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应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制的1HS-1.2型中耕深松机,在位于阜新县他本镇马蹄营子村的国家“863”项目试验基地进行了玉米中耕深松试验,通过深松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及玉米长势的对比,研究了中耕深松对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耕深松后土壤的水分含量比未深松土壤的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中耕深松后玉米根系的根长明显大于未深松根系的根长,中耕深松后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增加幅度为21%.  相似文献   

2.
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辽宁西北半干旱区耕层浅、犁底层厚,影响雨水下渗和玉米生长的实际,玉米苗期进行深松,并测定了深松部位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及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深松与对照相比,耕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容重降低,玉米株高提高了6.3%,茎粗增加了7.0%,穗长增加了19.4%.穗径增加了:3.9%.产量提高了10.5%.  相似文献   

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深翻和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降低了土壤紧实度;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4.
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一年两熟区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后,土壤耕层10~40 cm土壤容重较对照田下降了1.77%,0~100 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7.53%左右;能够改善玉米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根系粗壮,促进了夏玉米生长发育,较对照增产10.9%。  相似文献   

5.
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深松深度对玉米生育期土层含水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中耕时和秋收后不同深度的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深松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玉米产量。秋收后深松40cm效果最佳,较对照提早6d成熟,...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干旱灌区玉米不同时期深松的作用效果。于干旱灌区,对伟科702进行秋季、春季、夏季深松,深松深度为40 cm,检测玉米生长前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测定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时期深松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在产量相关性状方面表现为,3个时期的深松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千粒重、穗粒数、出籽率等,降低了秃尖和倒伏率;秋季、春季、夏季深松分别较对照增产10.4%、7.1%、3.8%。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量玉米秸秆深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含水量、容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6000,12000,18000,24000kg· hm-2秸秆深还田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产7.60%,9.40%,7.80%和4.51%;秸秆深还田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容重均优于对照,800kg·hm-2处理的土壤墒情优于其他各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秸秆深还田对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及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松(耕)时机与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对照)、秋季深松+夏季免耕、秋季深耕+夏季免耕、秋季深耕+夏季下位深松和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共5个处理,研究深松(耕)时机与方式对砂姜黑土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玉米干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筛选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深松(耕)时机和方式。结果表明,秋季深松+夏季免耕、秋季深耕+夏季免耕和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地上部生长,进而增加玉米产量。秋季深耕+夏季深松处理对土壤耕层的改良效果和玉米产量均高于秋季深松+夏季免耕和秋季深耕+夏季免耕。5个处理中,以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对土壤耕层特性的改良效果最好,玉米地上部干质量和产量最高。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的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比秋季旋耕+夏季免耕处理分别降低29.0%和12.7%,土壤含水量增加7.8%,玉米产量增加15.5%。在5个不同的深松(耕)时机和方式处理中,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处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玉米产量最高。因此,秋季深耕+夏季侧位深松是砂姜黑土区适宜的深松(耕)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进行玉米深松改土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提早成熟;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有效地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促进玉米百粒重增加,增产效果明显,适宜在肇东市推广。  相似文献   

10.
深松对土壤含水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松处理,研究其对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未深松处理,其产量也比未深松处理高,增产比例达到了7.96%,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高于未深松处理,二者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知,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玉米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保证玉米生长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增加玉米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从而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土壤深松对江淮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与不深松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深松对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根重、产量和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比未深松对照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21.4%;深松显著降低玉米的倒伏率,倒伏率比对照下降79.4%。  相似文献   

12.
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耕作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作物产量,该试验研究了辽西地区玉米连作不同耕作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在不同的耕法中,以一次全方位深松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在20~30 cm的土壤有效耕作层中容重为1.29 g/cm3。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连年沟垄交替深松能够增加玉米的株高和增大玉米的叶面积,单从产量来看,以一次全方位深松、连年秋翻和连年沟垄交替深松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7%、10%、3%。  相似文献   

13.
连续周年耕作对砂姜黑土农田蓄水保墒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筛选利于改善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蓄水保墒效果及提高作物产量的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耕作方式。【方法】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5个夏玉米季-冬小麦季周年耕作方式处理:免耕-旋耕(对照)、免耕-深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免耕-免耕,通过多年定位试验研究周年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农田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及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深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25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35 cm土层土壤容重,深松-免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显著降低夏玉米收获期15—4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20—25 cm土层土壤容重,而免耕-免耕处理显著增大夏玉米收获期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冬小麦收获期5—20 cm土层土壤容重。免耕-深耕、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收获期0—40 cm土壤贮水量,而深松-旋耕和免耕-免耕处理却降低冬小麦收获期0—40 cm土壤贮水量。与对照免耕-旋耕处理相比,深松-免耕处理提高夏玉米-冬小麦整个周年内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免耕-免耕处理提高作物收获期40—160 cm土壤含水量,而深松-旋耕处理在冬小麦收获期则降低40—16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冬小麦周年籽粒产量,增幅分别为7.67%和10.21%,免耕-深耕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增加而夏玉米产量降低,最终周年籽粒产量降低0.44%,免耕-免耕处理夏玉米-冬小麦周年籽粒产量降低2.19%。【结论】深松-旋耕和深松-免耕处理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作物籽粒产量,其中深松-免耕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产量及经济效益增加效果较优,可作为相对较适宜的黄淮区砂姜黑土农田夏玉米-冬小麦周年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在潍坊市昌邑卜庄镇研究了夏玉米苗期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提高了土壤蓄水量;0~25 cm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5~35 cm土层的有机质略有下降,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略有增加;植株生长发育较快,干物质积累也较迅速;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差异最大;大喇叭口期叶片干重差异明显,开花期的干物质苗期深松均比不深松的增加;深松比不深松可增收玉米805.5 kg/hm2,增产7.65%。  相似文献   

15.
春季深松对内蒙古西部农田土壤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在春季条带深旋耕30cm、春季深松30cm和常规表层旋耕15cm等不同深松方式下,测定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各指标,通过分析阐明春季深松对农田土壤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cm春季条带深旋耕和30cm春季深松能有效的打破犁底层,扩大耕层深度,显著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和15~35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含水量;深松能提高玉米株高、单株根干重、单株地上干物质重和叶面积指数,加快生育进程;在收获时,30cm条带深旋耕、30cm春季深松的倒折率(0和1.2%)均低于常规旋耕处理(3.3%);深松有效增加玉米单产,30cm春季条带深旋耕和30cm春季深松处理较常规旋耕分别增产22.10%和25.93%。  相似文献   

16.
玉米田不同深松方式的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深松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土壤含水量、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季深松好于春季深松,而春季深松好于夏季深松;深松40 cm的好于深松30 cm的;深松后的土壤在拔节前土壤含水量较低,拔节后土壤含水量升高,有利于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秋季常规垄深松、深度40 cm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0 602.0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深松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促进水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方法]对垄作玉米进行设3个不同处理,分别为常规不深松(常规垄作)、春季播种前行间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和秋季行间深松30 cm(秋深松30cm)探讨不同深松时间和方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根系的影响.[结果]春深松30 cm后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在0~20 cm深处,春深松30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紧实度差异显著.在0~40 cm深处,春深松30 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两个深松处理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差异显著.春深松30 cm的玉米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高于常规垄作.[结论]深松能够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提高玉米根系的活跃度.春季深松接近作物生长期,土壤改良效果更好,长期持续深松更利于改善土壤板结结构.  相似文献   

18.
春季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农田表土流失、风蚀和犁底层加厚,为建制机械化的新型耕作制度,以德美亚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季深松30和40cm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深松对土壤紧实度、苗期土壤容重的降低和苗期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其中,春季深松40cm处理效果较好;深松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其中春季深松40cm增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深松进行春季播前整地并通过定点取样测定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松紧度,调查分析了玉米关键生育期生长表现(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和鲜穗产量)。【结果】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与传统土壤翻耕整地相比,深松配合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时,玉米株高、穗位高、鲜穗产量和根系鲜重最大,分别为192.8 cm、130.8 cm、18816.35 kg/hm2和275.7 g,较传统耕作追肥处理高3.9%、2.5%、12.8%和35.9%,土壤保水性和土壤疏松度提高20.4%和86.0~178.0 PSI,土壤容重降低10.0%~22.5%。【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进土壤深松技术在新疆北部地区玉米种植应用方面奠定了基础,对玉米优质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新疆北部耕地"白、板、干"的现状及限制农业生产的问题,通过2年定点试验,采用春季深松和秋季深松与传统耕作做对比,测定玉米成熟期农艺性状、根系、产量、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春季深松玉米的鲜穗性状最优,土壤疏松度和土壤养分较好。因此,春季深松是适合玉米优质高产的一种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