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耕地地力逐年下降是长期潜在的危害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培肥地力是稳定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培肥地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茶园主要分布于鄂东南低山丘陵和鄂西南山地。分析了该地区茶园土壤状况,包括土壤养分、土壤物理性状、土壤酸度与土层深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茶园土壤优质化培育措施,即深翻茶园、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加覆盖、间作绿肥、调节土壤酸度、客沙改良、建立复合茶园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为增强农业后劲,提高粮食产量,近几年来,我省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秸秆机械化青贮氨化过腹还田、机械施肥、机械深耕等培肥地力机械化工程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地果园由于受地形地貌的限制,道路交通较为不便,给果园的施肥管理带来不便,农户们为省工、省力、图求方便,大多偏向于对化肥的使用,长期单一地施用化学肥料,不仅有碍于果品质量的提高,更是加重了环境污染负荷,造成果园地力衰退,唯有通过适当的措施改良生产条件,充分挖掘利用有机肥资源,实行果园生草栽培和发展园内生态养殖,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等综合协调措施的应用,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生态效益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秸秆直接还田与地力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正> 近年来,有些农民为了图省事或片面追求产量,单一施用化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殊不知造成了很大隐患。 1 存在问题 1.1 地力趋于衰竭。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团粒结构减少,微生物活性降低,有机质含量下降,形成了掠夺性生产,使土壤后劲不足。 1.2 产品质量下降。化肥的单一大量施用,破坏了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量化指标虽然有所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是从土壤中获取,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所以一定要确保土壤养分充足。土壤培肥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技术,因为土壤的自身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受雨量、气温、耕作方式及作物种类等因素影响,肥力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土壤培肥,既不浪费又能充分保证作物的营养所需,是每个农业工作者都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重点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再论培肥地力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宝贵而又有限、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其中土壤肥力又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是地球生命中能量交流和物质循环仓库。不断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是实现农业持续稳产高产的重大战略措施。正如马克思所说:“排水良好,施肥充足,经营得当,加上更多地  相似文献   

12.
种植绿肥培肥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正菊 《云南农业》2003,(11):13-13
永胜是一个农业县 ,常年播种面积4.2万hm2(63万亩)左右 ,其中粮食作物3.6万hm2(54万亩) ,是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然而 ,在耕地中中低产田地面积占80%左右 ,土地产出率低 ,随着人口的增加 ,粮食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当前 ,要使永胜的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必须增加科技投入 ,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年齐河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小麦、玉米平均单产,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得出了耕地地力变化情况以及当前耕地地力现状,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原因和当前耕地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培肥地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产实践证明,重视棉田培肥地力,改进施肥技术对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棉花壮苗早发,增加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团第三期水土综合开发的一万多亩棉田,基本上都属于低肥力棉田,土壤有机质低,供肥能力差,一般缺氮少磷,还缺少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锰、铜、铁、硼等,很难培育壮苗,棉株成铃率低,铃小而轻,极易早衰.  相似文献   

15.
建阳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地力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阳市现有耕地面积2.85万公顷,是国家级省级商品粮基地。随着复种指数和种植水平的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针对当前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绿篱梯地技术、秸秆还田、绿肥的应用及生物固氮等传统生物技术在培肥地力方面的应用,唤起人们对生物技术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大蒜的适应性较强,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除了盐碱荒地外都能生长。大蒜的根为弦状须根,系浅根性蔬菜,根系主要分布在深25厘米、横展直径30厘米的范围内,由于蒜根浅,根量少,故表现为喜湿、喜肥的特点。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宜种植在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的资料及本所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是培肥地力、土地用养结合及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化肥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化肥与厩肥相结合,还是化肥与禽粪相结合,或者是制成一种新型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土壤的增肥都有一定作用。同时能使作物生产高产出,高效益,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几年来,随着农作物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一方面从土壤中带走了大量的矿质营养;另一方面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人们只重视化学肥料的施用,而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肥力消耗多,补充少。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物理性状变差,影响了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一条简而易行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土壤肥力资源,增强农业后劲,夺取作物稳产、高产,增辟有机肥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