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光 《植物保护》1964,2(6):258-259
广东新兴县,秋季晚稻常受粘虫为害,1955年比较严重,1958、1960、1961年也是猖獗年份,虫口密度每亩达3—10万头。 1.发生世代和时期: 历年来秋季粘虫的发生,包括两个不完整的重叠世代,即第五、六代(代次尚待证实),就其危害性看,第六代是主要的。 (1) 据1958—1962年糖蜜诱测结果(测报站):秋季粘虫蛾始见于9月上旬。早发个体完全可能在10月中旬末完成一代,成为迟熟晚稻后期的威胁。 (2) 从幼虫消长看,1962年9月上、中旬间普通出现粘虫为害,9月21日找到老熟幼虫,第二次幼虫始盛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安顺市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俗称“行军虫”、“剃枝虫”、“五彩虫”等是一种杂食性爆发性害虫。在我国除新疆、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安顺市属2代粘虫为害区,20世纪90年代发生频率较少,近几年来发生加重。特别是2003-2004年连续在紫云县和镇宁县部分地方爆发成灾。2003年仅紫云县的火花乡火烘、江纳村;水塘镇羊场片区的桥头、大关、塘发、砂锅、大寨村;镇宁县沙子乡的斗糯村玉米、杂草被害,发生面积4000hm^2,2004年全市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除危害玉米、杂草外,水稻同时受害,发生面积达11780hm^2,其中水稻发生2700hm^2,玉米9080hm^2。  相似文献   

3.
赵魁杰 《植物保护学报》1988,15(1):40-40,72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本区历年仅第一代发生量多,为害三麦较重。1981—1983年稻田粘虫大发生。1983年,发生为害面积200万亩。亩虫量一般1—2万头,多达20—30万头;一般减产5—15%,高达30%以上。与本区毗邻的盐域、滨海、响水、干榆、新沂、宝应等地也有类似情况。1983—1985年,作者对其地方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涂锐  葛发勇 《植物医生》2003,16(5):38-41
钟山区地处贵州高原西部乌蒙山麓 ,地理位置为东经 10 4°11′4 4″~ 10 4°5 5′2 2″ ,北纬 2 6°31′4 0″~ 2 639′4 0″,东西长 5 2km ,南北宽 4 6km。海拔高度 15 0 0~ 2 90 0m。全区四季不分明 ,年平均气温 12 .3~15 .1℃ ,年平均日照 15 6 0h ,属温凉气候带 ,是 2代粘虫常发生区。辖区内以玉米种植为主 ,常年播种面积约为 4 133hm2 ,占总播面的 4 7% ,以粘虫为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根据植保站 1989年至 2 0 0 2年的统计 ,累计粘虫为害玉米面积达 1.17万hm2 次 ,损失粮食 2 4 6万kg ,平均每年有 2 0 %的玉米面积受害。因此 ,进…  相似文献   

5.
吴忠地区粘虫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式罗占忠,刘江山,马秀萍,马自清(宁夏吴忠市农技推广中心751100)80年代以来,随着小麦套种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已成为我区常发性害虫。自1979年至今,我们在东塔...  相似文献   

6.
在江淮黄淮地区,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历来是三麦的主要害虫。但近十几年来,秋季发生的频率很高,70年代以来曾多次大发生,给秋熟作物造成很大损失,1987年8月,从鲁东南到苏北一带再次大发生,玉米、水稻等作物受害严重,大豆、花生等亦受波及。因而,秋季粘虫的发生是本地区测报和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一、秋季粘虫的发生频率和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二十九年三代粘虫资料,探讨本地区粘虫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目的是探求预测预报方法及防治对策。三代粘虫在本地区为五年一个为害发生周期。造成周期的原因,主要是蛾主峰向后推迟所致。主峰与主峰之间,每年向后大约推移5—6天。在周期内,从蛾峰出现到蛾峰消失大约一个月(7月20日至8月20日),所以主峰最多出现五次,第一年和第二年度多为第一个蛾峰为主峰,以后随着时间推移,第二个蛾峰上升为主峰。在形成主峰前,常伴随着有一小蛾峰出现,这个小蛾峰是以后大发生的主要虫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个粘虫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模式图。粘虫在广东、广西省1—2月間发生一个世代,为害小麦。这一代羽化的成虫(可能还有湖南、福建等地越冬幼虫羽化的成虫)于3—4月間向北迁飞:绝大多数迁到江苏、安徽、河南及山东南部地区,并在該地繁殖为害,产生第二代;一部分可能迁至河北、山东北部、山西、豫北等地,在这些地区也能繁殖一代,但因环境条件不适合,基本上不为害;一小部分甚至于可以迁至更北地区,如东北中北部,但在这些地区不能生存繁殖。在江苏北部、河南等地繁殖后的第二代成虫,在5—6月间又向北迁飞,这就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为害世代。在河北、山西等地,除了有这批迁移来到的蛾子外,尚有当地繁殖的后代,因而有世代重迭現象。在东北为害世代的成虫在7—8月間向南迁飞:一部分可能在东北南部(如錦州等地)再繁殖为害一代;但多数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这一代的成虫在9月間再迁向南方,到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为害晚稻。在湖南、湖北、福建等地,该代的幼虫越冬,在广东、广西地区,再繁殖一代。一般说来,在粘虫迁飞后的地区,虫量大为減少,以至几乎不能找到,春季向北迁移与秋季向南迁移可能有所不同。在向北迁移中,每代迁移之后、数量都有增加;而在向南迁移中,数量增加是不显著的;这可能是由于迁移中有稀释或分散至更大地区的原因。根据这一模式图,許多有关粘虫发生的現象可以获得解释:如不同地区猖獗世代的不同,猖獗时間的不同,东北地区早春蛾子发生的特点,蛾子发生高峯的类型,各地区的世代数等。本文并根据这一模式图討論了对于数量变动及預测預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揭示了秋季桑蓟马的日间发生规律。桑蓟马种群数量从7月中旬末激增月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全年发生高峰,每枝虫量高达1560~2628头;桑蓟马主要分布在桑树枝条0~8叶位上,占全技总虫量的8147~99.81%,其中第3叮虫量比例较稳定,占技虫量的14.92±2.76%,桑前马虫量以叶片反而虫量比例大于正面,占60~90%,在顶芯生长止常的桑枝上的虫量,明显大于自然封顶的止芯桑枝,并在桐乡青和新之一徽两个品种上的虫量相对较低。本文还提出广秋季桑蓟马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0.
薛俊杰 《植物保护》1983,9(6):30-30
武安县位于河北西南部,属于三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有外地虫源(来自东北和西北)和本地虫源两种。重点为害谷子,其次是玉米、高梁、红薯等。大发生的年份。一些防治失误的社  相似文献   

11.
十字花科蔬菜是常见的一类蔬菜,秋季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花椰菜、红菜薹、甘蓝、大白菜和小白菜,在其整个生长期内,常发的病虫害主要为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菜蚜、菜青虫、小菜蛾、菜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相似文献   

12.
杨德义 《植物保护》1983,9(6):29-29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更新和水肥条件的不断提高,密植、多肥、水浇所构成的小麦群体结构大和田间隐蔽多湿的小气候,适合一代粘虫的生存和繁殖,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为害程度有所加重。据我县1963—1982年的20年资料分  相似文献   

13.
粘虫是危害我县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的大害虫,目前对其危害世代一代(全国的标准为二代)主要采用糖蜜诱杀剂诱测成虫和谷草把诱卵进行测报,但这种方法技术性比较强,也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投资,基层群众不太容易掌握。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观察、发现当地粘虫发生的轻重与季风规律密切相  相似文献   

14.
粘虫在西安市草坪上大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丽君 《植物保护》1998,24(1):39-39
粘虫在西安市草坪上大发生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1996年6月至7月在西安市草坪上暴发危害。据在西安植物园调查,受害草坪面积达80%以上,最多虫量为706头/m2,其中以本特2号及4号品种草坪受害最重,草坪被全部食光,仅留...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9~ 1 0月 ,粘虫在榕江县晚稻上大面积发生 ,发生面积 80 0hm2 ,占全县晚稻种植面积的 92 .2 %。9月 1 5日调查时零星发现幼虫。 9月 2 4~ 2 5日低龄幼虫高峰期调查 ,一般田块虫量为 6万~ 8万头 /667m2 ,严重田块高达 1 7万头 /667m2 。 9月 2 8日至 1 0月 3日 ,幼虫进入暴食期 ,一般田块虫量为 8万~ 1 0万头667m2 ,严重田块高达 2 4万头 / 667m2 ,是有记载以来粘虫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在平江乡有 1hm2 的水稻在9月 2 7~ 2 9日 3d被吃去 90 %以上 ,甚至田埂上的杂草也被吃光 ,平均 667m2 产量只有 4 6.6kg。这次粘虫…  相似文献   

16.
胡淼 《植物保护》1981,7(2):11-11
近年来,在防治粘虫工作中一刀切现象仍十分严重,有些地方命令主义依然盛行。由于心中无数,甚至流行着这样说话:“不管有虫无虫,统统打一遍药,否则出了问题你负责”!但是粘虫的发生,无论轻发生年分,重发生年分,还是一般发生年分,其田间虫口密度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盲目打药,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经济规律,不符合科学种田精神,这种现象必须纠正。为此,我写了这篇材料,借贵刊一角予以介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6年菏泽地区二代粘虫严重发生菏泽地区地处鲁西南,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31.7万hm2。历年来,二代粘虫在当地很少发生,1996年却在玉米田严重发生,面积达7.5万hm2,6月20日调查,百株有幼虫10~90头,严重地块百株达300~40...  相似文献   

18.
宜州市粘虫严重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宜州市广泛分布,常年零星轻发生,主要为害甘蔗、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一般情况下不造成严重危害,2002年粘虫在宜州市局部暴发危害,近年其为害呈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发生特点1·1具有突发、暴发性2002~2005年宜州市粘虫重发区的虫源地都是被水浸泡过的荒草洼地,由于这些低洼草地多在离村屯较远的岭坡地,农民早期不易发现,3龄后大量幼虫在1~2d内迁入附近农田,对作物造成严重为害。1·2暴发区虫口密度高,为害重,其他地区发生也逐年加重2002年以前近50a,粘虫在宜州市均为零星轻发生,1980~2001年间调查,虫口密…  相似文献   

19.
蓝继新 《广西植保》2004,17(1):33-34
粘虫Mythimha Seprata(Walker)是一种具有迁飞性、食量大、为害重、转移扩散快的害虫。2002年9月中下旬在我县山区部分乡镇农田作物、旱地作物、山外平原区的甘蔗、玉米等作物上暴发成灾,造成多种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统计,水稻发生面积为535.5hm^2,甘  相似文献   

20.
1996年陕西省二代粘虫偏重发生粘虫是一种暴发性害虫,在我省一般年份发生3代。第一代为害小麦,第二代为害玉米、谷子等,第三代仍在秋田为害,以二代为主要为害代,三代在局部地方造成为害。80年代中期以后,粘虫连续多年发生较轻,但1996年其发生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