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h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h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h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6.
母牛在胎儿产出后,超出正常胎衣排出时间没有排出的属于胎衣不下。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都会引起母牛发生病变。采取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促进胎衣排出,及时治疗康复。怀孕母牛要预防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7.
母牛分娩后,在正常情况下4~6小时排出胎衣,如果12小时内胎衣仍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者称为胎衣停滞。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严重的可导致母牛死亡。一、病因1.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过多,母牛过肥或过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特别是微量元素硒和VE供给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在缺硒地区如不补硒,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30%左右。运动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的发生,而且难产的发病率也增高。据统计舍饲奶牛的胎衣不下发生率比开放式的…  相似文献   

8.
奶牛犊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10%~20%,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72%,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9.
正母牛分娩超过12小时以上胎衣仍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舍饲母牛及老弱母牛较为常见。如果胎衣较长时间不能排出(超过48小时),残留于子宫内易发生腐败,可引起子宫炎甚至败血症(气候炎热时更危险),危及母牛生命安全。笔者在临床上曾治疗母牛胎衣不下8例,其中5例用药物治疗排出胎衣,3例因胎衣已滞留48小时以上而采用胎衣剥离手术,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主要临床症状(1)部分胎衣不下:从阴门处垂下带状的胎衣,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牧场工作实践,就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一般母牛于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病,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和产奶量,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至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1胎衣不下的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母牛妊娠期每天必须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足、母牛消瘦或过肥,会导致母牛虚弱和子宫迟缓,子宫的收缩力也随之下降,易造成产后胎衣不下。1.2饲…  相似文献   

13.
母牛产犊后12h仍未排出胎衣,称为胎衣不下.本病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的调查,发病率在18%~25%之间,给奶牛业造成严重危害,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间距延长,甚至屡配不孕,降低奶牛经济效益,还可造成奶牛流产或者引起乳房炎和代谢疾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1 发病原因1.1 日粮搭配不平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母牛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弱,引起胎衣不下.1.2 奶牛运动不足,新陈代谢缓慢,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使子宫的支持组织松驰,腹壁张力降低而胎衣不下.1.3 母牛过肥或过瘦,产道狭窄,或者母牛阵缩无力而胎衣不下.1.4 流产、早产、母体胎盘愈合导致胎衣不下.1.5 双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造成难产,人工助产而损伤子宫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12h以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体外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类型,据资料显示发病率通常可大10%25%。在奶牛改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病,胎衣不下会导致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引起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致母牛死亡。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64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采取中西药综合治疗方法,治愈60例,治愈率94%。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母牛胎衣不下37例,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谈谈母牛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停滞。指母牛分娩后,胎衣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通常以老龄、高产和体弱牛多发,其发病率在12%~18%,本病虽不能直接导致牛死亡,但使产奶量降低,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7.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母牛胎衣不下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母牛分娩12小时后,仍然不能将胎衣排出,则为胎衣不下。该病若不及时治疗,3天后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影响繁殖,严重者引起全身感染而危机母牛生命,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试用归芪益母汤加味治疗牛胎衣不下124例,其中用药1-2剂治愈86例,3-4剂治愈31例,用药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12h胎衣仍然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20.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在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一般为产后12h内)将胎膜完全排出。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等疾病,从而导致不孕,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有关资料报道就引起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临床症状和诊断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