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了红菇的生态学、人工培养、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红菇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开发红菇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大红菇的出菇特性,课题组从2008年5月开始,在景洪市大渡岗乡林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红菇实验基地,通过在出菇林地固定样地的定位监测和同步的气象观测。对红菇出菇、生长与植被、土壤、小气候、菌塘发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初步探明了红菇出菇特性及生长发育过程,从而也为红菇保护促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菇属菌类是一类具有重要食(药)用价值和生态功能的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物种多样性高.秦岭地区的红菇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之现有的研究手段只局限于形态学,使得秦岭地区红菇属物种的数量、系统分类学地位等尚未明确.通过梳理秦岭地区红菇属分类的现状及问题,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邵武市红菇资源及生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永清 《食用菌》1999,21(1):5-5
红菇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食用菌,目前还无法人工栽培。为了探明我市红菇资源的分布和生态条件,为开发、利用、研究红菇提供依据,我们历经三年,对我市15个乡镇林区着重考察了红菇资源及生态环境。现将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菇属于红菇目红菇科,是药食两用的野生菌。红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甾醇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不仅具有美容养颜、滋阴补肾、产后补血之功效,而且具有抑菌、抗氧化、抗癌等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综述了红菇的生长特性、种植方式、药用价值、食用方式和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可为今后综合开发利用红菇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红菇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红菇属是一类重要的外生菌根真菌,许多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本文在对福建闽西正红菇生态环境考察的基础上,对红菇属的种类、共生关系、生态研究概况及其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从种类鉴定、系统发育关系两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菇属(Russula)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归纳了4种常见分子生物学技术(ITS、LSU、RPB2及RAPD序列分析)在红菇属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红菇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灰肉红菇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分离出1种丝状真菌,显微观察没有锁状联合,经ITS鉴定属于丛赤壳菌属。该种真菌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比一般腐生真菌慢,最适生长温度是25℃-28℃,在30℃时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最适pH值是5—7,符合红菇的生境条件。培养基中添加红菇宿主柯树的根、叶以及红菇子实体粉、活性炭能显著促进其生长。对该真菌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菇的生长特性,为后续红菇研究积累资料,其本身是否是1种丛赤壳菌新种,以及是否与红菇的生长、菌根形成有关系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灰肉红菇为研究对象,通过包山养菌、林地调整、童菇保护、孢子悬液制备、播种、标准化采集等措施,对其进行原生境保育和促繁研究,从而提高灰肉红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红菇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菇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方法:以容县红菇子实体为材料,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剂量的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试验组小鼠连续灌胃21d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容县野生红菇子实体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结果:经21d连续灌胃红菇子实体提取液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肝糖原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活力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红菇提取液均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香蕉和青头菌为原料酿制风味香蕉果酒,研究了青头菌汁液对香蕉汁酒精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头菌汁液对香蕉果酒发酵具有促进作用,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0℃,果酒干酵母用量0.10%,果汁外观糖度18%,青头菌汁液4%,发酵7d,酒精产率达8.4% vol.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力、对·OH的清除作用以及清除NO2-的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菇属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红菇属是一类药用和食用真菌。本文对红菇属的生物化学在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和进展加以综述,主要介绍蛋白质,多糖,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7种红菇科(Russulaceae)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7项营养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丰富,风味氨基酸含量高,17项营养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分为3类,第1类:玫瑰红菇(Russula rosea);第2类: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第3类: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静生乳菇(Lactarius quietus)、稀褶多汁乳菇(Lactarius hygroporoides)。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综合评价的4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得分函数模型:Z=0.469Z1+0.252Z2+0.122Z3+0.070Z4,揭示了不同种类红菇营养价值的差异,得到了综合评分较高的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相似文献   

15.
用发酵法培养大白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进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测定粗多糖含量,摸索大白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时间、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提液最终浓度.结果表明:大白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液浓度80%,浸提时间1h,浸提温度25℃,浸提比为1:50.  相似文献   

16.
江西红菇属的种类及自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于江西省的红菇属27个种的分类和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17.
多种食用菌粗提液对烟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1种食用菌水提液对异丝腐霉、黑胫病菌和青枯病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取红葱、香菇、木耳、块菌、黑牛肝、黄牛肝、美味牛肝菌、大红菇、奶浆菌、青头菌和虎掌菌等粉末分别与蒸馏水混合后搅拌破碎,采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和真空抽滤泵进行抽滤,得到无菌提取液,对异丝腐霉、黑胫病菌和青枯病菌3种烟草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1种食用菌提取液对3种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真菌的抑制率与提取液浓度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其中红葱10%提取液对2种真菌菌株抑制率最高,达到100%。大红菇提取液对烟草青枯病菌表现出农用链霉素相当的抑菌效果;奶浆菌提取液对异丝腐霉的毒力最强,红葱和黑牛肝提取液次之,大红菇提取液对异丝腐霉的毒力最弱;黑牛肝提取液对黑胫病菌的毒力最强,块菌和红葱提取液次之,而1.7%美味牛肝菌提取液对黑胫病菌有促进菌丝生长作用;奶浆菌提取液对黑胫病菌的毒力最弱。可见11种供试食用菌中确实存在抗植物病原菌物质,为生物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甘肃省陇南地区、甘南高原区、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主要林区及天然草原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收集和分类鉴定。收集资源699份,分类鉴定出隶属于2亚门、5纲、12目、38科、92属种类346种。对其优势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白蘑科、牛肝菌科,种类分别为51种、50种、46种、29种,优势属为红菇属和丝膜菌属,种类分别为42种、27种。其中陇南地区有278种,为全省大型真菌资源的优势分布区,优势科为红菇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白蘑科和鹅膏菌科,种类分别为53种、50种、32种、28种和17种,优势属为红菇属、鹅膏菌属、乳菇属和牛肝菌属,种类分别为39种、16种、14种和12种;甘南高原区优势科为白蘑科,种类15种,优势属为小菇属、铦囊蘑属,含种类6种和5种;陇中黄土高原区优势科为白蘑科,种类14种,优势属为杯伞属、枝瑚菌属、马鞍菌属、蘑菇属、牛肝菌属,种类在4种~7种之间;河西地区优势科为丝膜菌科和白蘑科,种类28种和16种,优势属为丝膜菌属,种类2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