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濒危植物花榈木野生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贵州省花榈木野生种群的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笔者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贵州省花榈木野生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计算了4个生存函数估算值,分析研究了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花榈木种群幼龄级个体数量较多,中龄个体数量很少;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即幼体死亡率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4个生存函数估算值表明,花榈木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渐减、后期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中下游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蒿(Artemisia arenaria)种群进行了调查,利用体积结构理论划分沙蒿种群冠级结构,绘制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主要结果如下:(1)沙蒿种群幼龄级个体数目多,中龄级的个体数稳定,而高龄级个体由于种间竞争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个体数少; (2)沙蒿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动态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3)沙蒿种群的生存率函数单调下降, 累积死亡率函数单调上升,死亡密度函数曲线表现的较为平缓,而危险率函数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莽山南方铁杉种群格局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对10个南方铁杉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负二项式参数、扩散性指数、丛生指数、平均拥挤度指数和聚块性指数计测这些种群的空间聚集强度。结果表明:南方铁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不同种群的聚集强度有所差异。对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ylla)为蝶形花科红豆树属树植物,稀有种.笔者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黔东南自治州剑河县南哨小叶红豆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该小叶红豆群落共有植物33种,隶属于22科28属,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裸子植物2科2属,被子植物19科25属;(2)植物群落基本上就分为乔木层和灌木层两个层次,乔木层优势种为红甜槠,灌木层优势种为香叶子;(3)在群落径级分布上,群落中幼苗和小树较多,香叶子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红甜槠表现为稳定型,小叶红豆则表现为衰退型,反映了小叶红豆幼苗在林下不能自然更新,随着群落的进展演替,将会被取代.  相似文献   

5.
蝟实是中国特有的忍冬科单种属濒危植物,目前主要用于观赏园艺。通过野外生境调查、系统收集蝟实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蝟实的繁殖技术,主要依靠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简述了蝟实红色花瓣和白色花瓣的色素含量和色素成分。归纳了蝟实生态群落的特征、栽培技术及濒危原因。提出建立保护区、迁地保护、加强环境教育3种措施加强对蝟实的保护。认为今后加强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方面的研究,从种群的分布格局、发育规律以及年龄结构等方面对种群未来的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加强蝟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的遗传结构的研究,探索蝟实的进化潜能以及同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133-4141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作为中国Ⅱ级保护植物,近年来分布面积逐渐减小,为了揭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生存现状,本研究在新疆野苹果典型分布区新源县交吾托海、巩留县大莫合、霍城县大西沟共设置22块样地,通过样地调查获得数据,利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存分析函数,结合种群结构动态指数,综合分析新疆野苹果的种群动态变化,以期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均呈现为不规则金字塔型,种群以中龄阶段的个体较多,缺少幼树和老树,种群存在衰退风险;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虽然存在幼苗分布,但个体数量较少,大莫合种群的新疆野苹果幼苗数量多于其他两个种群;随着新疆野苹果种群个体龄级的逐渐增大,种群期望寿命逐渐降低;存活曲线显示,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均趋向于Deevey-Ⅱ型,现阶段新疆野苹果种群相对稳定,但种群更新存在障碍,种群的长期稳定难以维持;新疆野苹果种群在到达第Ⅴ龄级后,进入生理衰老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幼龄个体的缺乏致使新疆野苹果种群趋于衰退,加强新疆野苹果幼龄个体与现存个体的保护是新疆野苹果种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生境现状,采用综合分析法对珙桐群落特征和种群生态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珙桐群落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其次是北温带,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3)种群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显示,珙桐群落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4)珙桐自然更新能力差,种子萌发率低,实生苗少,主要以萌芽更新为主。中国珙桐群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8.
根据标本采集和调查,保护区内有自然生长的珍稀濒危植物13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8种,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兰科兜兰属4种,附录Ⅱ有仙人掌科仙人掌属1种及兰科32属90种.包括蕨类植物2科3属3种;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8科58属122种.并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珍稀物种,特别是一些经济利用价值较大的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结构欠佳,急需加强对其现有个体和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辅以人为措施,促进其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对竹林生态系统认识,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半方差理论模型模拟、分形维数及其与竹林结构部分因子相关分析,研究毛竹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1)毛竹种群半方差总体均值为0.818,林地之间变异较大,属中等强度变异。半方差的标准差较小,占半方差均值的1.293%~7.241%。不同类型毛竹林半方差均值比较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半方差的理论模型模拟多为线性模型,而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较少,毛竹林空间自相关性较弱。(2)毛竹林分形维数均趋近于2,表明毛竹林具有较好的均质性。(3)基台值与立竹度、均匀度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分形维数与立竹度和均匀度相关不显著,表明了基台值与分形维数是刻画种群空间格局两方面指标。结论:毛竹林是趋于同质性植被,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毛竹种群半方差在不同类型竹林之间差异不显著;竹林经营时采用竹阔混交林为宜,同时使毛竹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匀,减小半方差,减弱毛竹之间的空间资源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霸王岭地区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更全面地管理和保护山地雨林,通过对样地群落中8个主要的乔木种群,采用样方法取样和方差均值比的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红椆、肉实树3个种群为随机分布类型,公孙锥、鸭脚木、岭罗麦、黄杞和狭叶泡花5个种群为集群分布类型。反映出群落正处于演替的中期阶段,随着演替的发展,随机分布类型会逐渐上升。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可分为5种类型:Ⅰ型:红锥、公孙锥和狭叶泡花种群的集群-随机-随机模式;Ⅱ型:鸭脚木种群的集群-集群-随机模式;Ⅲ型:黄杞种群的随机-集群-集群模式;Ⅳ型:肉实树和红椆种群的随机-随机-随机模式;Ⅴ型:岭罗麦为随机-集群-随机,表现出不同种群的生长、发育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矮牡丹濒危机制分析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种质资源,全国现仅存有六个居群,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和河南交界的部分山区,居群内数量很少。其种群类型,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濒危状况尚未详细研究报道。调查结果表明矮牡丹现有的生存环境已遭到破坏,生长发育缓慢,自然繁殖能力差。研究分析了矮牡丹在自然界的濒危机制,提出了建立矮牡丹自然保护区,促进自然种群的繁衍,设立人工繁育苗圃等保护措施。这对于保存中国濒危物种资源具有非常重要参考价值,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云贵水韭(Isoetes yunguiensis)的一个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骆文华  邓涛  赵博  黄仕训  唐文秀 《种子》2013,32(1):72-74
利用生物鉴定法、胚的检测、GA3溶液浸种等方法,对德保苏铁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其休眠和萌发特性及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差,种子各部位均含萌发抑制物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而胚的未完全发育,则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GA3有利于打破德保苏铁种子的休眠,在常温下,用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24 h,解除休眠效果较好,萌发时间可提前15 d,萌发率达83.33%。  相似文献   

14.
潘健  郭起荣  方乐金  张建伟 《种子》2012,31(3):17-19,22
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 Rehd)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树种,其种子具休眠特性。测定了永瓣藤种子千粒质量、含水量、吸水率和种子生活力等指标,分别采用层积、酸蚀和GA3处理种子,分析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永瓣藤种子千粒重为(4.504 8±0.055 8)g,含水率为13.18%±1.84%,吸水率为29.95%±1.58%,种子生活力为94.25%±0.017 1%,种子萌发实验的发芽率为0;层积时间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最高仅为2.67%±1.53%,种子经50%H2SO4处理20 min的发芽率为18.00%±3.46%,种子经250 mg/L GA3处理24 h然后再经室内层积75 d,发芽率达到72.67%±7.02%,对照仅为1.67%±1.15%,永瓣藤种子休眠首次有效破除。永瓣藤种子休眠可能与种皮障碍有关,种子内可能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GA3处理能有效解除其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5.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从生态学特征、繁殖关键技术、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掌叶木的最新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掌叶木在群落中竞争能力差,加之生境恶劣、自然更新困难,导致掌叶木数量日益减少,保护已迫在眉睫,通过利用有效的繁育技术措施,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对掌叶木起到有效的保护。最后讨论目前掌叶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随着育种与生物技术的提高,可筛选出适于喀斯特地区开发和利用的掌叶木种质资源,为掌叶木种群恢复和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筛选适宜各阶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子叶是诱导沙冬青愈伤组织的最好外植体,在6-BA 0.5 mg/L、2,4-D 0.5 mg/L时,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大值81.8%;在6-BA 2.0 mg/L、NAA 0.5 mg/L时丛生芽增殖率达到最大值90.2%,且丛生芽数量多、茎干健壮、生长旺盛,说明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6-BA对丛生芽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NAA 1.0 mg/L时,生根率达到最大值70.4%,且生根时间最早,主根明显、粗壮且根毛数量多;适当调节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提高生根率是将来沙生植物组织培养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名录>记载,通过笔者近20年来的调查采集,并结合前人采集的标本和资料统计,全省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404种,隶属于56科142属.包括蕨类植物7科8属11种,其中以桫椤科2属4种为多;裸子植物7科16属29种,其中以松科6属13种为首,其次是红豆杉科3属7种;被子植物42科118属363种,以兰科75属263种居首,其次是木兰科7属17种.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个体资源量却十分匮乏.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194个个体)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48.22%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0.84%。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7870(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1.4100,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55.82%,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44.18%。GsT平均值为0.4448。AMOVA分析表明37.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1.40%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而50.93%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为八角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对八角莲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补种。【结果】经人工辅助授粉,庙坝石人山、松丰对窝山、槐坪山的八角莲结实率分别由8.1%、5.0%、2.5%提高到73.4%、91.6%、30.0%;人工补种八角莲栽培苗、种子育苗、组培苗定植苗、组培苗,成活率依次为96.7%、93.3%、50.0%、15.0%;定植一年,根部增重依次为80%、86.2%、103%、120%。【结论】人工辅助授粉明显提高了野生八角莲的结实率;人工补种方式增加了八角莲的种群数量及种群内个体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