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株数比例为60%),以未间伐为对照,间伐5年后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强度、中度和弱度间伐林分的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5,17和15种,其中灌木种类增加14,13和12种,草本种类增加1,4和3种。强度与中度间伐林分的共有种最多,为23种,相似系数最大,为0.657 1;中度间伐林分与对照的共有种最少,为11种,相似系数最小,为0.343 8。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5),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相反变化趋势(P<0.05);均匀度Pielou指数(Jsi)仅在强度间伐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宜为1 410株/hm2。  相似文献   

2.
近自然改造对云南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自然改造对于调整云南松人工林层次结构、改善林内物种组成和生境条件、促进林分向天然林群落结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近自然改造4年的云南松人工林、对照林分及天然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云南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初步结果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后,林分密度降低,乔木层云南松的重要值下降,林分混交度提高;灌木层更新种类增多,多样性增加;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不大;近自然改造促进云南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向天然次生林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是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自然经营是人工林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共存的影响,研究选取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的近自然经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多样性对比及模型拟合等方法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灌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在广西田林县乐里林场境内选择4、6、1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设置样地,研究了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3种林龄马尾松林林下灌木层种类显示4年生(47)>6年生(38) >14年生(30);而草本层种类则显示6年生(32)>4年生(30) >14年生(23)的规律.②林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0~47、2.4989~3.1513,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递减,而Simpon指数、Jsw指数和Jsi指数则依次为0.8901~0.9387、0.7230~0.8135和0.9096~0.9521,变化规律为4年生>14年生>6年生.③林下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为6年生>4年生>14年生;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on指数、Jsw指数和Jsi指数的变化规律为6年生>14年生>4年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和阔叶树种潜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凭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间伐强度(80%、50%和30%)的试验样地,间伐后冠下套种大叶栎、红锥、灰木莲、格木4种阔叶树,分析间伐强度对阔叶树胸径、树高和冠幅生...  相似文献   

6.
速生桉、马尾松、湿地松等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春义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170-173,181
以广西国营沙塘林场的速生桉、马尾松、湿地松3 种人工纯林的生物群落调查为基底,研究不同类型林 分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院研究区不同类型林分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速生桉人工林物种种类和 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立地原有植被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研究区草本层的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 Simpson 优势度指数、Margalef 丰富度指数总体比灌木层小,速生桉人工林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层不明显,灌木层的物 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于草本层;连栽具有降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提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近自然化改造下杉木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探究改造后林下植被—土壤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评估人工经营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群落的生态影响,为该区未来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杉木近自然改造林分和未经改造的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分析林下灌木和草本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改造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未改造纯林。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变化特征不同,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受采伐影响明显(P < 0.05),均为改造样地大于对照样地,其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56.68 g/kg。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而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性;有机质与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 < 0.05),与草本无显著相关性;pH值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改造后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和含水量与林下灌草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建议采伐后保留450 ~ 600株/hm2配合林下30 ~ 40株阔叶树种补植作为该区域经营指标参考,并重视经营措施下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产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木荷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空间代时间法,对中亚热带区域的木荷马尾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乔木种的重要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群落划分为4个恢复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逐渐增大,且乔木层相应的多样性指数均小于灌木层的,而草本层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群落恢复时间最长、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第4阶段的Shannon-W 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仅为1.566、0.611、0.578(乔木层)和3.420、0.960、0.933(灌木层),远远低于其它同类天然次生林的.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盘山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6a后的改造效果,对山体和沟谷2个不同立地类型金钱松人工林改造区和对照区的近自然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区山体和沟谷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平均值分别为3.15和2.42,近自然度等级均为Ⅳ,属于近人工林,对照区的近自然度等级为Ⅴ,属于人工林.改造区的金钱松人工林近自然度极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低山,对造林密度为5151株/hm2的23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4个间伐强度处理。5年后,通过比较林下植被组成、外貌及多样性的变化,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改变了群落的生活型谱,随间伐强度增大,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所占比重上升,而高位芽植物却呈相反的趋势。间伐强度不同,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的建群种各异。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弱度间伐最为明显。间伐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影响较灌木层大,而对林下植被分布均匀性影响甚微。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是实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3年初植密度5151株/hm2的华北落叶松选择5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发育最优。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马尾松林冠与下木层节肢动物群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冠和下木层节肢动物群落2 a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个林层有176种共有物种,物种组成的相似性极高,其中以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的共有种居多。2个林层寄生性物种的相似率大于60%,捕食性物种的相似率大于80%,说明天敌在2个林层节肢动物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相关分析表明:2个林层间的节肢动物多样性关系密切,因此,保护林下栖境对于马尾松林害虫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系统调查了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防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目、科、种和个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防治区比对照区少了2目(脉翅目和竹节虫目)4科30种2 044个个体数。对照区具有较大的物种丰富度S、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和较小的优势度指数C。分析认为对照区林分的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于防治区林分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标,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10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大多数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在1.5~3.0之间,且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使用效果比较理想;②不同人工林群落中,乔木第一亚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低于乔木第二亚层,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③不同人工林群落中,槲树和华山松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④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而乔木层和灌木层没有明显的差异;⑤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马尾松天然林生长模型及采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天然林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长模型,并结合森林经营实际确定采伐年龄,结果表明,用Richards一般式能有效地表达马尾松天然林的生长规律,其生长模型为:林分平均树高H=53.094798(1-e^-0.006186A)^0.787890;林分平均胸径D=57.665304(1-e^-0.017344A)0.857815;林分平均单株材积V=0.688271(1-e^-0.026333A)0.604964.马尾松天然林的数量成熟龄为43a,采用净现值法计算得到经济成熟龄为40a,采伐年龄为40-45a。表2参8。  相似文献   

15.
北京西山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标 ,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 10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①大多数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H在 1 5~ 3 0之间 ,且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 ,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②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乔木第一亚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均低于乔木第二亚层 ,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 ;③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槲树和华山松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较高 ;④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 ,而乔木层和灌木层没有明显的差异 ;⑤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低山油松人工林径阶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油松人工林正常生长,且能保持高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北京西郊低山区97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和分布其中的134个灌草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北京低山区4种立地条件油松人工林的径阶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阴坡厚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阴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阳坡薄土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人工林内带状间伐开拓天然更新效应带,分析了赤松在不同试验地内的天然更新效果和更新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采伐带和保留带内更新幼苗幼树的数量分别达到5l100株/hm^2和48300株/hm^2,是对照林19300株/hm^2的2.6倍和2.5倍.(2)更新种群中属于更新层的苗木占主体,采伐带占78%,保留带占89%,对比林占83%.进入演替层的幼树以采伐带最多,达11500株/hm^2,是保留带和对照林的2.1倍和3.6倍.(3)采伐带内更新苗的苗高跨度在0~500cm之间,保留带为0~300cm,对照林为0~450cm,各试验地都以0~10cm苗高范围内的幼苗数量最多.(4)赤松更新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三种试验地内更新种群的分布都遵循负二项分布,其中保留带和采伐带内的更新种群还同时遵循奈曼分布.说明带状采伐有利于促进赤松天然更新和幼苗生长,为延边地区赤松林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钦州市马尾松林和巨尾桉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开展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促进对桉树人工林的科学认知。研究表明,采伐马尾松林种植桉树后10年,在1 800 m2样地内,桉树林的物种数为95~98种(木本植物50种,藤本17~19种,草本24~28种),而马尾松林为63~88种(木本植物32~48种,藤本13~24种,草本16种),两类林分的木本、藤本和总物种数差异不显著(P为0.237~0.937),而草本植物差异显著(P=0.038),表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将显著增加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铁芒萁有显著的负效应,重要值减少50%(P=0.077),而对五节芒(P=0.057)和东方乌毛蕨(P=0.079)有显著的正效应,重要值提高0.85~3.76倍。桉树林和马尾松林木本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sw)差异不显著(P为0.299~0.957),而草本植物的H′、D和Jsw差异极显著(P≤0.002)。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桉树人工林建立过程中采取的采伐、炼山、整地、施肥等措施是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反映北京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结合方差分析研究环境因子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林下物种α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区别的,影响灌木层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分光照条件(如林冠空隙比例)和地形因素(如坡度),而影响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龄。这些差异既与灌木、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也反映了群落内部不同层次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温脱脂处理对马尾松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脂处理后的木材弦向干缩系数为0.244,比素材的0.301减少19.1%,径向和体积干缩系数也具有相同性。脱脂处理材弦向湿胀性为7.3,比素材的8.4减少13.1%。因此,脱脂处理能明显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实验结果还证实了脱脂处理能够提高木材胶合强度和油漆效果。但是脱脂处理后木材顺纹静曲强度为58.21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35.38 MPa,比马尾松木材的减少10%-11%。所以在选择脱脂处理工艺时要充分考虑到脱脂对木材力学强度的影响,让固态的树脂酸尽量地保留在木材内,这样做既可缩短处理时间,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确保了木材力学性能不受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