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迁飞对褐飞虱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从虫源迁出地和迁入降落地采集待迁出与迁入、尚未产卵的成虫,分别在实验室单对接虫、饲养、产卵及田间笼罩繁殖,比较了褐飞虱迁飞对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虫源地迁出个体的平均产卵量为(233.7±78.6)粒,迁入种群个体的平均产卵量为(379.5±63.2)粒,经长距离迁飞后平均产卵量增加62.4%。田间笼罩饲养,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稻株上二者的单对繁殖量分别为(53.5±37.9)头、(186.7±72.8)头和(139.0±73.2)头、(264.8±70.9)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初步说明,长距离迁飞对褐飞虱的生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特征,并从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旨在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稻褐飞虱生物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苗期群体抗性鉴定和抗生性鉴定法,鉴定了四川省秀山县稻褐飞虱的生物型。结果表明,秀山县稻褐飞虱属生物型I。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就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包括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的区别和识别。  相似文献   

5.
褐飞虱迁飞路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是一种危害严重并具有迁飞性的水稻害虫,对其迁飞路线的研究有利于褐飞虱的综合防治.综述了褐飞虱的迁飞性及迁飞路线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3-1995年用点滴法对褐飞虱的抗药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久效磷,西维因和甲胺磷分别对南宁,玉林和永福褐飞虱种群的触杀毒力最强,马拉硫磷的触杀毒力最弱。在测试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所测得的LD50与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的数据进行比较,广西褐飞虱种群对六六六仍然敏感,对甲胺磷的敏感性下降,对马拉硫磷和久效磷的抗性指数为10.8-23.6,对氨基甲酸酯类为4.1-12.8,对溴氰菊酯为0.93-1  相似文献   

7.
8.
褐飞虱迁飞轨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鉴现代统计-天气理论中的大气传输与扩散模型,对褐飞虱秋季回迁的轨迹进行模拟,计算了回迁昆虫在高空1000m和1500m的迁飞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高度的轨迹在迁飞方向、迁飞速度和迁飞距离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迁飞风场和迁温度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1000m高度的迁飞轨迹模拟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昆虫迁飞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导致1000m和1500m两高度轨迹差异的环流进行了归类,定性地  相似文献   

9.
稻褐飞虱对扑虱灵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扑虱灵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本地推广使用的防治稻飞虱的杀虫剂.在推广初期,扑虱灵对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为防止稻飞虱对扑虱灵产生抗性,从而避免防治上的被动,作者于1990年开始进行稻褐飞虱对扑虱灵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稻褐飞虱成虫的羽化节律戴华国杨亦桦吴小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ADULTEMERGENCERHYTHMOFBROWNPLANTHOPPERNILAPARVATALUGENS(HOMPTERA:DELPHACIDAE)DaiH...  相似文献   

11.
稻褐飞虱翅型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影响稻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因子、该虫翅型分化与地理种群的关系以及与其所属生物型的关系、翅型分化的遗传规律和生理机制。提出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介绍了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试验.  相似文献   

13.
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稻褐飞虱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稻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70%艾美乐和10%吡虫啉对稻褐飞虱的防效最好,作用迅速,持效期长;药后15d对稻褐飞虱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均在90%以上,与20%叶蝉散、25%飞虱宝、40%毒死蜱的防效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对水稻生长和稻田蜘蛛均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上推荐使用的理想药剂。生产上提倡将持效期长的艾美乐、吡虫啉与其他对褐飞虱成虫有杀灭作用的药剂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达到既高效、又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褐飞虱在我县有机稻生产上大暴发,局部田块出现冒穿,严重威胁有机稻产量,为进一步摸清该虫在田间的发生规律和验证防治对策及对产量的影响,笔者作了较系统的观察调查,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的褐飞虱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杂交籼稻若干组合的苗期,成株期和田间褐飞虱的抗性作了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63等4个组合具苗期搞褐飞民得的能力,协优963等3个组合成株期表现为抗褐飞民得,通过对褐飞虱田间抗性的鉴定,表明协优963田间持抗能力优于汕优10号,建议在大田生产过程中,防治协优963褐飞虱为害的施药次数可比汕优10号减少一次,比较受测组合的成株期抗性与苗期抗性,两者表现不完全一致,采用实用,经济,有效的综合评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通过对和县地区褐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等8种药剂的抗药性系统监测和检测,明确了沿江稻区褐飞虱的抗药性水平,分析了抗性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江稻区褐飞虱的用药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杀虫剂在褐飞虱和灰飞虱间的作用差异,在室内测定了噻嗪酮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速灭威、异丙威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同时比较了相同配比下噻嗪酮与速灭威、异丙威混配对两种飞虱的增效作用差异;并通过生化测定比较了杀虫剂单剂及组合对两种飞虱体内AChE和GSTs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嗪酮、速灭威和异丙威对灰飞虱1L若虫的LC50分别是褐飞虱的2.30、5.60、1.61倍.噻嗪酮与速灭威、异丙威分别按2∶1、1∶4比例混配,对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2.39和193.94,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仅为60.11和43.77.生化分析结果显示,杀虫剂单剂及组合在活体和离体条件下对褐飞虱的AChE的抑制率均高子灰飞虱,而GSTs的测定结果,未表现出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36-136,86
1、加强田间管理。褐飞虱的发生与迁入虫量、气候、水稻品种、肥水管理、杀虫剂种类及施药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对稻农而言,无法控制迁入虫量与气候因素,水稻品种方面,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超级稻亦很少有抗褐飞虱的品种可供选择,因此,稻农要加强肥水管理。超级稻株型高大,尤其是中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江苏褐飞虱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比较和分析1976~1997年江苏省每年7月中旬前后褐飞虱主迁入峰的迁入虫量与当年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约占60%的年份,迁入虫量与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期施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变化不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仅为17.3%,低氮区为39.4%;而在乳熟期应用杀虫剂后,稻飞虱虫量的变化较大,高氮区虫口减退率为59.5%,低氮区虫口减退率为88.1%,其中褐飞虱的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白背稻虱。通过试验认为,气候条件的影响,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间接影响了蜘蛛等稻飞虱天敌的数量。生态失衡严重降低了天敌对褐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防治技术不到位影响了防治效果,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