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水微灌技术在果树、蔬菜上被广泛应用,从2002年起我们在大棚草莓上应用该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草莓生产受土、肥、水及农药的影响较大,传统生产中的灌水通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等普遍发生,加之大量使用肥料与农药,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与品质。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大棚草莓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核酸与氨基酸的混合液,草莓植株株高增加1.8cm,茎基宽增加0.43cm,大果率增加15%,糖度增加0.60,Vc含量增加120mg/kg,明显改善了草莓果实的品质,同时比常规对照增产幅度可达12.5%。以上说明核酸混配氨基酸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武生  朱晓敏 《南方农业》2008,2(2):39-40,42,F0002
大棚草莓,不但上市期由翌年4月份提早到当年的11月底12月初,而且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结合生产实践,笔者总结出了大棚草莓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栽培技术,以及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热水处理对草莓采后病害的抑制作用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38℃、15 min,44℃、10 min,48℃、5 min对新鲜草莓进行热处理,处理后的草莓置于常温下((20±1)℃),每隔12 h观察草莓的腐烂情况,并对草莓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有效地起到抑制草莓采后病害的作用,热水处理对草莓的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度等水果品质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热水处理后草莓的细胞膜透性与对照相比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中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法产生的CO2气体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促进大棚草莓植株生长和发育,提早上市期,提高草莓的产量、品质。应用该CO2施肥技术后,草莓果实口感好,Vc含量提高11.25 mg.100 g-1,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分别提高1.0和2.06个百分点,有机酸含量降低了0.10个百分点,硝酸盐含量下降了126.45μg.g-1。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14.32 g,约提高67%,每公顷产量提高29.9%,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草莓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同时其经济效益高、成熟快且种植简单。但草莓的管理事项等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基于此,深入分析温室大棚中草莓扣棚保温后的管理注意事项,包括无公害大棚的品种选择、苗木的繁殖与栽培、田间的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使其能在春节前上市,对草莓章姬和红颊两个品种进行了钢架大棚人工有机化种植。从组培苗的育苗、驯化、移栽、覆膜、肥水、温湿度管理、摘叶疏花果、病虫害防治、放蜂传粉以及果的采收各方面进行试验,最终成功种植出优良的有机草莓。  相似文献   

9.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重茬草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制剂对重茬草莓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对重茬未消毒土壤的草莓黄萎病防效达76.9%~84.6%。无论土壤是否消毒,复合微生物制剂均可提高草莓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使物候期提前;显著提高草莓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和风味;草莓增产14.21%~16.20%。同时复合微生物制剂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的种植条件可调节程度高,但由于棚内温度高、湿度大,容易诱发草莓病虫害。基于此,总结实际种植过程中大棚草莓常见病害,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发病规律,并为其有效防治给出具体措施,以提升大棚草莓病虫害防治能力,实现草莓增产增收,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