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根据荔枝和龙眼的物候期,于采果后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浇施250倍的绿洲植物花果营养液,并在花果期喷施3次500倍的绿洲植物花果营养液,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增厚,叶色浓绿、光泽度提高;并能不同程度提高龙眼和荔枝的座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株产提高幅度因品种而异,本地种龙眼提高61%,赤壳龙眼提高46%;兰竹荔枝提高90%以上,而乌叶荔枝仅提高10%右左.绿洲植物营养液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使果粒均匀发育,大小一致.龙眼果实品质测定的结果表明,Vc含量提高43%,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对荔枝、龙眼、香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显示,600倍喷施效果最好,其中荔枝单株产量为32.7kg、增产38.5%,龙眼单株产量为22.7kg、增产39.2%,香蕉每667m2产量为3185kg、增产7.4%;品质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螯合型植物营养剂喷施荔枝、龙眼和香蕉,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增加,以600倍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云龙镇的荔枝在花果期经常遭遇不利天气,严重影响到荔枝的生长发育和花果质量,也给果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云龙镇的天气状况,并对不利天气状况下应如何加强荔枝花果期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荔枝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荔枝龙眼冻寒害果园的综合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冻寒害对龙眼、荔枝生产的影响冻害是指气温下降至0℃以下,植物内部组织脱水结冰而受害;寒害是指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温度不低于0℃的情况下,因气温降低引起生理机能上的障碍而遭受损伤[1]。龙眼、荔枝分布于南亚热带地区,但我国华南的龙眼、荔枝产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垦和华侨两系统龙眼荔枝考察报告两系统龙眼荔枝考察组广西地处亚热带,栽培龙眼、荔枝的历史悠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农垦和华桥两系统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龙眼、荔枝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产量逐年上升,而1994年又是龙眼、荔枝产量的“大...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 玉林市是广西荔枝、龙眼主产区,上世纪90年代,玉林市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呈跨越式发展,由80年代末的50.2万亩,猛增至2000年的190.6万亩。其中普通品种禾荔约83万亩,占荔枝种植面积75%以上,优质品种和早、晚熟品种仅占8.9%。在当时果品供不应求时,其弊端未显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禾荔和普通龙眼价贱难卖,  相似文献   

7.
海南的光、温、水等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极其适合发展荔枝、龙眼生产,为发展优质、早熟荔枝龙眼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至2006年,全省荔枝种植面积3.33万公顷,产量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万公顷,产量2万吨,海南已成为中国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荔枝、龙眼主产于亚洲,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其次是泰国、越南和印度,再次是马达加斯加、南非等。荔枝和龙眼在水果总产量45580.2万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荔枝仅为0.400%,龙眼为0.345%。  相似文献   

9.
泰国龙眼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泰国最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作物之一。泰国的龙眼产量居世界第二。主栽品种为“Do”,该品种的优点是产量非常稳定。其它的主要商业品种还有“Haeo”。“BiaoKhiao”and“Chomphu”。2004年,泰国龙眼的种植面积5.7万公顷,总产量18.7万吨。70%的龙眼以鲜果、干果或罐头等形式出口,出口额9100万美元,其余30%以鲜果的形式在国内消费。泰国龙眼出口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花期从12月底至翌年的2月底,采收从6月底开始到8月底结束。土施氯酸盐以诱导反季节花果的技术已普遍应用。主要病虫害为龙眼丛枝病和荔枝蝽。  相似文献   

10.
荔枝蛀蒂虫又名爻纹细蛾 ,对桂西地区荔枝龙眼生产危害极大。该害虫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 ,危害所造成的落果、虫果甚多 ;果品质量、商品率降低 ,果品价格大打折扣。桂西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点 ,周年气温较高 ,雨热同季 ,非常适合该虫的生长繁殖。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该害虫的生活习性。1 荔枝蛀蒂虫在桂西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1 1 桂西地区有早、中、迟熟荔枝龙眼品种品系混栽的习惯 ,各品种品系梢期、花果期不一致 ,便于害虫繁殖并交叉危害 ;此外 ,连年来冬暧春暧天气不断 ,一些果园大量萌发冬梢 ,为该害虫提供冬季食物源 ,开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不利天气时段荔枝花果期生产管理技术措施的经验,通过加强水肥管理,辅以化学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栽培管理措施,促进荔枝授粉、受精、保果、壮果,减少不利天气对荔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减少果农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1国内外荔枝生产及销售概况 1.1世界及中国的荔枝生产概况 中国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荔枝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全国荔枝面积约60万公顷,占世界的85%;年产量130万吨,占世界的70%。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地区是中国荔枝、龙眼的主产地。荔枝已成为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居全国果树的第4位。  相似文献   

13.
富硒梨的培育方法是通过将硒营养液喷施于梨花和梨树叶面上,使生长出的梨富含微量元素硒。每年在梨的不同生长期将营养液稀释后勇状喷洒在梨花或叶面上。在花期,将营养液稀释30倍~50倍;在幼果期,将营养液稀释20倍~40倍;在青果期,将营养液稀释15倍~30倍;在膨大期,将营养液稀释15倍~30倍。每次喷施间隔时间为20天~40天,喷施量以梨花和梨树叶面湿润为准。该方法简便易行,硒的利用率高,成本低廉,梨树经富硒处理后,对植株及果品均无毒害,理化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打造全国荔枝龙眼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产销见面及信息交流、经贸合作的平台,推动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延长荔枝龙眼产业链,提高荔枝龙眼产品附加值,促进我国荔枝龙眼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做强做大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大田应用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40hm^2田间作物上喷施施植物增产增糖剂“施施乐”(CCR)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产幅度为3%~2%,大部分为10%~20%,结实率提高3%~9%绿肥作物紫云英茎叶增产42.6%~56.2%大乌圆龙眼,荔枝和橙果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0.82%~1.37%,0.95%~1.14%和0.74%;橙果维生素C含量提高24.4%,上述结果说明CCR在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其产品质量中具有委  相似文献   

16.
广东是全世界最大的荔枝、龙眼产地,但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技术壁垒前,广东省荔枝、龙眼显得应对无力,2005年出口数量始终难以提高,还下降超过一成。2006年3月21日,省农业厅、科技厅和农科院举办了荔枝龙眼出口产销研协作会议,并成立“促进广东省荔枝龙眼出口协作组”,以促进其生产技术、出口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VA菌根对芒果、龙眼、荔枝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灭菌的赤红壤和塘泥上生长的芒果、龙眼、荔枝的幼苗接种以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caledonicm;Glomus ciricola后,结果表明,VA菌根真菌对共生植物有不同的特殊性,反这亦然,不同共生植物也显示出对菌根的依赖性。各种菌根真菌可影响共生植物对磷元素和其它矿质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龙眼、荔枝耐寒性不同的品种,其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含量不同.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叶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龙眼品种红核子等为81.74%—83.37%,荔枝品种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为77.0%—79.67%,比耐寒性弱的品种高;不饱和指数(IUFA)亦大,龙眼(红核子、油潭本)、荔枝(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分别为221.12—226.34和212.97—221.45.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比值差异显著,龙眼耐寒性较强的红核子等为2.4833—2.6766,耐寒性中等的赤壳硬枝等为1.3055—2.1283,耐寒性较弱的乌龙岭等为0.9084—1.0578;荔枝耐寒性较强的陈紫等品种为4.4833—4.6464,耐寒性中等的糯米糍等品种为3.2379—3.8213,耐寒性较弱的兰竹等品种为2.6153—2.9614.这可作为鉴别品种间耐寒性差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陈伟 《福建农业》2000,(6):12-12
荔枝、龙眼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果品,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200公顷,龙眼种植面积1.44万公顷,但荔枝、龙眼在生产过程中遭到多种害虫危害。全国目前已报道的荔枝、龙眼害虫有116种,福建有106种,在我市对荔枝、龙眼危害性大、常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20多种,其中普遍发生、为害梢果严重的有荔枝蝽、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荔枝瘿螨(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角颊木虱(主要为害龙眼),发生较严重的有龙眼亥麦蛾、金龟子类、卷叶蛾类、介壳虫类、木蠢蛾类和白蛾蜡蝉,龟背天牛零星局部发生,在许多老果园白蚁发生十分严重,此外,荔枝小灰蝶、龙眼鸡、蓑蛾类虽危害很轻,也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广东名果荔枝、龙眼常见蚧虫种类、为害及形态特征。经在广东主要产区调查研究,初步鉴定出荔枝、龙眼常见蚧虫10种,其中属于蜡蚧科的有垫囊绿绵蜡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等4种;粉蚧科的有桔鳞粉蚧1种;盾蚧科的有芒果轮盾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龙眼缨单蜕蚧、费氏轮圆盾蚧等5种;上述10种蚧虫中,角蜡蚧、日本龟蜡蚧、桔鳞粉蚧、荔枝缨单蜕蚧、大戟长蛎盾蚧、芒果轮盾蚧共6种蚧虫为害荔枝、龙眼.系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