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奶牛饲料原料中,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体质健康,并通过代谢形成黄曲霉毒素M1残留于牛奶中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本文论述了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分布与残留情况,同时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特别是对几种霉菌毒素脱毒剂的脱毒效果与脱毒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黄曲霉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危害,分析了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来源。针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途径,提出了控制、减少牛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s B_1,AFB_1)是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质量,造成奶牛养殖业的损失,并且危害犊牛或人类健康。本文对AFB_1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奶牛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降低饲料中AFB_1含量以及保障牛奶及奶制品安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奶牛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毒性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具有强毒性的、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的混合物。分泌到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可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在泌乳期奶牛饲料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不得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 M1则是黄曲霉毒素 B1的代谢产物。目前各个国家对各种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以及黄曲霉毒素 M1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就会生长繁殖,奶牛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是死亡。奶牛出现中毒症状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牛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这部分牛奶一但流入消费市场,会危害消费者健康,引发乳品质量安全事件。笔者对一起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原因、诊疗过程及防治方法报道如下,希望为同行提供警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理化性质稳定、分布广泛、毒性极强的真菌级代谢产物.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奶牛养分的吸收、损害组织器官、降低免疫力、降低产奶量、导致怀孕母牛流产,胎儿畸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牛奶中的黄曲霉素残留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就如何预防饲料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奶牛黄曲霉毒素防治进行概述,以期对奶牛养殖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波  张璐 《中国奶牛》2012,(23):13-16
本文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指出使用品质好的饲料原料、良好的贮藏环境和使用有机霉菌吸附剂是保证奶牛免受霉菌毒素危害、保证牛奶品质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证明;奶牛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M_1的饲料后,乳液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M_1。对于乳品中黄曲霉毒素 M_1的测定,美国 AOAC组织已规定了一个标准方法,但由于成本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在一般的实验室中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行。本文报导了采用微柱层析法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 M_1进行测定的方法,此法有速度快、成本低、设备简单和操作容易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一般奶牛场的化验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给奶牛饲喂了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而引发的牛奶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其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产生原因等进行了介绍,并将有机霉菌吸附剂和无机霉菌吸附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4种剂量(0g、10g、15g、20g)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0g)相比,实验组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明显降低,但各实验组之间统计差异并不显著,仅有数值上的变化。同时,随着霉菌毒素吸附剂含量的增加,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试验前相比,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其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更少,但添加20g与添加15g相比并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不同量的添加,均可有效降低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2.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4种剂量(0、10、15、20g)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0g)相比,试验组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明显降低,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仅有数值上的变化。同时,随着霉菌毒素吸附剂含量的增加,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试验前相比,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其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更少,但添加20g与15g间无明显变化。因此,本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AFs)是存在于食物或饲料中真菌的有毒代谢物,天然产生的AFs主要有AFB1、AFB2、AFG1和AFG2,而AFM1则是AFB1经动物体内转化而来,具有致癌性,可通过牛奶排出,引起牛奶的安全问题。本文综述了牛奶中AFM1的来源与转化,主要国家和组织对奶中AFM1的限量,奶中AFM1的检测方法和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奶牛热应激综合征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奶牛发生热应激后会激活体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变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引起奶牛体内皮质醇激素和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协同作用于机体以抵抗热应激对自身的影响;此外,热应激奶牛采食量和消化率普遍降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奶牛会通过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来为机体提供能量从而缓解热应激。然而,严重热应激会导致奶牛代谢功能紊乱及免疫系统损伤,最终导致奶牛消化率、产奶量、繁殖率下降,而疾病易感风险性增加,从而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较多,且多集中于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而有关生理和免疫机能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阐述了奶牛发生热应激时皮质醇激素的变化和调节、三大代谢过程的改变及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泌等过程,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热应激对奶牛生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奶牛热应激综合征的防控、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two possible pathways contaminating milk and milk products with mycotoxins are either the secretory or post-secretory route. The latter is of only little importance due to cooling conditions in production and storage. A secretory contamination can only occur with such mycotoxins, which undergo no complete degradation through their passage into the milk. From the mycotoxins, present in cow's feed; virtually only aflatoxin B1 yields a milkborne metabolite, the aflatoxin M1. The carry over rate is low (2 +/- 1%), but can be enhanced by polyhalogenated biphenyls, also present in the forag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however, this enhancement will not be measurable due to low equimolar concentrations of both reactants. The aflatoxin M1 content in herd's bulk milk depends exclusively on the content of the precursor aflatoxin B1 in the ration of the cow and is with less than 10 ng/kg fairly low at present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 careful supervision of the imported feed ingredients for mixed feed, however, will ensure to keep those batches out of dairy cow feeding which exceed a certain level of aflatoxin. The legal threshold is 10 micrograms/kg, being even too high to ensure a milk containing less than 10 ng/kg under high energy feeding conditions. The discussed thresholds for aflatoxin M1 in milk are 50 and 10 ng/kg resp., the latter value is scheduled for milk used in infant nutrition. To keep this low concentration the intake of aflatoxin B1 must be less than 2 micrograms/kg of the daily ration.  相似文献   

16.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d,试验期77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以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制剂不仅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炎症、环境应激、饲料转换等带来的机体损伤,上述情况常伴随着产奶量下降、免疫机能降低等不良影响.该文综述了益生菌制剂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热应激、能量负平衡和瘤胃酸中毒中的应用,为益生菌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 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 d,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效果.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调控饲料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10头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牛,按照配对试验设计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饲喂添加调控饲料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奶牛日均增奶量比对照组多1.366kg(P<0.05),乳蛋白、乳脂率、乳糖、乳中干物质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前后对比可知,调控饲料显著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