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MG gapA基因序列和MS heat shock ATP-dependent protease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诊断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扩增出729 bp的MG和309 bp的MS特异性片段,对禽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副鸡禽杆菌核酸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MG和MS DNA的最低检出量均为5×10-2 ng/μL;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MS混合感染和单独感染。该研究建立的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双重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为快速、高效检测MG和MS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重套式PCR检测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鸡毒和鸡滑液支原体血凝素基因序列pMGA和vlhA各设计两对引物,建立鉴别诊断两种支原体的多重套式PCR方法,对其进行温度条件、Ⅱ步模板浓度优化及特异性、敏感性实验。该方法在两步PCR后能特异性地扩增出MG(408 bp)和MS(688 bp)两个目的片段。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与支原体分离、SPA检测比较结果PCR灵敏度高于病原分离。  相似文献   

3.
3种禽支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鸡毒支原体、鸡滑液囊支原体和火鸡支原体 3种致病性支原体液体培养物中提取DNA,用特定引物分别和组合进行PCR,均得到了特异性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732、207和850 bp。直接用液体培养物进行PCR亦得到了一致的电泳条带。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上述3种支原体临床感染的鉴别诊断。ELISA血清学检测和气管拭子PCR检测的比较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用于临床MG检测。  相似文献   

4.
鸡毒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已发表的鸡毒支原体种特异性序列fMG-2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鸡毒支原体的PCR方法.该法对鸡毒支原体能特异性扩增726 bp的目的片段,而对其他禽病原D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建立的PCR方法对鸡毒支原体的最少检出量为3 Pg.用建立的PCR方法对临床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相应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结果临床样品PCR的阳性检出率为20.5%,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为0.9%,表明PCR的敏感性高于细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支原体主要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由于MG和MS经常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快速诊断MG,特别是致病性鸡毒支原体,本研究针对MG的pvp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灵敏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快速高效检测MG的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强且CV<3%,具有很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侏进行多重PCR,强毒株只扩增出732bp一条带,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732bp、524bp二条带,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双重PCR方法,根据MG gapA基因和MS vlhA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能够同时检测MG和MS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反应条件中最适退火温度为58℃,反应体系中最适模板浓度为5.76ng/μL,最适引物量为1.25μL(10mmol/L)。特异性试验显示,所建PCR方法对MG、MS、MG/MS混合培养物均可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条带,而对AIV疫苗、NDV疫苗、MO、E.coli、SE的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对MS、MG最低检出核酸终浓度分别为0.045ng/μL和0.09ng/μL;临床应用性试验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同时有效地检测出MG和MS核酸。结果表明,该双重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临床应用性,可以用于临床病料中MG和MS的快速检测,为MG和MS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鸡毒支原体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库中鸡毒支原体 1 6SrRNA的序列研制PCR检测试剂盒 ,用于检测鸡毒支原体 (MG)。结果表明该MG PCR检测试剂盒对不同MG参考菌株和地方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 732bp条带 ,而对其他禽支原体和禽病病原体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MG PCR试剂盒最低能检测出 1 0 0fg的MGDNA模板。保存期测定结果表明 ,该MG PCR试剂盒在 - 2 0℃条件下保存至 1 ,3 ,6和 9个月时 ,其敏感性无明显变化 ,仍能检测到 1 0 0fg至 1pg的MGDNA模板。保存至 1 2个月时其敏感度虽降低了 1个滴度 ,但仍能 1 0 0 %检出人工感染鸡的临床样品  相似文献   

9.
根据鸡毒霉形体(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结构特点,分别设计合成2对引物XZ1、XZ2和XZ45、XZ16,建立了可检测MG强、弱毒株的PCR方法。以引物XZ1、XZ2对MG强毒株和弱毒株进行的PCR,均可扩增出732bp的特异性片段;而以另1对引物XZ45、XZ46对MG弱毒株进行PCR,可扩增出524bp的特异性片段,但对鸡毒霉形体标准强毒株和野毒株的PCR,则扩增不出任何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对其他种类鸡毒霉形体及其他对照禽病病原核酸模板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对引物PCR均能检出100fg的MGDNA。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2对引物的2次PCR扩增,在数小时内即可鉴别出MG毒株是强毒株还是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根据GenBank发表的小鹅瘟病毒B株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VP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建立了小鹅瘟病毒套式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406 bp的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片段而对其他病毒基因组DNA均没有扩增出条带。本方法对病料中小鹅瘟病毒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0.02175 fg/μL。通过对延边地区疑似小鹅瘟的80只病死雏鹅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5%。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小鹅瘟病毒套式PCR诊断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检出率极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DNV、IBV、和MG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设计了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和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10bp(NDV)、1720bp(IBV)、647bp(ILTV)和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技术难检出10pg的IBV、1bg的NDV RNA模板和ILTV、1pg的MG DNA模板。  相似文献   

12.
根据鸡毒支原体 (MG)、禽衣阿华支原体 (MI)、鸡滑液囊支原体 (MS)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3对分别与MG、MI、MS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 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MG、MI、MSDNA模板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3条特异性的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732bp (MG)、 2 99bp (MI)、 2 0 7bp (MS)多重的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能同时检出 1pg的MG、MI和MSDNA模板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坏死梭杆菌(Fn)和副猪嗜血杆菌(Hps)7种猪场常见高致死性流行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7种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同时合成了Cy-5标记的通用引物。将通用引物分别连接到特异性引物的5′端形成7对特异性嵌合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分别使用7组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混合,扩增7种病原的混合cDNA/DNA,验证其单重PCR的特异性。利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混合7种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扩增单一病原的cDNA/DNA,验证其多重PCR特异性;将其他常见猪病病原的基因组作为干扰的阳性标本,利用7对混合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进行多重PCR分析,扩增加入了阳性标本的混合模板,验证其多重PCR的抗干扰能力。利用重组质粒和体外转录的RNA进行梯度稀释,确定GeXP多重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结果表明,7种不同引物分别进行GeXP单重及多重检测,均能检测出特异性目的片段的信号,无明显的干扰片段信号出现;GeXP多重检测抗干扰试验结果显示,在混入3种干扰病原模板后,依然可同时特异性检测出7种病原;GeXP多重检测灵敏度分析显示,在10~3拷贝/μL浓度条件下能检测到7种不同基因的特异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同时检测7种猪场常见高致死性流行病原的GeXP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为快速诊断猪流行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提供了新型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卵形巴贝斯虫CCTη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巢式PCR诊断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外引物扩增牛卵形巴贝斯虫基因组片段的长度为1 008bp,内引物为537bp;该方法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基因组DNA;最低检测DNA含量为16fg;通过对46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巢式PCR较常规PCR阳性检出率高8.7%。本试验为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食品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选取肺炎克雷伯菌特有的毒力基因区域,设计2对引物(1对内引物、1对外引物),进行体外恒温扩增反应。对反应体系内的甜菜碱、核酸原料(dNTPs)、内外引物比例、Mg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和选择,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检测。应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灭菌鸡肉人工污染加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试验,筛选到最优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应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对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在内的18种常见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试验,特异性良好。肺炎克雷伯菌LAMP反应体系对基因组的最低检测限是0.875 pg/μL,比传统PCR方法灵敏性高100倍。对人工鸡肉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限为30 CFU/mL。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能检测食物中致病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2对引物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目的基因6个区域进行体外恒温核酸阶梯性扩增,灵敏性更高,反应时间更短,检测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and chicken parvovirus (ChPV),two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 AIV M gene and ChPV NS gene in GenBank. The duplex PCR assay was established by optimiz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The tests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had high specificity, could simultaneously detect AIV and ChPV and no specific band was amplified for other subtypes avian pathogenic virus. The sensitivity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ower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was 100 fg. The results of 159 clinical sampl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equencing results of PCR positive product. The double PCR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AIV and ChPV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specificity and high sensitivity, 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AIV and ChPV.  相似文献   

17.
Pang Y  Wang H  Girshick T  Xie Z  Khan MI 《Avian diseases》2002,46(3):691-699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6 avian respiratory pathogens. Six sets of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for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 and Mycoplasma synoviae (MS) were used respectively in the test. With the use of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for detection of the PCR-amplified DNA products, the sensitivity of detection was between 10 pg for IBV, AIV, MG, and ILTV and 100 pg for NDV and MS after 35 cycles of PCR. Similar sensitivity of these primers was achieved with chicken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the multiplex PCR was able to detect all the infected chickens in each group at I and 2 wk postinfection as compared with serologic tests at 2 wk postinfection that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The multiplex PCR was also able to detect and differentiate coinfections with two or more pathogens. No specific DNA amplification for respiratory avian pathogens was observed among noninoculated birds kept separately as a negativ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诊断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和鸡细小病毒(chicken parvovirus,ChP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AIV的M基因和ChPV的NS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筛选出两对特异性引物,用于AIV和ChPV的检测。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AIV和ChPV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好,能同时检测AIV和ChPV,对其他常见的禽病病原体均未反应;该法对AIV和ChPV的检测下限均为100 fg;对159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PCR阳性产物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AIV和ChPV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对AIV和ChPV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