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以济南市722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生鲜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是否愿意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受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消费者是否有未成年孩子、消费者对安全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安全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猪肉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认知水平和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兰州市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品牌猪肉消费情况,针对兰州市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对某品牌猪肉的消费现状与了解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设计问答题,然后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采用二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由统计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可得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购买喜好、价格因素、品牌了解程度对猪肉购买意愿影响较大,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品牌的了解程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城市消费者猪肉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黄岛区350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分析,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结果发现:家庭常住人口数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多、对食品安全的评价越高的消费者对猪肉购买意愿越强;认为猪肉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消费者则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行为影响不显著。这提示应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复养工作,加大猪肉市场监管力度,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品牌企业责任感。本研究为优化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养鹿大国,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作为市场营销主体的鹿产品生产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笔者利用对384位消费者的网络调研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鹿产品的购买意愿。将影响消费者对鹿产品购买意愿的因素分为个体特征、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结果表明:在个体特征方面,消费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和对鹿产品的认知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心理因素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的重视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消费者对品牌以及销售推荐的认可程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余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5)
文章为了找出影响猪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以兰州市236名猪肉消费者为样本,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兰州市品牌猪肉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行为的因素,如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品牌猪肉价格以及对品牌猪肉的了解程度等。调查数据表明,61.02%以上的消费者了解该品牌猪肉,也有83.1%以上的人愿意购买这个品牌的猪肉。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品牌猪肉购买意愿和加强猪肉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中对产品品质和产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市场对纯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为生态猪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当前生态猪肉市场的拓展程度却明显不足。为了探索提升消费者对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营销策略,笔者以哈尔滨市城市部分生态猪肉消费者为调查群体,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营销组合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因素、经济因素和宣传因素依次对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营销组合策略角度提出了提升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基于品质特征的生鲜猪肉差异化策略,本文通过拍卖实验分析了品质信息对消费者生鲜猪肉支付意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鲜猪肉的信任品品质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远大于经验品或搜寻品品质;消费者不能判断生鲜猪肉信任品品质的真伪,还可能对经验品品质或搜寻品品质做出错误反应;消费者接受品质信息的顺序影响支付意愿,消费前提供信任品信息,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8.
以"绿色食品"认证猪肉这一安全食品为例,本文根据北京市993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实证考察影响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的意愿不强,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信息的关注程度、风险感知、对认证食品的认知,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其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有影响显著。据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多渠道推广认证食品,促进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钊达  吴金红 《猪业科学》2019,36(10):58-61
2018年8月中国确诊了首例猪瘟疫情,接连数月,疫情呈"点状散发"在多省市蔓延。由于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的初次性、高致死性以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我国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本文以南京市248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当前消费者安全猪肉的购买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意愿较低,在非洲猪瘟发生后,有73.79%的消费者表示不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变量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职业性质和对非洲猪瘟传染性的认知水平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据此结论,提出要加大猪肉质量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了解品牌土猪肉的消费情况,文章以广州和佛山(广佛地区)的消费者为样本,抽样调查了消费者对土猪肉的品牌认知、品牌信任度、购买行为和购买意愿等。调查结果表明:广佛地区消费者对品牌土猪肉非常了解的仅为3.79%,了解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9.12%,一点都不了解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为28.71%;消费者对品牌土猪肉的信任度不高,有49.21%的消费者不太相信品牌土猪肉;另外大多数消费者更喜欢去最近的农贸市场购买猪肉,他们在购买土猪肉时最看重的是土猪肉的色泽,其次是味道、膘厚和价格;有62.46%的消费者对土猪肉可接受的价格在21~60元/500克。结论:广佛地区消费者对品牌土猪肉的认知程度较低,出于对土猪肉安全问题的考虑,大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土猪肉的信任度不高。企业应适当加强对土猪肉的生产过程宣传,让消费者更加深入了解土猪肉及其来源。土猪肉品牌化能有力促进消费者对土猪肉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拍卖实验方法,对都市白领和价格敏感者两类典型消费者群体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家猪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它猪肉品种,也愿意为无公害猪、品牌猪和科学猪支付一定幅度的溢价;消费者对土猪的支付意愿与普通猪肉基本没有差异;猪肉品质的品牌保证效果可能好过政府机构的质量认证。针对消费者猪肉品质偏好,文章最后对猪肉品质差异化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居民畜禽生鲜产品消费情况及偏好,为优化管理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分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通过网络问卷(1 038份)对其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年龄、居住区、收入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我国居民主要通过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畜禽生鲜产品,对品牌产品接受度较高冷鲜肉和热鲜肉占销售主体,冷冻肉选择较少;消费者日常购买猪肉、鸡肉和鸡蛋类型倾向于普通猪肉、普通肉鸡和农户散养土鸡、普通鸡蛋,且在不同收入群体中存在差异;安全问题是畜禽生鲜产品加工环节中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厨房处理时生熟分开成为主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成为畜禽生鲜产品中我国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这提示应强化畜禽生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生物监测与风险评估,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且创新宣贯方式,加快推进微生物相关风险管控措施研判机制,确保我国畜禽生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改进猪肉追溯系统信息功能的途径,本文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方式对消费者猪肉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访谈结果表明,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注的猪肉质量问题,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未得到满足;猪肉追溯系统并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消费者对生产环节信息缺乏兴趣;消费者不愿为猪肉追溯系统支付额外费用,改善追溯系统的消费者信任度可提高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禽业导刊》2012,(8):30-31
现在,无论您打开电视,还是翻阅报纸、杂志等,几乎都是酒类、电器类、日用品等工业产品广告,畜禽产品的广告比较少,且大部分质量广告较差。畜禽产品的经营已进入激烈市场竞争时代,广告作为信息传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对畜禽产品的信息传递、品牌树立、与消费者的沟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畜禽产品广告起步晚,发展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畜禽产品营销的广告策略创新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畜禽产品的广告策略创新进行探究,提出了畜禽产品广告策略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473个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消费者购买猪肉的行为特征、选购猪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猪肉消费频繁、品牌忠诚度较低、双汇品牌知名度最高、超市为购买猪肉场所的首选、购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食品安全、近半的消费者表示出会购买品牌猪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乳制品的"信任品"特征,从消费者信任视角,提出相关假说,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乳制品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风险认知、产品质量、厂商声誉、政府监管、政府信息披露等对乳制品消费者信任具有正向影响;厂商信誉出现严重的市场扭曲;消费者信任对乳制品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加强消费者乳制品相关知识的认知教育、乳制品企业自律及加强政府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产品与一般的商品有一定的区别。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更带有地域特色,品质特色以及历史性,可以很好的保护原产地的经济。然而,当前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在建立品牌时存在品牌定位不准确、特色性差、推广的方式单一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理标志的产品实现品牌化的发展,更使得区域的经济无法带动起来。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这一现状。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发展现状,并针对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采用现代品牌管理体制为地理标志的产品快速实现品牌化提出规划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肉类产品,在我国肉类膳食结构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猪肉的安全状况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笔者以无公害猪肉为例,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的认知程度,运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数据,得出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购买意愿不太强烈的结论,并针对无公害猪肉的消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调查非洲猪瘟全国性爆发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对非洲猪瘟基本情况的认知以及对生猪产品消费意愿的变化,从而为相关部门和生猪行业从业者提供消费端数据,作为政策制订及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本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便利抽样法,共调查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普通消费者280人。结果表明,对非洲猪瘟是否人畜共患问题的正确认识率为42.5%,仅有36.4%和30.4%的消费者明确表示非洲猪瘟不会降低他们对生鲜猪肉和其他生猪产品的购买意愿。不同年龄、学历、地区、职业和家庭成员数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情况和对生猪产品的消费意愿。加强针对高中以下文化水平、产业工人和无业者、家庭成员在5人及以上和40岁以下消费者群体的科普宣传力度,可能会对重塑现阶段消费者对生猪产品的消费信心、拉动其消费意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品牌的涵义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印象”.品牌可以让消费者辨别和评价不同厂商的产品,是厂商工作质量的标记,也是其市场信誉和未来收益的载体.品牌这一制度设计是内化企业产品外部性的重要方式,能够对企业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的努力可以获得市场的奖励,企业的过失得到市场的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