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以宁晋县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数据,评估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其损益变化权衡关系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1995—2019年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气候调节、养分固持、气体调节功能呈增加趋势;水源涵养功能明显下降;污染物容纳功能持续降低。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流失的生态系统服务最大。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与其他功能由协同关系变为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及时空差异特征分析,是指导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探讨张家界市2002~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时空变化,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对食物生产等 9 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权衡与协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间,张家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2年的290.18 × 108元减至2018年的289.85 × 108,减少率为0.11%,呈先增后减的波动变化特征;权衡协同关系表明,2002~2018年,张家界市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呈现协同-权衡-协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是大熊猫数、局域种群数最多的片区.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用改进当量因子法测算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持续上涨;2000—2010年受汶川地震影响,增速降低;2010—2020年,经自然恢复和人工...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省武陵山片区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这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估算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借助ArcGIS软件中的渔网、冷热点分析等工具,探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林地与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林地占70%以上,2...  相似文献   

5.
谭镜明 《甘肃农业》2006,(6):143-144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藏旅游市场从1980年起的两个阶段中。客源规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进状况。包括海外和国内游客规模在时间上的演进和海外游客规模在空间上的演进三大类规律。研究意义在于:探索西藏旅游业的历史进程.并为青藏铁路通车后发展西藏旅游业的产业形态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GIS软件和采用价值系数估值法,分析2005年、2010年及2015年黔东南州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5—2015年黔东南州水域、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等面积增加幅度较大,水田、有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较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负增长,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率较高,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倒"V"形变化;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和净化环境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降低幅度较大;粮食生产服务价值降低,表明耕地面积流失量较大。各时期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净化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占总价值89%左右,结果与黔东南州森林面积较大,具有较强气候调节、土壤保持能力等特征一致。剑河县、雷山县、黎平县、天柱县、镇远县和榕江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高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相反;岑巩县、从江县、丹寨县、锦屏县、麻江县、三穗县、施秉和台江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低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一致;黄平县和凯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低于全州,且与其变化趋势与方向相反。有林地、灌木林地与草地面积变化率较低,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却明显下降,其提供的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其次是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水田和旱地的面积变化较小,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幅度较大,水田与旱地提供的食物生产、原料生产等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较少,其美学景观功能服务价值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脆弱生态环境系统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的影响,还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玉溪市2010年、2020年2期生态景观类型数据和粮食产量经济价值修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玉溪市生态景观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特征,采用FLUS-Markov模型预测玉溪市203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分布.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的Kappa系数提高至0.896 9,整体精度为0.939 3,精度较高;2010-2020年玉溪市林地、草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以林地、草地、水域为主的生态系统仍然面临威胁;2030年玉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35.047 1亿元,变化率为-0.129 7%,玉溪市应加强对林地、草地的保护,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合理控制草地、林地向耕地的转化;2030年玉溪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然表现为西部>中部>东部;2030年玉溪市各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平县、元江县、峨山县、易门县、华宁县、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通海县.  相似文献   

8.
王红  刘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5,(18):271-272
以西安2000和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在分析西安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的同时,运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计算西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敏感性指数对西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0年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增长,从2000年的250.43亿元减小到2010年的243.23亿元;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值区分布于西安市北郊、城区及南郊的长安区;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恢复背景下,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001—2020年20期的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计算黄河流域ESV,利用空间自相关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揭示黄河流域ESV的时空分异动态特征,并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黄河流域ESV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1)2001—2020年黄河流域ESV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最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和林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2)黄河流域ESV空间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多数地区,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时间路径的相对长度和弯曲度较小,结构比较稳定,但空间依赖效应较弱。ESV移动方向中负向协同增长占比最大,呈低速增长特征。2001—2020年ESV时空凝聚概率超过80%,说明黄河流域ESV局部空间格局呈现相对锁定状态。(3)流域ESV驱动因素中,年降雨量主要起负向作用,年均气温和植被覆盖则主要起正向作用,而人口密度与夜间灯光指数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结论黄河流域ESV增长现状相对稳定,短期内较难改变,在影响ESV变化的因素中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庆都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厘清区域发展特征、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生态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是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以安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法估算安庆都市圈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NPP服务和食物供给等4 种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运用CA-Markov 模型预测203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结果表明:从空间上来看,西北的大别山余脉区域和东南的江湖平原区域在生态系统服务上呈现显著差异。西北山区属于土壤保持服务的高值区,东南平原区属于NPP服务、食物供给服务的高值区;从时间上来看,2000年以来,安庆都市圈的食物供给服务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源涵养服务基本保持稳定,NPP服务略有增长,土壤保持服务在2000—2010年增长较快,2010年以后较为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从权衡与协同关系来看,水源涵养服务与NPP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强,土壤保持服务与食物供给服务之间呈现权衡关系。最后,本研究预测203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在减弱,协同关系增强。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和产生这些服务的自然资本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间接或是直接的为人类提供福利,因而成为地球整体经济价值的一部分.草地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文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价值评价的指标、研究现状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认知走向管理实践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定量测度、多种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尺度关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政策设计的结合.针对这些难点,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度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规划;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实践,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的理论研究;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表达的多样性;增加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领域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结果如何运用到管理决策中,促进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入手,根据调查和研究,采用替代工程、市场价值等方法,从2个方面评价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面积3000hm2的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70548.6万元·a-1,其中涵养水源价值8593.9万元·a-1,净化水质价值1265.3万元·a-1,保持土壤价值57754.1万元·a-1,固碳制氧价值2114.2万元·a-1,净化环境价值(吸收SO2量)26.1万元·a-1,游憩价值550万元·a-1,林产品价值245万元·a-1.  相似文献   

14.
巴彦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生态系统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论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以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以2009年研究区实地采样监测土壤中N、P、K的含量等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各种作物类别和不同土壤的特性差别.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利用GIS手段,测算研究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研究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间接价值为直接价值的3.55倍,耕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农民只获得其产品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未体现在农产品价值的组成上;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各项指标值有差异,依次为大气调节价值>保持土壤价值>耕地产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维持营养物质循环价值>净化大气价值.因此,研究认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调整耕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耕地大气调节等间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价值最大化.并对典型区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化测算,为制定区域间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移民作为对象,结合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的特点,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的不同方案,所采用的方法分别是:牲畜机会成本法、草场机会成本法、以果洛新村和河源新村两个移民新村为例的地区发展差异法.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所确定的平均生态补偿标准也稍有不同,分别为1.39万元·户-1·a-1;1.03万元·户-1·a-1;1.1万元·户-1·a-1.研究为确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1973 - 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3 - 2003年间中国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建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定量化方法,并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973 - 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动范围为1.940 ~ 2.870万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变动范围为1.936 ~ 2.028万元·hm-2·a-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的森林经营以木材利用为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之后随着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建设而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大,之后开始下降,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恢复增长。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7.
1973-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73-2003年间中国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建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定量化方法,并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变动范围为1.940~2.870万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变动范围为1.936~2.028万元·hm^-2·a^-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的森林经营以木材利用为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之后随着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建设而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大,之后开始下降,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18.
Grassland eco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t can provide rich and diverse production and service functions for human beings, and can play an impor? tant role in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providing human resources, conserving water and soil, and protect? ing water resources. But now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cono? 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pursue more interests, human beings are increasingly plundering the natu? ral world,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 ment,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proposes the optim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grassland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9.
农地整理工程改变了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使其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依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湖北省境内选取3个典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农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新增耕地数量最多的是"竹山项目"、净增348.84 hm2,居中的是"当阳项目"、净增62.32 hm2,最少的是"钟祥项目"、净增44.27 hm2。3个农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发生损失,"竹山项目"净减271.0×104元/年,"当阳项目"净减51.0×104元/年,"钟祥项目"净减8.0×104元/年。不同地貌类型项目区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存在较大差异,"竹山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大,"当阳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小;"竹山项目"的食物生产价值增加11.0×104元/年,"钟祥项目"增加1.0×104元/年。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农地整理目标必须从新增耕地数量向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转变,紧紧围绕和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实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为例,依据《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中有关数据及工布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从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态和社会服务价值3个方面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107.53亿元,其中,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分别16.94、89.92、0.68亿元.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生态价值为主,占总价值的8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