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温对缺钼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II.对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三叶一心的缺钼冬小麦进行 24h低温处理 (-5~0℃) ,了解其对氮代谢诸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 ,缺钼对植株全氮含量基本无影响 ,但能明显影响氮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常温下 ,供钼显著降低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 ,但根部全氮量明显增加 ;低温条件下 ,供钼与不施钼处理的冬小麦根部全氮量无大差别 ;无论温度如何 ,施钼与否 ,各处理地上部、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别。常温下 ,施钼显著提高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 ,低温处理后 ,施钼和缺钼处理的植株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明显提高 ,且施钼处理显著高于缺钼处理。通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证实 ,常温下 ,钼对冬小麦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无影响 ;在低温条件下 ,缺钼植株地上部、根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低于施钼植株 ,施钼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黄棕壤冬小麦缺钼和施钼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湖北省大面积黄棕壤冬小麦苗期缺钼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施用钼肥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加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大幅度提高产量,钼肥使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硝酸根含量降低,小麦籽粒品种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钼值作为冬小麦缺钼土壤诊断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说明,冬小麦产量随土壤有效钼含量或钼值提高而增加,当钼值大于8.0时,冬小麦籽粒产量大于最高产量的90%,冬小麦施钼增产不显著;结合多年以各地土壤进行的盆栽、田间试验结果说明,冬小麦施钼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钼含量相关性不大,但冬小麦施钼增产率随土壤钼值提高而下降,钼值作为冬小麦土壤钼有效性指标能适用于不同土壤条件,拟定钼值8.0~8.5是冬小麦施钼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4.
钼对冬小麦硝态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全硝态氮霍格兰营养液为培养基质,在供应0(缺钼)、0.78(适钼)、2.74mol/L(高钼)3种钼浓度下培养小麦.,分期测定其体内NO3--N、NH4+-N、全N、吸氮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研究钼对小麦NO3--N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RA受硝酸盐代谢库和贮存库之间的调节而不断变化.,但任何情况下钼对NRA都有明显影响。培养初期适钼处理NRA最高.,高钼次之.,缺钼最低.;培养后期由于缺钼处理的NO3--N浓度高于施钼处理.,NRA随之增至最高。植株内NH4+-N、NO3--N浓度之和在不同测定时间大致稳定.,NO3--N浓度高时则NH4+-N浓度低.,反之亦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稳定情况与钼供应有关.,适钼条件下培养开始时高的NH4+-N与低的NO3--N浓度明显对应.,之后两者浓度接近.;缺钼条件下与此类似.,但NO3--N浓度变化不大.,NH4+-N、NO3--N浓度之和最高.;高钼条件下NH4+-N浓度一直高于NO3--N。作物由溶液吸收的NO3--N与作物的吸氮量一致.,适钼时最多.,高钼次之.,缺钼最少。从适钼时作物体内NH4+-N、NO3--N浓度之和最低.,而吸氮量又最高可以看出.,合适的钼供应不但有利于NO3--N的吸收和向NH4+-N转化.,也有利NH4+-N向有机氮转  相似文献   

5.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施钼和缺钼时 ,氮肥对冬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 319.9%和 174.0% ;冬小麦子粒中蛋白氮、清蛋白氮、醇溶蛋白氮含量 ,面粉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及其氨基酸组分的含量以及谷氨酸、脯氨酸的比例等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 ;但冬小麦面粉中游离天门冬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和比例降低 ,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缺钼时提高了 38.3% ,施钼时则下降了 37.1%。在高、低氮肥水平下施钼 ,冬小麦子粒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但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占总量的比例下降 ,清蛋白比例分别下降 14.5、6.6个百分点 ;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和比例均提高。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缺钼冬小麦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比施钼分别高 48.0%和 15.26% ,且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增加。缺钼冬小麦子粒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以及亲水性氨基酸的增加 ,可能是诱发缺钼冬小麦子粒低休眠度以及出现收获前萌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盆栽试验结果说明当土壤有效钼水平不足时,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减少,分蘖受阻,产量下降,但各结构因素的变化因有效水平而展;施钼可能改善越冬期以后分蘖的营养条件而促进成穗,越冬期加剧了缺钼的影响;缺钼和低钼水平还使小麦叶片叶绿素及植析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并可能导致植株抗寒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桃幼苗在缺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及其机理。【方法】以核桃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缺磷(对照,CK)、中度缺磷(MP)和重度缺磷(SP)3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测定核桃幼苗长势和生理指标,分析缺磷胁迫对核桃幼苗生长和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1)在缺磷胁迫下,核桃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CK,而根系活力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却高于CK,且总体上随着缺磷程度的加重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更明显;(2)在缺磷胁迫下,核桃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CK,且随缺磷程度加深降低越明显。另外,各处理Pn在处理中后期出现上升现象,Gs和Tr在60 d后显著下降;(3)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均以CK最高,其次为MP处理,SP处理最低。但缺磷处理中后期能提高核桃幼苗SOD和POD活性以及...  相似文献   

8.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总根数、根系总长、根系体积、根系干重、根水势、根相对含水率、根系脱水速率和根系活力均降低,根冠比、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表明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可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而提高根比重,并通过改变根系内部的生理变化以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聂俊华  李丽  肖秋生 《土壤》2005,37(2):158-162
本文研究了速效水范围内水磷耦合对冬小麦幼苗的N、P、K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速效水水平对小麦苗期N、P和K的吸收有明显影响。在不同的P水平处理时最高N、P吸收值都出现在速效水高的处理上,低水时N、P吸收也较低。中P与高水配合有利于N、P的吸收。低速效水时提高P水平可促进P吸收,但不能显著提高N吸收。速效水的水平对K吸收影响不如对P吸收影响明显,品种间差别不大。结果还显示土壤低P处理显著降低植株幼苗对P素的吸收,不同速效水水平时增加土壤P可以提高植株吸P量。土壤缺P对小麦植株K吸收有一定影响,水磷耦合后品种间的K吸收量差异加大。  相似文献   

10.
缺磷胁迫对长豇豆幼苗脱落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耐缺磷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在缺磷胁迫下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根系ABA含量都增高,缺磷前期下降后升至1个高峰后再降低,高峰出现的迟早与品种耐缺磷性有密切关系,不耐缺磷的二芦白比耐缺磷的芦花白出现早,平均升幅香港青二芦白芦花白。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老茎叶和最嫩完全展开叶ABA含量升高,平均升幅香港青二芦白芦花白,但缺磷后期ABA含量二芦白香港青芦花白;缺磷胁迫下幼苗嫩茎叶ABA含量各品种都升高,升幅芦花白二芦白香港青。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茎叶ABA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磷和水分的运输、减轻膜质过氧化,是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是晋西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季的主要栽培模式,冬前灌水可塌实土壤、加快秸秆腐熟、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探明合理运筹越冬水对培育冬前壮苗、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籽粒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设置4个冬小麦冬前灌水时间处理,分别为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10日和12月25日,以冬小麦传统灌冬水时间(12月10日)为对照(CK),研究冬前灌水时间对冬小麦冬前群体茎数、根系、旗叶光合性能和土壤容重、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冬水的处理相比,冬前灌水可塌实耕层土壤、调节土壤容重,利于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冬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与传统冬前灌水时间(12月10日)相比,冬水前移对小麦生长有补偿作用,使冬前总茎数、单株茎数、次生根数、根干重增加,延长了旗叶的功能期,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使成穗数增加1.66%~5.37%,千粒重增加0.55%~3.03%。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条件下,小麦冬前灌水时间由传统昼消夜冻(12月10日)前移一个节气,即11月25日左右,主茎叶龄3叶到3叶1心的分蘖初期,可使小麦增产8.4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76%,达22.05 kg·mm~(-1)·hm~(-2)。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冬春干旱日益频繁, 而环渤海区微咸水资源丰富。探讨微咸水在冬小麦造墒或冬灌中应用的可行性, 对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微咸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北地区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水旱兼用型“石家庄8号”、旱作型“晋麦47”和抗盐型“小偃81”)为试验材料, 采用盆栽方式, 分析了微咸水对冬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咸水对“石家庄8号”和“小偃81”的萌发无影响, 使“晋麦47”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 而3个品种冬小麦的胚芽鲜重对微咸水处理无响应。微咸水处理抑制冬小麦根系的生长, 而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 使“石家庄8号”、“小偃81”和“晋麦47”的根冠比分别降低51.6%、32.3%和36.8%, 使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8.5%、26.0%和12.9%。微咸水促进冬小麦的地上部生长, 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但是对冬小麦苗期的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微咸水处理提高3个品种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主要是由于降低了冬小麦的单株耗水量。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综合评价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设置田间试验,共8个处理:CK0(不施肥);CK1(施用磷钾肥不施用氮肥);CK2(施用氮钾肥不施用磷肥);CK3(施用氮磷肥不施用钾肥);CF(常规复混肥料);AF(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料);CF减量20%(常规复混肥料减施20%);AF减量20%(海藻酸增效复混肥减施20%)。结果表明:与常规复混肥相比,施海藻酸增效复混肥提高小麦粒重和穗数,显著增产15.33%,而且肥料减施20%较全量施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使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5.63%、12.54%和8.13%;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2.96%,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3.80%;土壤表层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1.90%、11.54%和14.29%;海藻酸增效复混肥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4.85、9.54和13.50个百分点,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72、4.65和11.63 kg·kg~(-1)。综合考虑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环境压力,海藻酸增效复混肥可对常规复混的增效改性。  相似文献   

15.
Before sensor‐based variable rate technology (VRT) can be used to reduce nitrogen (N) fertilizer rates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pectral radiance readings must be understood. One prominent issue is the impact of crop growth stage on spectral radiance readings, and the ensuing problem of relating databases gather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th.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growth stage on spectral radiance, sensor readings were taken from a winter wheat variety trial and two long‐term N and phosphorus (P) fertility trials.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ve index was computed using red and near infrared (NIR) spectral radiance measurements [NDVI=(NIR‐red)/(NIR+red)]. TotalNuptake in winter wheat at Feekes growth stages 4, 5, 7, and 8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NDVI. In the variety trial,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D VI readings were noticed between the five common genotypes (by growth stage) grown in this region. However, slopes from linear regression of total N uptake on NDVI we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growth, which suggests the need for growth stage specific calibration. Freeze injury (altered tissue color) aff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N uptake and NDVI, however, NDVI continued to be a good predictor of in‐season total N uptake in wheat even though cell blasting altered tissue color. This work showed that NDVI is a good predictor of biomass, but not necessarily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plant tissue. The amount of variability in total N uptake as explained by NDVI increased with advancing growth stage (Feekes 4 to 7), largely due to an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soil covered by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16.
低温对小麦麸皮拉伸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温度对小麦麸皮破碎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80~30℃作为试验温度,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小麦麸皮试样进行拉伸破坏试验,研究温度对小麦麸皮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等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的下降,小麦麸皮逐渐由弹塑性材料转变为脆性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杨氏模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增大,?80℃时的杨氏模量增大了93.14%。极限应力对温度的变化似乎不太敏感,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内的增幅较小,约为14.58%。极限应变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内,极限应变降低了66.68%。液氮消耗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呈线性升高,?80℃时的液氮消耗量是?40℃的1.74倍,是?10℃的2.94倍。同时发现,在?10℃附近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液氮消耗量均出现了一个局部极小值现象。综合考虑小麦麸皮力学特性与冷媒消耗量之间的关系,低温粉碎小麦麸皮的适宜温度可取?40~0℃。基于试验结果,分别给出了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液氮消耗量关于温差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低温脆化对小麦麸皮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可为小麦麸皮超微粉碎温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钴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钴作为维B12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和动物的造血过程,对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反刍动物对钴有特殊的需要,钴不足则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1].钴的植物营养研究始于5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施用钴已在大麦、牧草、糖用甜菜、菜豆、葡萄、马铃薯、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上获得增产并改善了品质.现已证实,钴是蓝绿藻和微生物以及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所必需的,但是否为所有高等植物所必需尚无定论[1 - 3].近年来我国对钴在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肥效也作了一些研究[4 - 10].本试验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钴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生理活性、土壤和小麦植株中钴含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明石灰性土壤上的钴肥肥效,为钴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