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番茄晚疫病是兰溪市番茄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种植面积和连作面积逐年提高,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33.3 hm2次,发病面积253.3 hm2次,绝收面积73.3 hm2次,平均损失20.25 t/hm2.为此我们引进氨基寡糖素对番茄苗期晚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厦门地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常年蔬菜种植面积 2.1万 hm2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 2 670 hm2.但由于 2002年晚季和 2003年早季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 1 600 hm2,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广大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施肥定额二因素与番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有利于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最佳水肥耦合方案为:灌水量2 722.5~2 836.9 m3/hm2,施肥量265.5~294.4 kg/hm2.  相似文献   

4.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平均海拔900 m左右,年平均温度15.6℃,年平均降雨量1257.2 mm,日照时数1150 h,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何坝乡位于该县城关镇,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番茄350 hm2左右,其中大棚番茄27 hm2.由于近年番茄种植的大面积发展,番茄叶霉病在该县发生严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植保技术人员于2003年对番茄叶霉病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损失.  相似文献   

5.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 500、1 875、1 500g/hm2的3个处理施药后7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在72.58%~58.33%之间,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在77.04%~35.84%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高剂量有效成分2 500g/hm2施药后7d的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番茄灰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最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2 50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使用68.75%噁酮·锰锌WG75g/667m2药液能有效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3次后,能有效控制番茄早疫病的蔓延,在多雨季节可作为防治该病的农药之一.  相似文献   

7.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中,由于温度偏低、光照不足、肥水不协调及缺少传媒介体等因素,花期需用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点花,防止番茄落花落果,从而提高番茄的座果率.目前,在东台市东台镇的2个蔬菜产区有着2种不同的点花方法:1种法是喷雾法.即把药液盛在喷壶里,喷头对准番茄的整个花序小喷雾;另1种是涂抹法.即用毛笔蘸取配好的药液涂抹番茄的花柄或花梗.通过近几年调查发现,涂抹法明显优于喷雾法,能更好地保证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黄瓜花叶病毒病(CMV)严重危害番茄生产,降低番茄产量和质量。目前,CMV-CP基因转化番茄在国内外获得成功,已得到抗CMV的转基因番茄植株。本试验以带有CMV-CP基因的番茄品种80-2-1为试材,不带CMV-CP基因的80-2-1作对照,参照JeffersonR.A.方法,研究转基因番茄R1~R4代植株对CMV的抗病表现及外源标志基因的表达。转CMV-CP基因的番茄植株对CMV侵染表现显著的抗性,温室中接种的植株无症率为:R1代94%,R2代95.1%,R3代95.4%,R4代95%;大田中自然发病的植株无症率为:R2代65.6%,R3代76.9%。在转基因的番茄植株中,外源基因GUS(β-gluc…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评价了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控效果较好,300,450mL/hm~2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81.82%和85.5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87.5mL/hm~2的防控效果(72.72%).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可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区域交替使用,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同时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凝胶过滤方法对番茄叶霉病菌6个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利用叶片针刺法分别对其蛋白组分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以探讨番茄叶霉病菌不同生理小种毒素组分对番茄叶片的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生理小种毒素的纯化峰蛋白组分中只有一个蛋白组分能使番茄叶片褪绿,分别为来自生理小种1.2.3的第4个峰蛋白组分(记作:1.2.3(4),下同)、1.2.4(2)、1.2.3.4(2)、1.3(2)、1.3.4(2)和1.4(2).说明这几个峰蛋白组分对番茄叶片有一定的致病力,而其它峰蛋白组分对番茄叶片则没有明显致病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叶绿体膨胀或变形、基质片层部分消解,其中1.2.3.4(2)处理的叶绿体解体最彻底.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8年5月份,在连云港市赣榆县的700 hm2露地番茄种植区,1种新型病毒病造成40%的番茄减产.10月份该病毒扩展到该市东海县和邻近的省属岗埠农场设施番茄基地,为害面积达3 000 hm2,有近30%的温室绝收,平均减产50%,并有继续向北、向内陆发展为害的趋势.经鉴定,该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v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1].  相似文献   

12.
高民侠 《植物医生》2004,17(4):10-11
番茄病毒病是露地番茄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十分困难.2000至2003年在韩城市的龙亭、苏东、板桥等乡镇普遍发生,病情严重.病田率为80%~100%,平均病株率20%~30%,重者达80%以上,年发生面积超过0.07万hm2.发病轻者减产20%~30%,重病田块几乎绝收.番茄病毒病还可使番茄品质下降,风味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是番茄生产中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以耐旱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钙、钙调素拮抗剂W7[N-(6-aminohexyl) -5-chloro-1-naphthalene sulfonami de]预处理对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调素拮抗剂W7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丙二醛(MDA)、H2O2含量和O2 ()/(*)]产生速率,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加剧了抗坏血酸(A 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破坏;而Ca 2+处理显著降低了PEG胁迫下番茄幼苗MDA 、H2O2含量和O2 ()/(*)产生速率,提高了SOD、POD活性,减轻了胁迫对AsA和GSH的破坏.相同处理条件下,耐旱性强的品种'毛粉802'较耐旱性弱的品种'皇冠'伤害程度轻,Ca 2+-CaM信号系统对缓解番茄PEG胁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2μg.ml-1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植株,测定了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处理番茄4d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增加117.14%;10min过氧化氢酶活性即迅速上升为对照的2.5倍,12h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过氧化氢含量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降低逐渐增加,在36h达最大值134.67μmol.g-1,比对照提高27.5%。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参与蜡质合成基因Cer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处理番茄2d后Cer1表达量约为对照的2倍。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植株,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21d时达71.30%。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能很好的防治番茄立枯病与猝倒病,在6~18亿CFU/m2(制剂用量2~6g/m2)使用剂量下,其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达75%~86%左右,对番茄猝倒病防效达75%~85%左右,并且分别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福美双30%可湿性粉剂和霜霉威盐酸盐722g/L水剂.  相似文献   

16.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4,17(1):12-12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 150 hm2.受 3~ 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株病率一般 40%~ 60%,严重的 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快、危害重,在上杭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以温室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番茄一些品质指标(有机酸、可溶性糖、Vc、硝酸盐、糖酸比)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试验设置1485 m3.hm-2、2080m3.hm-2两个灌水水平和225 kg.hm-2、410 kg.hm-2和630 kg.hm-2三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作为单一因子和水氮交互作用对番茄不同品质指标影响均不同;增加灌水量,可提高番茄果实有机酸、硝酸盐含量;施氮过多或过少可降低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糖酸比;果实中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质指标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价最高的处理为低水中氮(W1485N410)处理,综合评价最低的处理为高水高氮(W2080N630)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有利于提高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温室滴灌施肥有效模式,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下限[W1(65%θF)、W2(75%θF)和W3(85%θF)]和3个施肥水平[F1(低肥)、F2(中肥)和F3(高肥)],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滴灌施肥不同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的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生理特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灌水下限条件下,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株高、叶面积、光合和蒸腾速率、干物质量和产量,但过高的施肥量反而不利于其生长、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适当上调灌水下限可以显著增加番茄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量,过高的灌水下限不利于番茄的生长、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提高.在试验的砂壤土中,W2F2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干物质的形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研究还表明,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番茄的产量与干物质量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番茄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关系均呈二次抛物线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灌溉水平与通气水平对番茄生育末期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富山1号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进行了灌溉试验,设8个灌水水平和通气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与通气水平对番茄生育末期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T2水平下,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能达到较...  相似文献   

20.
番茄碱对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ycle 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cAMP-PDE)是激素的第二信使,它对于维持细胞内cAMP和cGMP的浓度相对恒定上起重要作用[1].番茄碱是存在于番茄植物中的甾体生物碱糖苷,是番茄生长过程中的次生物质,能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2].我们曾研究了番茄碱对人红细胞膜上Ca2 -Mg2 -ATPase及Na -K -ATPase的影响,提示番茄碱的作用与钙调蛋白的作用有关[3,4].因此作者从激素的第二信使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入手探讨番茄碱对cAMP-PDE活性的影响,以获得对依赖和不依赖CaM的cAMP-PDE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番茄碱的杀虫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