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功效与生态分布 八角茴香北方称大料,南方叫麦角;作为中药称大茴香、八角.为木兰科植物大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台湾等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食用的八角茴香油有效成分,并分析其对烟草加香的效果。[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广西八角茴香油挥发性成分及它们对其香气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31种香味成分,占挥发油总比例的91.7%;利用二维色谱分离出在GC—MS中无法分离的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等组分;在所分离的八角茴香油的主要成分中,对香味贡献较大的有:B-蒎烯、a-水芹烯、开千檬烯、草蒿脑。[结论]研究可为深入了解茴香油的组成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食用的八角茴香油有效成分,并分析其对烟草加香的效果。[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广西八角茴香油挥发性成分及它们对其香气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31种香味成分,占挥发油总比例的91.7%;利用二维色谱分离出在GC-MS中无法分离的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等组分;在所分离的八角茴香油的主要成分中,对香味贡献较大的有:β-蒎烯、a-水芹烯、柠檬烯、草蒿脑。[结论]研究可为深入了解茴香油的组成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低毒、高效的新型杀虫剂,以玉米象为供试昆虫,研究了八角茴香油对其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在28℃的试验环境下,当八角茴香油的剂量达到0.9μL/L时熏蒸效果最好,熏蒸48 h后即达到100%。在28、20、10℃3种不同试验环境下,熏蒸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加强。研究结果为寻找能够替代溴甲烷而对环境友好的熏蒸剂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满足对检疫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杨金  闵勇  刘卫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3-12454
[目的]为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省红河州丰富的八角茴香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等分离材料进行柱层析分离,用有机波谱学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了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八角茴香正丁醇浸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樨草素、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gallocatechin、香草酸、3,4-二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和β-谷甾醇、胡萝卜苷。[结论]从八角茴香中首次分离得到木樨草素、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gallocatechin。  相似文献   

6.
王同禹  田玉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08-630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八角茴香中提取挥发性成分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性成分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42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1.801%,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5.588%)、草蒿脑(7.781%)、大茴香醛(2.180%);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5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4.735%,主要成分为大茴香醛(48.402%)、对甲氧基苯基丙酮(13.554%)、大茴香酸(3.916%)。  相似文献   

7.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工艺并开发其作为植物源抗菌剂应用于农业和食品保鲜领域,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萃取溶剂,并确定提取前物料粉末浸泡时间,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9(34)正交试验筛选料液比、蒸馏时间和物料粉碎度的最优组合,并通过滤纸片法测定八角茴香油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1),水蒸气蒸馏时间50 min,八角果实粉碎度0.30~0.45 mm(筛孔径),以石油醚(30~60℃)作为萃取溶剂,提取前将八角茴香粉末浸泡36 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油提取率可达14.657%。八角茴香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大肠杆菌,其抑菌活性随着八角茴香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八角茴香油)抑菌效果优于水溶性组分,但浓度为1 000.0 mg·mL~(-1)的水溶性组分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仍然具有中度敏感的抑制效果,因此,应综合利用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八角茴香油和水溶性组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八角茴香油及其混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以及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八角茴香油在4:1、2:1、1:1、1:2、1:4时对稻纵卷叶螟48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4.94ug/mL、5.25ug/mL、6.27ug/mL、9.43ug/mL、14.67ug/mL,共毒系数分别为130.92、144.39、154.04、141.09、129.94,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与八角茴香油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然产物分离》2005,3(6):20-21
产于我国的香料八角茴香,在禽流感肆虐之时引起了人们新的关注。法新社报导称,八角茴香含有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专家认为,莽草酸是世界上对付禽流感的重要武器。八角茴香的药用价值早在禽流感来临之前就已经受到关注,包括它可能具有的抗癌功效,现在,作为莽草酸的主要来源,八角茴香引起了新的注意。据称,莽草酸是有效对付致命的H5NI禽流感病毒的药物“达菲”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工业上超临界CO2生产八角茴香油的方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生产上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离和提取八角茴香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更有优势,通过比较大型超临界装置在超临界恒压、超临界变压、亚临界三种不同条件下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GC-MS)来比较八角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研究工业上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恒压CO2萃取的平均得油率最高,达到14.92%;超临界变压CO2萃取平均得油率为12.7%;亚临界CO2萃取的平均得油率最低,仅有7.49%;三种萃取方法所得八角茴香油的成分和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八角、肉桂和香茅种植大省,每年加工产生的剩余物大都作为肥料或燃料烧掉,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有必要提高加工剩余物的附加值,开发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本文利用发酵菌对八角、肉桂和香茅废渣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调配饲料喂养肉鸡和蛋鸡。结果表明,八角渣∶肉桂渣∶香茅渣=1:1:3配比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的抗病性、增重、饲料减少量以及蛋鸡产蛋效果明显,肉鸡喂养120 d平均增重1 153 g,发病率降低13%,食料量减少15%;蛋鸡提前8 d产蛋,80 d多产蛋62个。  相似文献   

12.
陈凯  张亦诚 《农技服务》2011,28(4):537-538,558
八角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的出口天然香料,其干果是传统的辛香料,并兼具药用功能,在肉类加工和配制香调料中有广泛应用,尤其是从果实和叶中提取的八角油(茴香油),除用于调味外,也是日化工业、制药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矫味剂。八角油的产量每年约800t,而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则达2500t,市场缺口较大,前景较好。根据八角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贵州南亚热区的自然气候资源,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发展八角生产,建设优势经济林,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有利于贵州热区经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侧柏和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开发莽草酸资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尾松、侧柏以及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并研究了马尾松中莽草酸的超声提取、加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和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侧柏和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含量分别为5.71%、1174%和8.95%,将马尾松松针粉末置于3.5mmol·L-1 磷酸中超声提取60min,莽草酸得率可达最大,莽草酸的添加回收率可迭95%以上.马尾松中的莽草酸可以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杜琨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53-155
介绍了小麦麸皮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情况,通过对小麦麸皮食品的介绍,旨在引起消费者和食品厂商的关注,发展国内麦麸类食品。  相似文献   

15.
红明星系丰黄×罐桃14号育成的鲜食、罐藏兼用黄桃新品种.树势强健,平均单果重量177g,最大285g,阳面着暗紫红色晕或斑纹,果肉黄色,不溶质,成品罐头金黄色,肉细,甜酸适口,香味极浓,8月上旬成熟,丰产,产量可达34.59t/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栲胶生产流程教学中难教、难学的问题,探讨了利用FLASH2004 Professional制作栲胶生产流程动态模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设想通过模报动态工艺流程的途径.采用FLASH2004 Professional制作栲胶生产流程动态模拟课件,在系统中,建立动态工艺流程、物科流程和重点设备仿真操作动画的人机交互界面,并通过一个集中场景界面连接,直观地显示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与操作。  相似文献   

17.
张智  黄彩枝  安冰  郭飞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35-136+141
采用3种杀菌剂进行了八角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发现,波尔多液(1∶1∶100)、腈唑类农药8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能较显著地控制八角炭疽病的发生,其中腈唑类农药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波尔多液(1∶1∶100),达75%以上,而多菌灵8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Star catalogues     
  相似文献   

19.
Star cha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