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是我国特产的一种速生优质高产用材树种,也是我省秦岭、巴山地区用材林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为了加速用材林基地建设步伐,汉中地区从1975年起,即开展了培育杉木壮苗的生产和试验研究工作。并确定了汉中地区杉木壮苗的标准是:生长健壮,干直茎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要求1年生杉木壮苗,亩产量为10~15万株,苗高达20厘米,地径达0.3厘米以上;2年生杉木壮苗,亩产量为6~10万株,苗高达50厘米以上,地  相似文献   

2.
墓上林场从1977年春起,在新垦河滩淤泥沙壤土上开展了杉木壮苗试验,初获成功。杉木壮苗试验面积0.7亩,1977年3月初播种,1979年5月6日调查:总产苗83160株,平均每亩产苗11.8万多株。2年生杉木苗,平均高52.0厘米,最大高76.0厘米;平均地径1.0厘米,最大地径1.2厘米;平均侧枝数2—4对,冠幅30.0厘米;平均侧根数26条,最多侧根达31条;平均侧枝长30.0厘米,最大侧根长48.0厘米;平均主根长45.0厘米,最大主根长48.5厘米,根幅25.0厘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生长健壮,茎直干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高径比例适当,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杉木壮苗出圃造林标准的要求。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柳杉是我区的主要用树树种,群众乐于栽植,但往往因缺少苗木或苗木质量不佳而影响基地建设。为此,我站于1982年在高一、水门头大队进行了育苗试验,当年苗高平均30.3厘米(最高达61厘米),根径0.30厘米(最粗达0.57厘米),每亩产苗(高25厘米以上)12.12万株,达到了丰产壮苗要求。1983  相似文献   

4.
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行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多育苗、育好苗。今年在水东苗圃育杉苗30亩,获得亩产18万株(按虚面积计算,若按实面积算亩产苗30万株),平均苗高27厘米,根径粗0.4厘米;最高达62厘米,根径最粗达0.8厘米的优良成绩,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了大批壮苗。在培育杉苗过程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1定植1.1园地选择杏树是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喜光照的树种,花期易受晚霜危害。因此,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建园,同时建立防护林体系。1.2选用壮苗优质壮苗是保证成活率和丰产的关键。优质壮苗的标准是:苗高80厘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直径超过1厘米,50~60厘米整形带内有饱满芽6个  相似文献   

6.
溧水县新桥公社地处丘陵山区,有山地面积约26680亩,为全县发展杉木较多的公社之一.前几年,公社营造杉木所需的苗木,大都从外地调进,苗木经过长途运输,质量又差,对造林后的生长成活影响很大.为了培育优质壮苗,进一步把杉木生产建设搞好,从1979年开始,公社在三级林场播种育苗5.9亩,据11月初调查,总产杉苗达36.1万株,亩产6120O株.其中苗高25~4O厘米、根径粗0.5—0.7厘米、径高比1:60的达64.7%;苗高40厘米以上、根径粗0.8厘米以上、径高比1:50的达5.9%.结顶芽的达  相似文献   

7.
樟树是珍贵用材树种。大力发展樟树,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樟树育苗过去往往生长比较缓慢,为加速苗木生长,育壮苗,育大苗,我圃今年培育樟树苗四点六亩,采用摘芽留叶法,苗木生长快,并且苗基通直整齐,几乎没有发现畸形弯曲的劣苗,年平均高生长达100至120厘米,平均根径粗0.9至1厘米。现将摘芽留叶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树常规育苗一般2年出圃。采取以下措施,可出圃1年生壮苗。一、圃地整理苗圃地应选择在土壤结构良好,靠近水源,排灌便利,通风及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块。先深翻土壤,精耕细作,并对土壤消毒、灭菌和杀虫,消毒后的圃地出苗率可达到97%。二、插穗的采集与处理杨树良种主要有107、108、中林46、中涡1号等。插条选择1年生粗壮无病虫害干条,剪取径粗1.5厘米以上,长20厘米做插穗,每穗要有2个饱满的芽。梢条不能做插穗。扦插前用生根粉浸泡插穗,提高发芽率,并可使之出苗整齐均匀,有利于培育壮苗。插穗处理后出苗率可达到98%。三、合理株行距应选择设立大小行距,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 40厘米,株距40厘米,可改善通风条件,发挥边行优势作用,易管理,  相似文献   

9.
银杏为雌雄异株,为了扩大雌株栽植,提高产量,可采用嫁接法繁殖苗木,常用的皮下枝接方法是: 1.选砧木:砧木应选一、二年生健壮、发育良好的壮苗或大树上萌发的一、二年生壮枝。 2.选接穗:选生长旺、发育壮、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树上的一、二年生的壮枝作接穗。接穗长20—25厘米,粗1.0—1.5厘米。 3.接法:接穗选取后,下部削成长3—4厘米的三棱形,一面距切口5—6厘米处向下向内斜削至切口处一半,并在削面的两侧各削一刀,宽2—3毫米,深达  相似文献   

10.
红松苗木根系上具有菌根,它是红松须根与真菌的共生体。菌根在红松根系上通常表现为使须根增粗,形成很多简单的分叉。发育良好的菌根呈珊瑚状或成集团,集团直径可达3~4毫米。在一个侧根上常常着生菌根团2~3个,多的达10余个,但是,也有的侧根上没有明显的菌根团。菌根的多少与苗木的等级有直接关系,据调查,以3年生红松留床苗为例,苗高16.2厘米,当年高生长7.9厘米,地径3.75厘米的壮苗,平均每株苗上有16个菌根团,而苗高9厘米,当年高生长5厘米,地径2.3厘米的弱苗  相似文献   

11.
我区自60年代后期以来推广毛竹实生苗造林的实践证明,用实生苗造林种苗来源丰富,挖苗、包装、运苗、种植省工方便.成活率高,成本低。该技术推广范围逐年扩大,不仅在原有毛竹分布的地方发展,而且已扩大到原来没有毛竹分布的地、市,如河池、钦州等。在母竹缺乏的地区,用实生苗造林是一个多、快、好、省的途径。但由于毛竹种粒较少,幼苗纤细,一般苗高30-50厘米,地径0.2-0.3厘米左右,造林后径粗增长缓慢,要八九年甚至十多年才能成材,影响了一些群众用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积极性。怎样促进实生毛竹林径粗生长呢21.选用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76年时,我区曾有人对泡桐埋根造林技术做过试验,当时主要在平原灌区的畦梁上应用过。1984年,我们在蒲城县平路庙乡第一次将埋根造林直接应用在农桐间作上,试验面积13.3公顷,并结合应用了河南农学院“泡桐速生丰产,培育无病壮苗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具体做法是;选用豫杂一号桐根,根粗1.5—2厘米,长15厘米左右。凉晒1—2天后,于3月下旬上床催芽,在气温为20—30℃时,约10天左右即可露自,一般15天可全部露白。埋根坑深100厘米,宽60—80厘米,内施30—40公斤土肥、0.5—1公斤磷肥。栽植采用两种密度:一种是农桐并重  相似文献   

13.
玫瑰花的栽植选用玫瑰苗基部直径0.6厘米以上,高40厘米以上的优质壮苗,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深耕并整好地,实行大穴定植。要求行  相似文献   

14.
1980年,我场共培育国外松苗15.2亩,共用种子42.2斤,计产合格苗33.23万株,平均每斤种子产苗7874株.平坦分场创造了湿地松育苗高产记录,每斤产苗11082株,铁路林分场、老山科研所创造了火炬松育苗高产纪录,每斤分别产菌10000株、11111株.苗木生长良好,湿地松苗平均高25—30厘米,粗0.4—0.6厘米,最高52厘米,粗0.9厘米,火炬松苗平均高20—25厘米,粗0.5厘米,最高54厘米,粗1.2厘米.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几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了林粮间作的优良树种——泡桐,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各地生产实践经验表明,利用细种根(2.5厘米粗以下,一至二年生根系),可快速培育泡桐壮苗。现简介如下: 一、圃地选择泡桐育苗地,要求地势高燥,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圃地选好后要深翻细整,每亩施基肥六千斤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对毛白杨壮苗的培育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当年生扦插苗平均高3.5米,最高达4米以上,平均地径2.5厘米,最粗达3厘米。现将我们的体会简介如下: 一、选择优良母条,调节生根发芽顺序,提高成活率1.选择优良母条:俗话说:“良种壮苗”,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曾用大树上的1年生枝条和苗圃条进行扦插及埋条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大树枝条成活率仅15-20%,而苗圃条成活率则达80%以上。这是因为大树枝条阶段发育老,本身含养分、水分少,同时,遗传性比较稳定,分生组织不够活跃。而1年生苗圃条,阶段发育幼,条子本身含有较多的水分、养分,同时可塑性物质易于转化,所以,用这样的种  相似文献   

17.
一、种苗选择 核桃种苗应选择结果早、单产高、籽粒饱满等嫁接核桃品种,选择时注意要选在当地已试种成功的品种,或气候、地域差别不大的优质品种.栽植苗应选择地径1.5厘米,苗高60厘米,须根30厘米,无伤无病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8.
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Lindl,又名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茎丛生,直立,上部多回折状,梢扁,长10厘米~60厘米,粗达1.3厘米,具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矩圆形,长8厘米~11厘米,宽1厘米~3厘米,顶端2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具1朵~4朵花。自然分布于台湾、广东、  相似文献   

19.
杏树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因地制宜,高标准建园1.根据杏树喜光、耐旱、耐瘠薄、不耐涝、花期易受晚霜危害的特性,栽植时应选背风、向阳且排水好的地段,不宜选用低洼冷空气宜沉积的地方栽植,品种选择上应注意晚花品种,适当选择配置授粉树,保证坐果,栽植密度一般4~5米×5~6米,瘠薄地稀植,肥沃地密植。栽植时要在树盘范围内铺覆地膜。2.选用壮苗,精心栽植。尽可能选用当地(或偏北)的无机械损伤的壮苗,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达、完整、无根瘤,骨干根4条以上,须根多;苗高80厘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直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几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了林粮间作的优良树种——泡桐,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各地生产实践经验表明,利用细种根(2.5厘米粗以下,1—2年生根系),可快速培育泡桐壮苗。现简介如下: 一、圃地选择泡桐育苗地,要求地势高燥,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圃地选好后要深翻细整,每亩施基肥6,000斤左右。二、种根采集和剪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