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桑树四倍体植株的育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国内外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较多,日本通过人工诱变已育成了四倍体品种(改良鼠返、剑持等),三倍体品种(青叶鼠、新剑持等),日本、苏联等国家除了人工诱变多倍体外,还利用多倍体桑树资源,进行不同种间[22倍体黑桑(Mo-rus nigra Linn.)×2倍体白桑(Morus albaLinn.)]杂交,获得不同倍数体的杂种(17倍体,12倍体等)。我国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近几年来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1981年,浙江省王侠剑和杨今后等用秋水仙素、辐射等方法已诱导出四倍体植株,西南农业大学李存礼等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一株三倍体植株,作者等利用二倍体与六倍体桑杂交,获得若干四倍体植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3.
一般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桑树栽培品种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三倍体桑,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目前栽培品种尚末发现有自然形成四倍体桑的报导,为了选育适应生产上所需的三倍体桑树品种(或组合),只得从人工诱导四倍体桑上下功夫。日本、苏联方面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桑种子、种苗、顶芽、插条等诱导四倍体  相似文献   

4.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5.
桑树多倍体特别是三倍体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对天然多倍体的选拔及人工多倍体的培育早就受到国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并选出一批三倍体桑品种.本所1988年春季开始列题进行桑树多倍体育种,虽然起步晚,但进展比较迅速.我们从改进多倍体育种技术、提高多倍体育种效率入手,开展了桑树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多倍体杂交,混倍体诱导与分离,以及无性系三倍体与四倍体新品种快速选育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桑树人工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桑树的人工三倍体,通常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杂交获得。无性系品种的四倍体,可以用照射剂量为5000拉特左右的γ-射线辐照刚膨大或休眠的冬芽,或者用浓度为约0.2%的秋水仙碱处理诱导获得。在这些方法中,用2ppmBA(激动素)配制的约0.2%的秋水仙碱溶液注射膨芽最有效。在产生三倍体的两种杂交组合中,由4x×2x组合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差,将种子冷藏在2℃7天以上,可以提高发芽率。人工三倍体也可以由二倍体植株的雌花,与用2ppmBA配制的0.05—0.1%的秋水仙碱溶液,每天一次,连续处理7—10天而加倍的雄性配子杂交获得。  相似文献   

7.
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杨今后 《蚕业科学》2004,30(1):6-10
采用物理的辐射处理 ,化学的秋水仙碱处理和生物的杂交等技术方法 ,培育出桑四倍体材料 98份。其中用杂种实生幼苗秋水仙碱诱导的四倍体中 ,有些有较高的产叶量 ,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而大多数人工诱导的桑四倍体 ,则用作培育三倍体的亲本。诱导和利用人工四倍体资源 ,与二倍体桑杂交 ,以及无性固定三倍体或配制三倍体杂优组合 ,仍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鲜见有四倍体桑,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通过人工诱导技术获得了一大批桑树四倍体资源,并已育成四倍体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在桑树人工诱导方法上,普遍采用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碱处理法,因采用的诱变材料不同而分为无性系诱导(以枝条、芽为诱变材料)和有性系诱导(以杂交实生桑幼苗为诱变材料).郭展雄等自1986年起开展桑树有性系诱导研究,先后以50多个广东桑杂交实生幼苗为诱变材料,从人工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中选择了综合性状较好的210个单株作为种质资源保存于资源圃内,并对这些人工四倍体资源进行了研究和利用,本文将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扁蓿豆新品系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蓿豆新品系90-36种子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进行多倍体诱导,种子萌发率、幼苗胚轴增粗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数检测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扁蓿豆新品系90-36种子,以浓度0.10%、处理时间1~2d效果较好,四倍体细胞诱变率分别为36.7%和35.8%。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粤桑11号的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沙2×伦109提高22.5%,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7.3%,万蚕茧层量提高6.6%,100kg桑产茧量提高8.4%,100kg桑茧层量提高6.2%。  相似文献   

13.
以苍溪49号×6031人工杂交桑树种子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碱和60Co-γ射线复合诱变,从诱变群体中选择出优良单株培育成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7431。经四川省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川7431具有生长势旺、秋叶硬化迟、叶片大而厚、节间密、高产、优质、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全年平均产叶量33 034.25 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增产20.26%。用该品种桑叶养蚕的试验成绩为:万蚕收茧量19.56 kg,万蚕茧层量4.61 kg,5龄50 kg桑收茧量3.7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0.37%、10.43%、8.32%。新品种适合在四川省的平坝、丘陵,特别是容易发生干旱的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北方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展条叶兼用生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从河北省保存的桑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旱耐寒和丰产性能好的育种材料,以桑叶、桑条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性状,进行株系选择及抗旱性试验和产量、品质性状鉴定试验,并进一步通过区域试验选育出桑树新品种冀桑4号。该品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和生长旺盛的特点,在条叶兼用生态桑树的特定收获方式下,产叶量和产条量分别为6.85、13.44 t/hm2,比养蚕专用桑树品种冀桑2号提高4.74%、70.78%;桑叶和桑条的品质优良,100 kg桑叶产茧量和100 kg桑叶茧层量分别比冀桑2号提高5.85%、7.49%,桑条作为造纸原料的综合品质优于红皮花桑和条墩桑1号。该品种已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适宜在北纬42°以南、海拔500 m以下的北方干旱山地和沙地用于生态造林或作为粮、油作物的间作树木。  相似文献   

15.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杀菌剂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菌灵(carbendazim)是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药物。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分别稀释至1000和500倍药液后喷洒桑树,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叶中多菌灵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桑树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4.5339e-0.2215t,药物的半衰期T1/2=3.13d;喷洒稀释500倍的多菌灵药液后,桑叶中药物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t=6.0527e-0.1030t,药物的半衰期T1/2=6.73d。多菌灵在桑叶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显示低浓度(稀释1000倍)的药液在桑叶中的降解更快,所以建议生产上适当采用高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并根据相应的药物消解动态数据确定桑叶采摘时期,以保证家蚕食下药叶对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56份,诱导率为4.28%。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的药液,处理2天即可;处理时期以5月和10月效果较优,经处理后的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生长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步生长。(2)叶片仍绉缩变型。(3)茎粗、节密或侧枝早发。(4)枝叶正形生长。从四个形态类型中选择叶肉厚、手感粗糙、生长势强的单株。经培育后抽样镜检,于处理当代选株中获得四倍体株达68—85%。其中出现于第一类型占33.73%,第二类型占41.07%,第三类型占1.79%,第四类型占23.21%,我们重视从四个类型中选择,对提高诱导率是有实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