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单蚜传毒纯化柑橘衰退病毒(CTV)分离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峰  宋震  周彦  邹敏  周常勇 《西南园艺》2005,33(Z1):37-39
对龙凤C、立间、FJ59和0号4种CTV(柑橘衰退病毒)毒源分别用单头橘蚜传毒进行分离纯化.用直接组织点免疫(DTBIA)和P25衣壳蛋白基因所表现出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各毒源的蚜传阳性率和组群特征进行分析.从271株受毒植物中共获得31株感染CTV的阳性株,4种毒源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3.7%、3.1%和17.8%.有22株仅带有单一组群CTV,其中从龙凤C获得6株Ⅰ组群,3株Ⅲ组群;从FJ59获得1株Ⅰ组群;从0号获得7株潜伏侵染的Ⅰ组群,2株Ⅲ组群;从立间获得出3株Ⅳ组群CTV.  相似文献   

2.
易龙  夏宜林  李双花 《园艺学报》2017,44(11):2179-2185
研究‘纽荷尔’脐橙及其芽变品种‘赣南早’对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分离株变异的影响及抗性差异。将CTV分离株YC-3接种后分析‘赣南早’上的分离株YC-3Z和‘纽荷尔’上的分离株YC-3N外壳蛋白(CP)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序列差异,测定两个品种体内CTV的复制水平及与抗性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TV分离株YC-3Z、YC-3N与接种前的YC-3相比,RFLP组群和SSCP谱带数无变化;密码子的替换主要发生在第3位的碱基位点上,其次为第1位,第2位未发生替换;密码子转换数多于颠换数;CTV分离株YC-3N密码子发生了非同义突变;CTV分离株在‘纽荷尔’上的复制水平是在‘赣南早’上的3.3倍。酶活性测定表明‘赣南早’和‘纽荷尔’接种CTV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了78.2%以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提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但两个品种间5种防御酶活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柑橘衰退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有关文献,就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的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抗病毒基因工程和柑橘衰退病的检测、鉴定及防治作一综述。重点讨论CTV株系分化、基因组和亚基因组RNA、CTV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CTV通常以不同株系的混合物存在,并且和其他病原形成复合侵染,各分离物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株系的分离纯化、各株系间的交叉保护及CTV和橘蚜的互作关系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柑桔衰退病是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害,褐色桔蚜是CTV的最有效传播介体。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蚜虫体内CTV已被研究多年。本文重点阐述了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介绍了反转录PCR(RT-PCR)、反转录巢式PCR(RT-nes-ted-PCR)以及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的应用,并对这些技术应用于研究CTV蚜传机理和CTV-介体-寄主三者的互作关系方面做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基因型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ORF1a的序列差异,设计T3基因型CTV的特异性引物T3-4F/R,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建立T3基因型CTV分离株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并进行灵敏性、重复性试验。应用该方法测定柑橘植株中T3基因型CTV分离株含量。建立了一种特异性检测T3基因型CTV分离株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其灵敏性比普通RT-PCR方法高100倍。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97.1%,相关性系数为0.992。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94%,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田间样品中T3基因型CTV含量差异较大,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1 250倍。本研究中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柑橘植株内的T3基因型CTV分离株,可用于研究T3基因型的CTV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野生柑橘与栽培柑橘上衰退病毒(CTV)分离株间的分子遗传特征,为深入解析CTV的遗传进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运用RT-PCR对我国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的11个野生柑橘上的CTV分离株和4个国内栽培甜橙及柚上的CTV强弱毒代表株分离株的p2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所获序列与Gen Bank收录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外CTV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野生柑橘与国内外栽培柑橘上CTV分离株的p23基因序列相似率为87.7%~99.3%;密码子中碱基含量GC%AT%,密码子转换数多于颠换数,第3位的碱基替换数最多,其次为第1位,最少是第2位;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值(dN/dS)小于1,表明p23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承受着净化选择。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来自于野生柑橘上的11个CTV分离株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属不同的簇支,与不同来源地具有较高相似性和较低遗传距离的栽培柑橘上的CTV分离株构成同一组群。【结论】野生柑橘与栽培柑橘上的CTV分离株在碱基含量、密码子转换和颠换率及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比值(dN/dS)等遗传特征方面均表现出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野生柑橘上CTV分离株基于p23基因序列的聚类关系与其地理来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探究不同柑橘类型对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变异的影响,为研究寄主-CTLV的互作关系提供基础。将CTLV分离株HH和XLB分别嫁接接种于8种柑橘类植物,对CTLV分离株和获得的亚分离株样品进行CP基因的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以及序列比较。结果表明HH和XLB与其各自在不同柑橘植株上的亚分离株的CP/Hinf I RFLP酶切图谱无明显差异;混合侵染的CTLV分离株HH和其亚分离株之间的SSCP谱型存在差异,株系构成单一的CTLV分离株XLB与其亚分离株间的SSCP谱型差异不明显。通过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TLV在不同寄主上其CP基因有几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变异。CTLV可能受寄主植物的影响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8.
 从表现红心病的潍坊萝卜块根上得到一芜菁花叶病毒( Turnip m osaic virus, TuMV) 分离物(TuMV-Ra) , 通过RT-PCR获得了该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 基因, 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 并将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它20个TuMV萝卜分离物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 TuMV-Ra与这20个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9.9% ~99.0% , 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8%~99.7%; 其中与中国浙江杭州萝卜的两个分离物HZLB1、HZLB2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和99.0%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和99.7%。TuMV-Ra与1999年从表现相同症状的潍坊萝卜得到的分离物CHINA-WF 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66% , 氨基酸同源性为96.53% , 说明病毒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异, 而且变异的位点主要在CP的N末端。将TuMV-Ra C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 + ) , 在大肠杆菌BL21 (DE3) 中表达出分子量为38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TuMV-Ra CP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湘赣南部地区野生柑橘上的CTV种群特征,为解析CTV种群的遗传进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RT-PCR对江西崇义、湖南道县、湖南莽山和湖南江永4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柑橘CTV分离株的CP基因和p2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所获得序列与从GenBank下载的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分离株相应基因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分子变异(AMOVA)分析、系统发育和中介网状关系结构分析。【结果】碱基组成分析显示,4个地区的CTV分离株上2个基因的A+T碱基含量均高于G+C含量;CP基因和p23基因AMOVA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内分子变异分别占85.8%和82.38%,种群间分别占14.20%和17.62%,基因流Nm分别为6.749和1.475;碱基错配分析显示,2个基因均呈多峰分布曲线,表明4个地区CTV种群变化保持稳定;重组分析显示,2个基因均未检测出重组事件的发生,基于2个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相同地理来源的CTV种群大部分聚集在同一簇中,少部分分散在不同簇,表明研究分析的CTV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相关性,中介网状关系结构图得出类似分析结果。【结论】4个地区的野生柑橘上CTV种群间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各地区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差异小,CTV种群保持稳定,CP基因和p23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和中介网状关系结构图表明,湘赣南部地区的野生柑橘上CTV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桔二叉蚜在桔园出现肯定会大人加速柑桔衰退病的发生与传播.在适宜环境条件下,5年内甜橙的感病率从不足1%上升至90%以上.桔二叉蚜不致使病毒发生变化,它传播一株树上所有病毒株系,不论弱毒素或是强毒素.但其中只有一种或某几种株系能表现症状.当  相似文献   

11.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是危害广东省冬瓜的常见病毒。摸索了冬瓜叶片总RNA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基于ZYMV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gene,cp)序列的RT-PCR扩增,检测采集自广东省9个冬瓜产区的76份病毒侵染样品的病毒田间发病率;将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利用MegAlig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cp基因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结果表明,24份样品检测为阳性,田间发病率为31.59%;所有参试病毒分离物cp基因全长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的多肽;测序的16个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推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1%~100%与96.1%~100%;所有广东分离物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基序保守,除GD121-9增加2个人类白细胞抗原外,其他均包含5个人类白细胞抗原及1个N糖基化位点,均包含保守potyv_CP功能域及与病毒蚜传相关的结构域DAG三联盒"Asp-Ala-Gly";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YMV病毒划分为7个基因型,广东分离物均属于同一基因型Ⅰ,包含3个株系;广东地区的16个分离物分为3组,无明显地域选择性。总体上广东ZYMV-cp比较保守,分子变异较小。明确了广东省冬瓜上ZYMV病毒的侵染情况及外壳蛋白基因的变异特点,为对其致病性和抗病毒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莉爽  李淳  杨学辉  张松柏  刘勇 《园艺学报》2020,47(12):2415-2426
为明确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在贵州辣椒上的发生分布及其分子变异情况。用RT-PCR法对采自贵州省25个采样地点的548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9份为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3.54%。将获得的14个不同采样点PeVYV分离物和已报道的中国和其他国家PeVYV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P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9%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7% ~ 100.0%;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7.9% ~ 100.0%;M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7% ~ 100.0%,氨基酸相似性均为100.0%。在系统进化树中,有13个采样点PeVYV分离物P0基因聚在一起,与中国分离物(KP326573)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遵义播州PeVYV分离物与澳大利亚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贵州所有PeVYV分离物CP基因与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和西班牙分离物聚为一支,但不同采样点的PeVYV分离物又聚为两个不同的分支。而不同采样点MP基因全部聚在一起,且与其他地区PeVYV分离物的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辣椒上不同地区PeVYV分离物具有一定的分子差异,存在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使用RT-PCR方法从吉林省疑似感染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的分蘖洋葱(毛葱)叶片中获得了SYSV吉林毛葱分离物SYSV-JL(MN607702)的全基因组序列。SYSV-JL的全长序列为10?427 nt,与GenBank已登录的3条SYSV全长或近全长序列在多个基因上保持着较高的序列一致性,但在P1基因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较低,分别为69.5%~84.2%和60.9%~76.9%,进一步通过变异分析发现,P1基因包含369个变异位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变异特征。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不同SYSV分离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SYSV-JL分离物与多个中国分离物系统发育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葡萄A病毒四川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病毒属(Vitivirus)的典型种,在世界葡萄产区广泛分布。采集10株“藤稔”葡萄成熟枝条,使用6种葡萄病毒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10个样本中有6个感染4种不同的葡萄病毒。以GVA的ELISA阳性植株为材料进行RT-PCR扩增,首次获得了GVA四川分离物SL10的完整外壳蛋白基因(CP)。该基因全长597 bp,将其与GeneBank收录的15个GVA分离物的CP序列进行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把不同地理起源的GVA分离物分成2个变异组;其中Ⅰ组包括3个分离物(与Ⅱ组的其他分离物只有75.9%~80.1%的序列同一性);其余的13个分离物组成Ⅱ组(组内分离物具有84.4%~99.5%的序列同一性)。构建了GVA CP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0-GVAcp并转化BL21菌株,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得到了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15.
孟祥春  向旭  钟云  刘岩  易干军 《果树学报》2007,24(6):796-798
利用RT-PCR技术对广东砂糖橘碎叶病毒的外壳蛋白(CTLV-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DNA序列分析表明,砂糖橘CTLV-CP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786bp,编码262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显示,所得序列与苹果、梨茎沟病毒(ASGV)外壳蛋白基因及其它柑橘CTLV-CP基因的同源性在87%~91%,证明所克隆的片段为CTLV-CP基因。  相似文献   

16.
项周  程桥  谢宗周  王国平  洪霓 《园艺学报》2017,44(1):113-119
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和柑橘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均可侵染柑橘的不同种。为明确CLBV及CTLV在中国柑橘上的发生状况和分子特性,采用RT-PCR技术对来源于中国7个省的342份和346份柑橘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9.6%和11.0%。对14个CLBV分离物和15个CTL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部分序列分析显示,CLBV分离物间cp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2.1%~100%和88.1%~100%,CTLV分离物的cp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5%~100%和92.5%~100%。测定的14个CLBV分离物在系统进化树中聚为2个组;而CTLV分离物分组不明显,该病毒的系统进化与寄主来源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云南苹果产区苹果茎沟病毒(ASGV)的发现及其分子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查明云南省苹果产区的苹果茎沟病毒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的侵染情况和不同来源分离物间的分子变异情况,【方法】以云南昭通、丽江、昆明、曲靖等地采集的325份苹果病毒样品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对其是否携带ASGV进行检测,运用DNAMAN6.0、MEGA5.0对实验获得的6个分离物和GenBank上已登录的34个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ASGV在云南各大苹果产区的发病率高达48%。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7.3%~93.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0.7%~98.7%。系统发育树显示,云南的6个分离物聚为一簇,而陕西省苹果分离物YL06与云南省分离物ZT1、TJX1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一支;ASGV苹果分离物要明显区别于ASGV梨分离物和CTLV柑橘分离物。【结论】云南省苹果产区苹果树的ASGV带毒率高达48%,推测可能是一种发生率比较普遍的病毒病,这是云南省发现的首次报道。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获得的6个苹果分离物明显区别于其他寄主分离物,并且与其他地区的分离物具有一定差异,推测在我国,ASGV的分子变异与寄主/地域来源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SSCP技术分析我国柑橘衰退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坤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2006,23(3):346-349
以随机采样的方式,从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10县的柑橘产区收集242份温州蜜柑(CitrusunshiuMarc.)、橘(C.reticulataBlanco)、甜橙(C.sinensisOsbeck)和柚(C.grandisOsbeck)样品。对PAS-ELISA法初步检测呈阳性的样品进行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CP基因(coatingproteingene,CPgene)的RT-PCR扩增,结果来自14个样品采集地的120份样品感染了CTV,单个采样点的感染率为20.0%~71.4%,而总感染率达49.6%,表明CTV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显示,120份CTV的CP基因RT-PCR的扩增产物共产生120种SSCP带型,而且存在广泛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2019年从南疆7个县/市采集表现瓜类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侵染典型特征的47份甜瓜叶片样品,通过RT-PCR进行CABYV的检测,从县/市各选出1份代表性样本,进行特异性片段的克隆、测序,以及核苷酸多样性、蛋白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8份样本呈现CABYV阳性,检出率为59.57%,巴楚县、阿克苏市、莎车县、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洛浦县的检出率分别为80.00%、28.57%、83.33%、60.00%、37.50%、71.42%、66.67%。克隆测序获得了707 bp的核酸序列,核苷酸多样性值在0.012~0.018之间,所有序列均具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ORF1编码199个氨基酸的外壳蛋白(CP),各县/市的序列相似性为99.07%。ORF2编码191个氨基酸的运动蛋白(MP),各县/市的序列相似性为98.80%。基于CP和MP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各县/市得到的所有CP和MP均聚在亚洲分支。CABYV在南疆甜瓜主产区普遍发生,且不同区域核苷酸变异很低,这些地区的CABYV与中国及日本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洲及中国台湾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0.
运用RT-PCR技术对柑桔裂皮类病毒江西分离物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并对其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371bp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1个柑桔裂皮类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CEVd-RJ与湖北分离物CEVd-HB的同源性为99.7%,与广东分离物CEVd-YC的同源性为90.8%,同国外9个分离物间的同源性在89.0%~98.6%之间。序列差异分析发现,CEVd-RJ的全长cDNA序列比CEVd-YC少一个碱基,有36个位点碱基发生了变化,与CEVd-HB只存在一个碱基位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