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夏季,受持续高温湿热天气影响,自7月初开始,部分地区一些生猪相继发生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或苍白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高热病"疫情。这些猪"高热病"发病特点为发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很快就波及同群和相邻养殖户;且病程长,治疗后易复发;断奶前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率高,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死亡率低,青年猪和公猪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散养户发病率高,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的猪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猪群发生一种以发病急、病程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高热稽留为特征的传染病,人们称之为"高热病"。笔者在技术服务实践中,自制中药制剂"高热灵散"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以往高热症以三高(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两快(传染快、发病快)一慢(病程较长)为特征,近年来的猪高热综合症除"三高、两快"以外,病程缩短,呼吸道症状明显,而且死亡率更高,有的中、小型猪场死亡率达90%以上,呈现出三大特点:急~最急性,快~传播快,重~病情重,大~损失大。  相似文献   

4.
邢兰君 《中国猪业》2010,5(4):39-40
<正>1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猪高热病"以猪只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高热病"为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病的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5-10月),但是目前冬春也有发生;各种猪都会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其中40~9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率达90%,死亡率达80%,特别是从外地调进的保育猪发病死亡率更高。生长猪的发病率为70%-80%,死亡率为50%-60%,公母猪发病率达50%-80%,死亡率40%-50%,育肥猪发病率30%-40%,死亡率20%-30%。  相似文献   

6.
<正>"红"为附红体,"蓝"为蓝耳病或高致病性蓝耳病。目前猪场猪病主要以"三高两快一长"为特点,即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快、传播快、病程长,暂时不妨仍称之为"高热病"。1主要症状最近,一些地方的部分猪场"高  相似文献   

7.
去冬今春以来,在临床上产蛋鸡的发病率高于雏鸡。蛋鸡发病的特点往往是刚一开产,就开始发病,且新母鸡发病率大于老龄鸡。尤其是没做过H5型疫苗免疫的鸡群,死亡率高于曾经做过三次基础免疫的鸡群。其特征是"两高、一快、一慢"。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产蛋率下降的速度快、产蛋率回升的速度慢。  相似文献   

8.
每年入夏以后,由于高温高湿等因素,很多养猪场的生猪会发生以高热不退、皮肤发红、食欲废绝为主要症状的"高热病",对我市生猪生产影响极大,严重影响饲养户的积极性,并造成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生猪"高热病"的病原复杂,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病程长、易复发、传播快等多种特点.具体为疫情流行区域广,我市大多数镇的不少猪场均有发病;疫病虽在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易发;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病,病猪体重一般在10~80千克,主要为保育仔猪、生长育肥猪,很多猪场的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情况也非常严重;发病猪只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患猪死亡严重,大部分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60%.患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和保育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母猪发病出现死亡、流产或不发情症状,严重的死亡率可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是"三高一低"——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防治十分困难,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当前的猪高热病防控过程中,有很多误区值得注意。误区一:"防疫"就是"打防疫针",可以"一针安天下"当前养殖场,无论其规模大小,对"防疫"的认识程度都比较  相似文献   

10.
1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禽流感为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毒对黏膜有亲合力,常为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毒株、禽别、年龄、环境及并发感染有关。目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较常见(如蛋鸡减蛋);高死亡率常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发病率高,流行快,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剖解后肺呈"肉样"或"虾样"实质。该病死亡率不高,但会引起患畜发育不良、育肥周期变长、饲料报酬率降低,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不分猪的品种、年龄、性别均能感染,以哺乳猪和幼猪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其次是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该病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寒冷季节多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腻猪病",近几年时有发生,没有季节性;发病率高,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尤其是圈舍条件差、饲养管理落后或者消毒不严格、不彻底的猪场最易发生该病。猪场一旦发生该病,严重影响仔猪健康,即使康复生产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对猪场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油腻猪病"多发生在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出现渗出性皮炎的症状。发病仔猪一般先在嘴角出现皮结痂,之后慢慢蔓延至全身各处,然后慢慢消瘦,毛长死亡;据了解个别猪场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将近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腹泻是指4月龄内的小猪尤其是哺乳仔猪及其刚断奶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在仔猪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报道,30千克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可达46.5%,死亡率10.3%,冬季发病率可达69.9%,死亡率可达19.6%。腹泻造成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4.
<正> 破伤风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经创伤感染的传染病。发病率虽不高,但治疗难度较大,药耗较多,死亡率比较高。为防治该病,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潜伏期及潜伏期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拙作"水牛破伤风病89例诊治体会"一文中曾提及,(见《中国兽医杂志》  相似文献   

15.
<正>猪"高热病"多发生于气温较高季节,发病率50%以上、病程约5~20d、死亡率达50%~90%,呈现出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由于病因病情复杂,治疗效果差,导致猪只大量死亡,使养猪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目前仍是威胁养猪场主要的传染病。1临床症状病猪卧地不起,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40℃~42.5℃。尿少而黄、粪便干燥或成球状,气喘或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发炎、分泌物增多,皮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养猪业所谓的"高热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呈区域性暴发流行,主要发生于夏季,气温高,猪舍密度大,通风力低,隔热条件差,猪易发生热应激。另外,温差大且温度高,有害气体含量高,往往引起猪群应激,使猪群抵抗力下降。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发生。发病急、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一般猪群死亡率为40%~50%,高的可达到80%~100%,其中以仔猪更为明显。1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猪高热综合征是四年来猪的一种多发性综合征,本病的发病特点呈现出"三高一低"现象——高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目前,该病已无明显的季节性。笔者于2010年7月份在河南社旗进行技术诊疗服务期间,遇到多起该病病例,就其中一例进行报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高度传染、高死亡率的呼吸道疾病,但国内外缺乏相应的疫苗。2012—2013年间,贵州紫云县发生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爆发性流行,全县贵州马的发病率为1.12%,病死率为69.72%;死亡最多的是贵州紫云县懂桑村养殖的贵州矮马,发病率70.1%,死亡率59.8%,病死率85.3%,部分农户家的马匹全部死亡,属于急性传染性疫病。2014年懂桑村采用伊维菌素对全部贵州矮马进行整体预防,发病贵州矮马采用"血虫迪"和"附红二合一"进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至22.2%和9.1%,有效地控制住了当地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持续蔓延。  相似文献   

19.
"红"则为附红细胞体,"蓝"则为蓝耳病(PRRS)或高致病性蓝耳病(HPPRRS)。目前猪场猪只主要以"三高两快一长"为特点,即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快、传播快,而病程长。暂时不妨仍称之为"高热病"。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对育肥猪、母猪、仔猪的危害较大,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于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