。啤酒花在甘肃省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7%,以前全靠人工采摘,但这种藤蔓式植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铃薯联合收获后含杂率高、后续二次清选伤薯破皮严重等问题,对气筛式马铃薯清选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低损伤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清选除杂功能,在阐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马铃薯运动学模型和碰撞特性分析,得到影响除杂率和薯块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EDEM-Fluent耦合构建仿真模型,以风机出风口气流速度、摆抖筛摆抖形式、摆抖频率、筛面倾角为试验因素,以马铃薯清选率和洁净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清选过程进行了多组仿真,并依据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清选装置风机出风口气流速度对马铃薯气力清选的可行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摆抖筛摆抖形式、摆抖频率和筛面倾角对清选效果影响大,影响由大到小为风机出风口气流速度、摆抖筛筛面倾角、摆抖筛摆抖频率,且摆抖筛前后简谐摆抖优于上下摆抖。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摆抖筛前后简谐摆抖、摆抖筛筛面倾角为25°、摆抖频率为10Hz、风机出风口气流速度为60m/s,此时仿真试验马铃薯清选率为93.1%,洁净率为98.7%,台架试验马铃薯清选率为91.6%,洁净率为99.2%。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清选装置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铃薯清选机存在的上料流量输送不稳定及清选辊轴间距调节不便的问题,研制了一套马铃薯智能清选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控制主输送线上料速度,保证上料清选量的恒定,提高了清选后期的工作效率;通过测距传感器采集上料输送带与中心轴间距信息的反馈,利用步进电机控制输送带的张紧度,从而避免输送带的跑偏问题,提高马铃薯清选机上料输送效率;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液压缸的伸缩量,完成相邻辊轴间距的调节,实现马铃薯大小规格的统一。田间试验表明:清选效率明显提高,劳动强度显著降低,保证了马铃薯的清选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谷子清选机械清选小籽粒困难、清选率低,现有谷子清选装置采用手动操作实现不同规格、不同作物的不同筛分,操作复杂、不易调整到理想速度和长度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谷子清选试验台,主要包括清选装置关键部件参数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建立谷子清选试验台的三维模型和数据采集系统,使谷子清选试验台能够实现自动筛分,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筛面土块破碎效果不佳而影响分离效率和收获品质等问题,结合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收获模式和常用杆条式分离装置,设计了一款马铃薯收获机扰动分离装置。在阐述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马铃薯的碰撞特性和土块的破碎过程分析,得到影响薯块损伤和土块破碎的主要因素为扰动深度、偏心轮转速和偏心距;通过EDEM-RecurDyn耦合构建仿真模型,单因素试验得到扰动杆数量最优为4,以扰动深度、偏心轮转速和偏心距为试验因素,以马铃薯碰撞力和土块破碎率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响应面分析了各交互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工况确定影响因素最佳取值。验证试验表明:当收获机分离筛运行速度为0.7m/s、扰动深度为51.5mm、偏心轮转速通过调速器设为2.3r/s、偏心距为31mm时,土块破碎率为60.7%,电子马铃薯采集的碰撞加速度峰值平均值为790.66m/s2,小于马铃薯临界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收获机的清选分级技术与工作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马铃薯生产过程向机械化作业转变,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马铃薯的收获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且先进的大型马铃薯收获机不仅具备收获功能,还能同时完成对马铃薯的清选分级工作,有利于马铃薯产品的优化利用。针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的技术情况,说明了清选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分级标准,并分析了清选分级作业的性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马铃薯在世界上种植面积的扩大,与其相关的机械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马铃薯播种到收获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对马铃薯清选分选设备的效率与质量控制研究尚有欠缺且大部分理论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接料斗的提升角度、一级分选装置的工作角度及二级清选装置的转速是影响马铃薯清选分选效率和破皮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计算、试验分析及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动力学分析,对接料斗的提升角度、一级分选装置的工作角度和二级清选装置转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以此提高马铃薯清选分选效率,减少马铃薯破皮率和避免物料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能一次完成挖掘、分离土块和茎叶及装箱或装车作业,非常方便和高效。按其分离工作部件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升运链式、摆动筛式和转筒式三种,其中升运链式马铃薯收获机使用较多,现将其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基本构造与作用其主要工作部件有挖掘部件、分离输送机构和清选机构、输送装车部件等。(1)挖掘部件主要由圆盘刀、挖掘铲和镇压限深轮等部件组成。圆盘刀主要用来切开挖掘幅宽两边的地表及杂草,这有利于挖掘部件挖掘,减少挖掘阻  相似文献   

12.
<正>一、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状我国马铃薯每年的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而居第四位。马铃薯每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虽然很多,但在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上相对落后。现在我国农机市场上出售的马铃薯收获机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具有清选功能的马铃薯收获机叫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虽有十几种,但普遍使用马铃薯收获机,仍需要人工拣拾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伤薯率和破皮率高等问题,以高效、低损为目标,采用垄上压力自动调整、切土驱动、挖掘深度自动调整、振动强度参数可调和波浪式薯土分离等技术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马铃薯收获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压土轮始终处于浮动状态,既能松离薯土,又可避免压溃薯垄而导致伤薯;有效保证切土盘始终处于正常转动状态,彻底解决现有收获机作业过程中切土盘的时断时续转动问题;始终保证两侧的挖掘深度一致,有效解决因地表倾斜而导致的伤薯及能耗较高问题;马铃薯及土块、秧蔓混合物经过波峰与波谷之间的"翻滚"而实现碎土,提高了筛分效率,且可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振动强度。本研究为马铃薯收获机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地区粘重土壤及机械喷灌方式种植的马铃薯收获时存在的薯、土分离困难、含土率高;薯块和土块混杂、明薯率降低、不方便检拾等问题,在薯、土分离过程中,创新研发设计杆条式饶性压力强制碎土机构,使饶性压力强制碎土机构与杆条式震动筛产生相对运动,对粘附在马铃薯上的粘重土壤进行碾压、揉搓,从而解决薯、土沾黏分离不彻底,薯块和土块混杂的问题。主要介绍了该机具的结构特点、主要部件的设计、工作原理及试验情况,为研制适于粘重土壤及机械喷灌方式种植的马铃薯收获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马铃薯清选分选机的薯土分离效果差、伤薯率较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对该机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清选装置、分选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了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的力学特性。选取机组的转速、上料量、机组提升角度作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分选清洁率为试验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机组提升角度、机组转速和上料量;对分选清洁率的影响主次因素顺序为:上料量、机组转速和机组提升角度。按照以马铃薯的伤薯率较低,兼顾分选清洁率较高的原则,确定较优组合,即机组转速为145 r/min,上料量为20 t/h,机组提升角度为12°,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机器伤薯率为0.773%,分选清洁率为95.42%,符合基本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马铃薯机器挖掘与人工捡拾工作效率不匹配的矛盾,本文设计一款具有升运装车功能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给成主要包括组合挖掘机构、分段输送装置、秧薯分离机构和侧输出升运装车机构等,可一次完成对马铃薯的挖掘、输送、分离及侧输出装车作业,装车后的马铃薯直接运回仓库进行清选、分级、摆放等作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筛式清选气流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油菜的风筛式清选气流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个风力因素与清选气流场分布之间以及清选气流场的分布与清选效果之间2个BP神经网络模型。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预测检验,预测结果证明了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筛式清选装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行研制的清选试验台上进行了气流场测定试验和水稻清选试验。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风筛式清选气流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2个风力因素(离心风机转速和出风角度)与清选气流场分布之间、清选气流场的分布与清选效果之间以及2个风力因素与清选效果之间3个BP神经网络模型。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预测检验,预测结果证明了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国内谷物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作业参数的调控、监测与显示方式简单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清选效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谷物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4个清选作业参数(振动筛曲柄转速、风门开度、风机转速和鱼鳞筛筛片开度)的调节理论依据,对每个清选作业参数的调控与监测装置进行独立设计,在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基础上设计了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实现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作业参数的自动化调控、监测与显示,整体系统采用电力驱动,实现了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绿色环保作业。经准确性检测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4个清选作业参数的调节精度均不小于97.17%,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实现4个清选作业参数的精确调控与实时显示。本文利用装配了多参数可调可测式清选系统的4LZ-4型全喂入履带收获机,以总损失率和含杂率为清选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大豆机收田间试验,试验时样机运行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机收田间试验总损失率和含杂率平均值分别为3.13%和2.70%,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今马铃薯收获机存在的土块分离不净、破碎率较高、动力消耗大等问题,采用升运链式分离结构与摆动筛式分离结构相结合的双分离方式,且对包括挖掘铲、双分离装置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试验,从而设计出作业质量好、动力消耗小的新机型。实际应用证明,新型马铃薯收获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