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布鲁氏菌17.3ku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ompl7.3。pcDNA3.1-omp17.3转染coS-7细胞后,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了17.3ku蛋白的瞬时表达。将pcDNA3.1-ompl7.3免疫小鼠,三免后经ELISA、流式细胞仪以及ELISPOT技术检测到pcDNA3.1-omp17.3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以Th1型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构建的基因疫苗可作为潜在的布鲁氏菌新型疫苗,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牛IRX3基因组织表达规律,并鉴定其启动子区关键转录因子,以期阐明其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采集3头成年公牛心、肝、脾、肺、肾、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大肠、小肠、网胃、瘤胃、皱胃及睾丸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RX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同时克隆牛IRX3基因1.8 kb启动子区序列并构建其启动子6个不同缺失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转染3T3-L1和C2C12细胞系。进一步利用在线软件预测核心启动子区关键转录因子,借助定点突变及siRNA干扰技术在3T3-L1细胞系内初步鉴定关键转录因子对IRX3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表明,IRX3基因在牛13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肺、肾、心、皮下脂肪、背最长肌中高表达(P<0.05)。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到牛IRX3基因核心区域在-372/-42 bp。结合定点突变及siRNA干扰技术初步鉴定NRF1、KLF4、HOXA5和CREB1转录因子对IRX3基因的转录活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综上表明,牛IRX3基因在背最长肌和脂肪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其启动子1.8 kb区有8个CpG岛,核心区关键转录因子NRF1、KLF4、HOXA5和CREB1位于CpG岛内且调控IRX3基因转录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探究IRX3基因在牛脂肪沉积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间性山羊(Intersexuality),是指雌雄异体的物种出现兼有两个性别部分特征的异常个体,这种情况在其它家畜较为罕见,但在山羊中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莎能、土根堡和阿尔卑奶山羊比任何其它动物更为常见。据1943年统计;英国莎能山羊间性率达 相似文献
9.
选择240只7日龄肉仔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添加0%、0.01%、0.055%、0.1%、0.145% 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的试验日粮.采用三层笼养,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HMB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总体影响不显著.7~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0.145% HMB组内仔鸡料重比降低6.06%(P>0.05);0.1%和O.145%HMB肥组肉仔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水平.22~42日龄时,0.145%HMB组肉仔鸡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9.94%,各处理组体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7~42日龄时.0.145%HMB组肉仔鸡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9.03%(P<0.05),各处理问体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但0.145%HMB组肉鸡料重比最小.0.1%和0.145%HMB组肉仔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2)肉仔鸡的屠宰性能包括屠宰率、半净膛、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在各处理问无显著差异(P>0.05),0.145%HMB组肉仔鸡腿肌率较对照组提高3.74%(P=0.075).可见,在7~42日龄内仔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HMB可显著降低肉仔鸡采食量.而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变化,并有促进肉仔鸡腿部肌肉生长发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7β-雌二醇对仔猪支持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17β-雌二醇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分析了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指数(PI)和S期细胞指数(SPF)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17β-雌二醇(10-10~10-7mol/L)能够促进支持细胞周期的转化,其中17β-雌二醇浓度为10-9mol/L时的作用最强;而高浓度的17β-雌二醇(10-6mol/L)则抑制支持细胞周期的转化。17β-雌二醇(10-9mol/L)能以时间依赖性促进支持细胞周期转化,其中24h的作用最明显。ERK1/2抑制剂U0126能减少17β-雌二醇诱导的细胞周期的转化。cAMP的激动剂8-Br-cAMP促进了细胞周期的转化,而抑制剂Rp-cAMP阻止了17β-雌二醇诱导的细胞周期的转化。表明17β-雌二醇对细胞周期的调节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cAMP和ERK1/2级联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野生动物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喜邦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8,28(3):31-34
概述了野生动物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的测定方法,血、尿与粪样中类固醇浓度的相关性,尿和粪中类固醇激素监测在野生动物卵巢功能检查和妊娠诊断上的应用及其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动物性成熟启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决定性事件是下丘脑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是由跨突触改变和神经胶质输入两个方面共同引起的,其中,跨突触改变由谷氨酸能神经元、Kisspeptin神经元、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阿片能神经元及RFRP神经元提供,而神经胶质输入主要由生长因子家族提供。诸多功能基因参与了性成熟启动过程,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这些基因并不是按照严格的等级顺序排列,而是在功能上有所重叠。转录调节因子的抑制性作用使得性成熟启动不会提早发生。论文还介绍了表观机制在性成熟启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免疫荧光获得雌激素α、β受体在体外星形胶质细胞(Acrocyte,AC)中表达的形态学证据;CCK-8法获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发AC的适宜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对AC的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E2作用AC 48h,10nmol/L E2可提高AC细胞活性和G2+S%(P〈0.05),而100,1 000nmol/L E2可降低AC细胞活性(P〈0.05),100nmol/L E2还可降低G2+S%(P〈0.05);100nmol/L E2作用AC 24,48,72h,均可降低AC细胞活性和G2+S%,以作用48h时抑制作用最强(P〈0.05);10nmol/L E2可引起AC线粒体数量增加,细胞核分裂增多,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结构正常,而100nmol/L E2可导致AC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或断裂。结果表明,低浓度(10nmol/L)E2促进AC增殖;高浓度(100,1 000nmol/L)E2抑制AC增殖。 相似文献
15.
应用RIA对15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在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乳汁中的P4和17β-E2水平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7月份,P4水平为093ng/ml±010ng/ml(077~109ng/ml),17β-E2为5633pg/ml±428pg/ml(5033~6424pg/ml)。此时期西农萨能奶山羊处于非繁殖季节。8月中旬以后,试验羊的P4、17β-E2水平均出现与繁殖季节相一致的变化。说明在舍饲条件下,西农萨能奶山羊于8月中旬进入繁殖季节;在首次发情前2d,P4出现特有的小分泌峰,而在发情期其水平降至很低。配种后,妊娠羊P4水平一直维持很高,而未孕羊再次出现发情周期的P4分泌范型,在周期的第13dP4水平达峰值(1093ng/ml±345ng/ml)。17β-E2水平在发情期达到峰值,A组(n=12)为8527pg/ml±1161pg/ml,B组(n=3)为8802pg/ml±1431pg/ml。在发情周期的其它时间,17β-E2在小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6.
PVP和17β-E2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牛和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用0.3%PVP代替10%FBS是可行的;在黄牛(或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7β-E2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高于不添加17β-E2组,试验结果表明,17β-E2对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受精是必要的.同时,本试验对现行的黄牛和黑白花牛体外受精程序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虽然水牛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可成熟和受精,但是在同一处理下,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受精率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 0.01)低于黄牛和黑白花牛,这表明,利用现行的黄牛体外受精程序进行水牛的体外受精是有效、可行的,但可能所用的精液或受精过程的某些步骤不太适合水牛卵母细胞,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 3,NTF3)是一种由靶细胞分泌合成并经神经突起逆向转运至胞体而发挥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TF3及其受体与睾丸的发育、成熟和精子发生过程等密切相关,同时,NTF3基因对公猪性机能发育、性成熟、生精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功能。本文简介NTF3的分子结构、分布、受体及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NTF3基因的启动子、转录因子及其与公猪繁殖性能相关性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今后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HMB-C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激素变化的影响。选用刚出雏的雄性肉雏鸡600只,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HMB-Ca添加量为0 (对照组)、0.05%、0.1%、0.15%和0.2% 的日粮,试验期42 d。测定1~21、22~42 、1~42 d的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料重比,42 d的屠宰性能及21 、42 d血清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各组间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后期和全期均以0.1% HMB-Ca组为最佳;42 d时,0.1% HMB-Ca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率(P<0.05),同时该处理也有提高腿肌率的趋势(P>0.05);42 d时,0.05%以上 HMB-Ca组胰岛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0.1%添加水平为最高;低剂量HMB-Ca(0.05%)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HMB-Ca组(0.15%和0.2%)(P<0.05)。综上可知,HMB-Ca可促进肉仔鸡胸肌的生长发育,提高血清中胰岛素含量;肉仔鸡日粮中适宜的HMB-Ca添加水平为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