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超12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超级晚粳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及长江下游一带作单季稻种植。在杭州余杭试种全生育期150天左  相似文献   

2.
优质无公害晚粳稻生产的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程旺大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29-129,190
本文介绍了浙北地区优质无公害晚粳稻生产的品种选择标准,推荐了近期可供选择用于优质稻米无公害生产的三个晚粳稻新品种嘉花1号、秀水09和秀水110.  相似文献   

3.
嘉善县单季杂交晚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单季杂交晚粳稻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65、浙优1303、豇优201、嘉优中科12-5、K4A×R123、安杭优11等6个品种(系)具有产量高,茎秆粗壮抗倒,后期青秆黄熟的特点,属于大穗型品种(系),适宜在嘉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于1990-1991年对不同叶型晚粳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籼叶型粳品种发根力强,叶片的叶绿素老化缓慢,后期转色佳、兼有籼、粳叶片的功能,既有籼稻叶片光合势强,又有粳稻叶片功能期长的特性。在籼叶型类型中丰产性好的品种还具有开角小,剑叶面积大且上举,叶片较厚,穗顶上部绿叶面积大的共性,属于有效穗较多、千粒重高的“穗重”型品种,这类品种千粒重比粳叶型高12%以上。  相似文献   

5.
对浙粳22等浙江省主栽常规晚粳稻品种发芽种子淹水和覆土等特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耐淹水能力较强,浙粳30较弱。耐覆土能力各个品种在覆土6 cm以上时都降到了15%以下,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在直播条件下出苗较好。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单季晚粳稻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嘉兴市1992年以来单季晚粳稻6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1个品种平均增产214.65kg/hm^2;性状表现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株高渐降,分蘖趋弱,有效穗减少,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提高,穗长增长,穗着粒密度增加,千粒重保持稳定。同时提出了今后新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浙江省近20年来晚稻、糯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今后育种方向是在继续增加产量潜力、优化品种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类型、多种用途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进行温岭救灾用特早熟晚粳稻品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均较好,宁82最迟播期为7月15日,秀水114最迟播期为7月20日,秀水103最迟播期为7月19日,秀水134最迟播期为7月15日。  相似文献   

9.
对3个特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4期的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第1期7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播种越迟,产量越低,第4期7月30日播的比第1期减产902%;3个品种以秀水519的产量较高。从救灾和稳产角度考虑,参试的3个品种播种期最迟不宜超过7月25日。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结实率呈负相关,其中对浙优18、甬优12、甬优538的穂粒及甬优12、浙优18的结实率影响显著;与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迟播减产明显;与品种总叶龄、穂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较大,浙优18、甬优12稳产性欠佳,适宜5月底前早播,春优84稳产性中等,适宜6月上旬前播种。  相似文献   

11.
12.
晚粳稻“宁88”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88"在奉化市的试种表现和推广概况"宁88"原名"宁03-88",是由宁波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3年定型,2004—2005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绍兴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绍兴市单季晚稻生产试验,同年,在宁绍地区试种面积达1万余亩。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晚粳稻产量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来提高产量。除了产量的提高之外,稻米品质也成为了晚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育种工作已经将米质作为重要育种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近20 a通过审定的晚粳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性状变化,以期为浙江省的粳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丙16-204、浙粳96、甬优362、宁84共4个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晚粳稻品种的连作适宜播期及极限播期。结果表明,在秧龄15 d条件下,6月30日至7月10日播种均可安全齐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6月30日播种相比,7月5日播种平均减产6.6%,7月10日播种减产13.0%;甬优362在各个播期的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极限播期为7月10日;宁84、甬优362的适宜连作播种期为6月30日至7月5日,此期间两者产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中晚熟粳稻在休宁县的适宜播栽期,特进行了不同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因稻瘟病抗性较差,不宜做晚稻种植。镇稻17和杂粳5号宜早播,应于6月10日前播种;晚粳30号可适当迟播,于6月20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作救灾用的晚粳稻品种及最迟播种时间,在平湖试验点,当育粳2号为7月18日,原粳35为7月15日.在余杭试验点,宁粳3号、当育粳2号和原粳35分别为7月19日、7月19日和7月20日.在衢江试验点,9016、当育粳2号、宁粳3号和原粳35分别为7月22日、7月21日、7月20日和7月22日.在温岭试验点,宁粳3号、当育粳2号和原粳35分别为7月20日、7月20日和7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晚粳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是我院重点研究的领域和优势学科。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都获得了丰硕成果,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十五”期间选育的高产、多抗中熟晚粳品种甬粳18,获得了2001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甬粳18能成为“十五”期间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晚粳稻的主栽品种,因其具有如下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晚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晚粳稻品种选择、精耕大田、适期稀播育秧、科学用肥、节能灌溉和主要病虫防治各技术环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夺取晚稻高产的栽培技术,在晚稻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9.
20.
“湖251”是湖州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大穗半矮身型晚粳稻新品种.2003~2005年经各地试种,表现熟期适中、茎秆坚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相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北地区作晚粳稻各种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