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我国3~5岁儿童VCA-IgG阳性率达90%以上[1]。该病毒感染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往往不能早期诊断,典型的小儿EBV感染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近年来,随着EBV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EBV感染的非典型表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非典型表  相似文献   

2.
黄培春  陈锦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3):184-185,197
了解EB病毒IgA/VCA和IgA/EA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IgA/VCA和IgA/EA测定用间接免疫酶法,NPC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结论:EB病毒IgA/VCA和IgA/EA检测对NPC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本室建立的EB病毒(EBV)体外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早期反应综合检测观察系统,测定了鼻咽癌(NPC)患者、IgA/VCA高滴度者、低滴度和阴性者3组人的PBMC体外感染EBV的早期免疫反应。发现在EBV感染PBMC早期,NPC组的EBNA阳性细胞数、~3H-TdR掺入量和免疫球蛋白(IgG、IgG、IgG)分泌量最低,IgA/VCA低滴度和阴性组最高,两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而IgA/VCA高滴度组的多数指标与NPC组接近.结果表明,在EBV体外感染PBMC所引起的早期免疫反应中,NPC患体者和IgA/VCA高滴度者EBV活化的B细胞功能较IgA/VCA低滴度和阴性者降低.这对了解NPC发生发展过程中EBV感染活化B细胞的功能在体内外变化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于急性期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随热退、急性期症状消退而血小板数很快恢复正常。是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本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00例麻疹患者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6岁,平均4.5岁,其中14岁以上8例。发病于2~5月份共80例,占80%。来自农村65例,城市35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60例,21例未接种麻疹疫苗,19例预防接种史不详,1例以往曾患过麻疹。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1.2 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发热,整个病程中仅低至中度发热者15例(体温37.5~38.5℃)。临床表现极不典型者5例(均接种过麻疹疫苗),其中2例出疹顺序与典型…  相似文献   

6.
用Raji细胞系统和间接免疫酶法,检测了广东省常见的50种中草药和33种海洋生物对E 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发和抑制作用。发现抑制作用的品种中草药较海洋生物多,分别为62.0%和36.4%;诱发作用的品种则海洋生物多于中草药,分别为21.2%和2%。经细胞毒性试验和预处理实验,表明上述大多数中草药和海洋生物的抑制作用与药物的毒性无关,主要是药物直接作用于Raji细胞的结果。但诱发作用需有丁酸钠的协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例拉布拉多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初期表现为发热、呕吐,后腹泻,排黑色粪便,迅速脱水。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确诊为犬细小病毒感染,经抗病毒、止血、消炎、输液等综合治疗措施,8d后痊愈。  相似文献   

8.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有氟杀虫剂 ,常因用于杀鼠 ,故人中毒屡有发生 ,如诊治不及时 ,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我院自 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氟乙酰胺急性中毒 1 2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5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为 1∶ 1 .4;年龄 2~ 47岁 ,平均 1 5.5岁。误服 7例 ,自服 5例。服毒至就诊时间 :<1 h8例 ,1~ 4h4例。1 .2 临床表现昏迷 3例 ,全身阵发性强直性抽搐 8例 (抽搐持续时间 30 s~ 3 min,间隔 5 min~ 2 h) ,呼吸不规则 4例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  相似文献   

9.
山东泰安地区一貉养殖场发生疑似貉细小病毒病例,利用细胞接种、 PCR扩增、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成功分离鉴定一株貉细小病毒,经TCID50、血凝实验测得该细小病毒具有较强毒力。结果表明,貉细小病毒在泰安地区貉养殖场内持续存在,指导该养殖场进行药物治疗,紧急接种疫苗。针对细小病毒变异性强的特点,需要研制针对性强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正>疑似死于传染病或中毒的畜禽,为了达到有效的防控目的,除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EB病毒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第1天给予口服薯蓣丸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在开始放疗第1天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EB病毒DNA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血浆E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 薯蓣丸加减方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上以甲亢先发或同时并发多见(占87.2%),多食、消瘦等症状明显(75.9%).29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FT3、FT4、TSH恢复正常,血糖控制基本达标,降糖药物用量减少.结论 甲亢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混合性中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混合性中风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病在老年人与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高。临床以脑出血表现为主,CT表现以少量出血并腔隙性梗死为主,予脱水降颅压、支持疗法,预后良好。结论:本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脱水及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 1995年重新制订了新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简称 95年《肝炎方案》) ,其中 ,有关慢性肝炎的病理诊断按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 (G)和肝纤维化程度 (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临床诊断以血清丙氨酸转移酶 (AL T)、总胆红素 (TB)、白蛋白(A)、A/ G、γ-球蛋白 (γ- G)和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等六项指标的异常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 ]。笔者与骆抗先教授等先后对5 0 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分度结果 ,分别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AL T、TB、A、A/ G和 PTA、腹部 B超影像学改变和某些肝纤维化指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 …  相似文献   

15.
潘先如 《农技服务》2007,24(1):85-86
介绍了不同家禽患禽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16.
我地区一养殖户,于2003年12月23日,发生了一起以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传染病。其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病猪表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流鼻液等症状。根据临床检查。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流感并发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细胞培养、抗补体免疫酶、液体闪烁计数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建立了EB病毒体外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变化的综合检测观察系统.结果表明,本系统可综合观察EB病毒体外感染B细胞早期的激活、增殖和分化的动力学变化过程,从而可反映EB病毒体外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过程中,免疫因素对其影响.本系统的建立,对EB病毒感染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有关疾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4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损害24例,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7例,贫血18例,肝脾肿大18例,骨损害2例,鼻炎6例,新生儿肺炎0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24例,RPR阳性2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发生吉海反应1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猪细小病毒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从病原学、血清学两方面概述了其诊断方法,最后总结了其免疫接种及防疫措施,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下旬,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一奶牛场有4头奶牛相继发病,至5月下旬有1头奶牛死亡,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奶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