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某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要求为其新产品HZ-2型合成燃料灶研制适用的以粗甲醇为主要原料的醇合成液体燃料,文章论述了燃料的配制原则、方案、工艺和所得燃料的主要参数,该醇类合成液体燃料,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四段绝热、段间冷激式甲醇合成塔建立了拟均相一维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中,保持处理的物料量不变,改变各段进口温度,即变化冷激分率,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床层温度、浓度分布及甲醇产量.在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产量与各段进口温度间的关联式,即甲醇产量模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甲醇和乙醇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对甲醇或乙醇、柴油及水的混烧比例提出了建议。同时根据云南农业大学在X195型柴油机上增设的甲/乙醇供给系统提出了改进举措及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定甲醇和柴油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稳定时间为前提,配置多种甲醇、柴油、水、乳化剂的混合燃料,从中选出稳定时间长、粘度接近柴油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比燃用纯柴油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达到12.6%,并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5.
项目概述生物醇油是以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生物质原料甲醇为主要原料,按特定工艺配方,经化学勾兑合成的一种高清洁生物质液体燃料。可替代液化气用于千家万户,或替代燃料柴油用作酒店、宾馆、单位食堂的锅炉燃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秸秆类生物质转化为燃料甲醇的工艺条件,采用热化学方法将玉米秸秆裂解为秸秆燃气,对该燃气进行优化试验,制备出秸秆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使用国产C301铜基催化剂,对催化合成甲醇的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秸秆合成气组成进行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甲醇的最佳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分别为235 ℃和5 MPa,秸秆合成气适宜组成为CO 10.49%、CO2 8.8%、H2 40.49%、CnHm 0.95%、N2 37.32%.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资》2012,(40):16
<正>本报讯日前,国内目前最大的采用整体多层包扎技术制造的立式氨合成塔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工。该设备的成功交付,奠定了该公司在2.4米以上的氨合成塔煤化工氨合成行业的领先地位。据悉,该设备是年产50万  相似文献   

8.
《农村百事通》2011,(4):90-90
如今能源危机困扰着人类.这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商机!如何化危机为商机呢,由西安老科协独家推出的新一带准型汽化炉、生物醇油、甲醇汽油、醇基燃料等产品或技术向广大读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期重点介绍生物醇油。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外大化肥氨合成塔研制已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凯洛格卧式合成塔、托普索立式合成塔、伍德立式合成塔以及布朗三台绝热式轴向合成塔。国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建设中首次设计制造采用单层锻造、直径为2.4米的厚壁外筒和双锥密封的氨合成塔,但还没完全掌握其设计软件,也没有设计制造30万吨/年氨合成塔的经验;国外高压聚乙烯装置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开发利用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掌握该技术的有日本、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公司。国内通过消化吸收研制成功了3万吨/年和20万吨/年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和冷却器。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工艺软件开发和设计技术上尚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只有采用深孔钻的方法,材料利用率较低。此外,目前尚无专用标准以及订货技术条件;国外离心机技术发展较快,并实现了专业化和系列化。国内研制的El式LWFl000—N型和LWFl050—型离心机已分别用于7 ̄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悬浮液的分离,研制的LWl200x1980型离心机用于22.5万吨/年PTA浆液的脱水,离心机转鼓直径达到1200mm,但立式离心机还处于初步模仿阶段。在设计技术、产品大型化和系列化等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0.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宜民  袁增春  单士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48-11950
[目的]为柴油机掺烧甲醇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甲醇、柴油、OP乳化剂按体积比15:80:2.5混合,采取新的乳化工艺研制混合燃料,并与柴油作比较。[结果]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和粘度较柴油降低,粘度为1.20°E20,雾化质量和蒸发性能得到提高。"微爆效应"对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有影响,使热效率提高。随着负荷的增大,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耗油率低于燃用柴油的油耗率,经济性有所提高。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平均节油率达9.5%,在中、高负荷下节油率平均达12.4%。在中、高负荷范围内燃用混合燃料的烟度均低于燃用柴油时的,下降达25.6%,NOx的排放值显著降低。[结论]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热效率有所提高,中、高负荷时耗油率显著下降,经济性好,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首先基于质量守恒原理推出充液率方程,综合考虑分离型热管的尺寸、工质蒸发温度及热输入量对充液率的影响,同时结合两相流换热流动特性,引入工质液膜速度沿膜厚度方向上的分布关系,建立一维、稳态数学模型,计算了分离型热管充液率的上、下边界,并分析了蒸发段长度、工质蒸发温度及热输入量对充液率运行边界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段长度对充液率上边界值几乎无影响,但是对下边界的影响很大;工质蒸发温度升高,容易达到下边界值.对于不同的工质,热管可运行的充液率范围不同,本文列举了经常使用的水和甲醇,结果表明甲醇的充液率范围较大,通过实验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模型与实验能够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2.
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及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合成试验结果表明苯甲酸甲醇酯化混合液[n(苯甲酸):n(甲醇)=1:5]在85℃时酯化反应速度最快;不同类型酯化催化剂间适当组合对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可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苯甲酸经酯化修饰后,可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缩短对数生长期和减少微生物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微波诱导下高级润滑油的快速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甲醇丙烷和季戊四醇与C5~C9的一元羧酸在微波诱导下快速合成高级润滑油,并与传统合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合成速率提高到原来10~15倍,三辛酸三甲醇丙烷酯、三壬酸三甲醇丙烷酯、四辛酸季戊四醇酯、四壬酸季戊四醇酯合成产率提高了10%~22%。微波诱导法速度快、方法简便、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甲醇丙烷和季戊四醇与C5~C9的一元羧酸在微波诱导下快速合成高级润滑油,并与传统合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合成速率提高到原来10~15倍,三辛酸三甲醇丙烷酯、三壬酸三甲醇丙烷酯、四辛酸季戊四醇酯、四壬酸季戊四醇酯合成产率提高了10%~22%.微波诱导法速度快、方法简便、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燃料烤房烟叶烘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烟叶的烘烤成本,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对3个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烤房的烘烤效益、烤后烟叶对的外观质量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热泵烤房的烘烤耗时分别比普通密集烤房、生物质烤房和甲醇燃料烤房缩短17、10和7 h,干烟成本分别比普通密集烤房、生物质烤房和甲醇燃料烤房降低了24.6%、18.4%和7.0%;生物质烤房、甲醇燃料烤房和热泵烤房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综合得分均高于普通密集烤房;甲醇烤房与热泵烤房烤后烟叶的蛋白质与淀粉含量相对较低,且两糖含量较高,给烟叶品质的彰显提供一定的保障。由此可知,新能源烤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一台农用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上研究了汽油与不同添加比例甲醇相混合的燃料对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结构的情况下,燃料中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汽油机的动力性有所下降,汽油机的比油耗明显降低,尾气中CO和HC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总体上看,M30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为使合成氨生产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配置带中置锅炉的合成塔新工艺。工艺特点 1.合成塔换热面积大。合成塔一次进口气体沿合成塔内外筒环隙而下后,首先经过下段换热器与合成塔二次进口气体热交换后,再进入上段换热器与触媒层返回的气体进一步换热,提高了气体进入触媒层的温度。这样气体出口温度也相应提高,有利于热量的回收。 2.利用中置锅炉副产蒸气。将合成塔一次出口的高温气体直接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甲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的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较为少见。【方法】对甲醇管道长距离输送技术的可行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开展了相关调研,收集了国内外甲醇输送管道的案例,梳理了甲醇长距离输送的工艺和设备要求,分析了甲醇输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总结了工业甲醇管道规范标准建设的现状,厘清了甲醇长输管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甲醇作为一种绿色燃料,在长距离管道输送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技术实施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包括甲醇的物理化学特性对系统设计的特殊要求,如输送流速控制、设备选型等。同时,需要重点关注腐蚀、溶胀、泄漏及爆炸等安全风险。当前关于甲醇输送的实践案例有限,其整体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结论】要实现甲醇管道输送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需系统性地解决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各项挑战,包括提高甲醇纯度、优化输送工艺、选择适宜的耐腐蚀与抗溶胀材料,同时制定全面的安全标准和紧急响应策略。未来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政策支持框架,以确保甲醇管道输送的安全运行、经济效益及环境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低,发动机功率不足,以及有限的石油和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结合柴油机的结构特点、醇类燃料的特性,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醇类燃料(甲醇或乙醇)供给装置,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供给的醇类靠排气温度加热气化并同进气流一同流入气缸。醇类燃料供给装置与原供油装置相互配合,实现辅助燃料(轻柴油)引燃,主要燃料为甲醇或乙醇,从而在达到不降低发动机功率的状况下,醇类燃料替代柴油,并且有效降低排放的目的。试验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除在单缸柴油机上采用外,可向多缸机推广应用,这对解决能源紧缺,降低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改善高原地区发动机动力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利用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将生物质进行转化利用的技术,介绍了利用这些新技术在生物质发电、制取乙醇、甲醇、氢气、沼气等燃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