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鲜叶采摘技术 1、采摘标准:龙井茶的采摘要求芽叶均匀成朵,“生龙”(不折损),不带鱼叶,不夹入茶梗老叶,不采碎芽叶,鲜叶匀、嫩、鲜、净。特级茶一般在清明前后十天内采摘,一芽一、二叶,芽长于叶,长度在3厘米以下。严禁采摘紫芽叶,因其叶底呈靛青色对品质极为不利。随着气温的升高,雨水的增多,芽叶逐渐舒  相似文献   

2.
<正>高绿香茶外形条索匀整,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高纯正,汤色清澈绿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采制工艺如下:1.鲜叶摊放香茶采摘根据采摘芽叶老嫩、芽叶萌发迟早,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一般一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二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二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三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2.鲜叶管理鲜叶采摘进厂后要妥善管理,按采摘的地点、品种、时间、等级、晴雨情况等分类摊放在  相似文献   

3.
茶树采摘幼嫩新梢用于加工饮料茶,其产量和茶叶品质两者均受采摘标准的影响。茶叶品质研究的本身即着重于采摘标准。但采摘标准极大地依赖于采摘间隔期。在商业性茶叶生产条件下,孤立地选择某一采摘标准的芽叶是困难的;因此,可发现在采摘的鲜叶中不同采摘标准的芽叶具有不同的比例。适当采摘间隔期的选择可控制这些芽叶的比例,进而控制采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产量和成茶品质的最佳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然而完全实现一芽二叶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采摘标准和努力提高产量,某一生产茶园可通过延长采  相似文献   

4.
一、蒙顶黄芽的特征:“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古今广为传颂的赞誉蒙顶茶的诗句。蒙顶黄芽是蒙顶名茶传统产品之一,在茶叶分类上属黄茶类,品质特征是:形状扁直,芽肥大整齐,鲜嫩显毫,黄绿匀净,汤黄明亮,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叶底嫩黄。二、蒙顶黄芽鲜叶采摘:1.采摘标准:蒙顶黄芽的鲜叶要求严格、每年春分时节,茶芽争春萌发,当茶国内有10%左右的芽头鳞片展开,可开园采摘肥壮芽头,炒制特级黄芽。随时间的推移,茶芽的长大,可采一芽一叶半初展,俗称鸦雀嘴的芽头,炒制一级黄芽。但不能采摘真叶已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绿盲蝽严重为害春茶、防治指标空缺的问题,根据田间绿盲蝽若虫为害特征,对若虫的田间计数方法进行研究;利用田间试验,测算在不同绿盲蝽虫口密度下,茶鲜叶的经济损失率,并结合日照茶区绿盲蝽防治费用和茶鲜叶收益分析,确定日照茶区以虫口密度为测度的绿盲蝽防治指标。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茶丛的活动范围,受到鲜叶密度的影响。鲜叶密度大的茶园,一般在小范围内取食;鲜叶密度小的茶园,在略大的范围内取食。但是无论哪种茶园,其取食活动的茶丛横向范围都在一个不超过直径70cm的圆内。采摘单芽的区域,绿盲蝽防治指标应为0.99头/千梢;采摘一芽一叶的区域,绿盲蝽防治指标应为1.08头/千梢;采摘一芽一二叶的区域,绿盲蝽防治指标应为1.48头/千梢。以田间绿盲蝽虫口密度为测度的防治指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为防治费用和茶鲜叶收益与日照类似的茶园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由于绿盲蝽若虫田间一般呈聚集分布,且刚孵化若虫虫体较小,而且生活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应采取多次观察计数的方法,确定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6.
神泉珍珠绿名茶是安徽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于九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在1995年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名茶,获中茶所举办的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并在农业部举办的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它是绿茶类珍珠状的球形茶。其商品茶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外形有特色,生产有批量。目前评选出的名茶,绝大部分是芽型茶,多半都采摘幼嫩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制出的茶多呈两头尖的芽型,或两头尖略扁的芽型。采数万个芽才能制Ikg茶。采摘难度大,难以上规模成批量生产,所以名茶评上以后往往是昙花一现。神泉珍珠绿…  相似文献   

7.
天竺云芽     
谢长征 《茶业通报》1989,11(4):35-36
1.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大小一致。采摘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危害芽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雨水叶,不采不合标准的芽叶,不采衰老茶蓬瘦弱芽叶。采茶篮要求干净无异味,晴好天气,下垫湿草纸,轻采轻放,不压不按,防止人为损伤芽叶。一般上午采,及时送回摊放,午后进行拣剔。 2.拣剔、摊放。剔除损伤的不合标准的芽叶,单片叫、芽、茶果以及夹杂物,确保鲜叶质量。拣剔后的鲜叶,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放鲜叶的竹匾或席要求干净无异味。摊放厚度适宜,一般摊放约2—4小时,水份含量约70%时即可杀青。  相似文献   

8.
山河摘翠     
山河摘翠李子朝(江苏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扬州邗江县山河茶场科技人员经三年努力,研制成"山河摘翠"绿茶。该茶的品质特征:扁平带弯,形似新月状,色绿显毫,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和,汤色清亮,叶底芽叶完整。采制工艺:1.鲜叶采摘要求:一芽一叶不展或半展。做到...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普文国营农场,手工生产蒸青绿茶——云针。品质特征,条索紧直细嫩似针状,呈现深绿色,鲜润光滑,汤色青绿明亮,香气高长鲜爽,滋味醇和回甜,叶底嫩绿匀整,无花杂等现象。一、鲜叶采摘:采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半开展,芽叶大小要匀齐,老嫩要一致,叶色浓绿,茶梗不能采长,不采无芽头茶,不采紫芽、黄叶等,不带鱼叶。采摘时动作要轻,防止揉破,折断芽头、叶片。保持鲜叶的新鲜,鲜叶应现采现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探究名优茶生产茶园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试验表明施肥组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及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与采摘组。施肥组的发芽密度最高,为95个/1109cm2。采摘组最低,为88个/1109cm2。4月6日芽叶组成汇总表表明三个组中均为一芽二叶成分最高,单芽头与对夹叶含量较低。一芽三叶百芽重施肥组重量较其他两组高,产量测定表明,施肥组产量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茶(Camellia sinensis)绿原酸在不同发育阶段和采收季节的含量估算,应用薄层层析的结果说明茶梗含酸量最高。采摘一芽二叶的嫩梢,其酸的含量在不同采摘季节有变化,但以雨季最高。  相似文献   

12.
天鹅香茗     
天鹅香茗产于钢城(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宕一带,位于苏皖交界的濮塘山区。八二年开始研制形成独特的品格。色泽绿润,香犹如兰花清香高雅持久。芽叶压扁成 V 型,形似天鹅展翅,冲泡杯中,时沉时浮,如天鹅翱翔,鲜叶采摘时期在谷雨前后,为期半个月,采制特级香茗,标准为一芽一叶,一级香茗为一芽二叶初展,二级为一芽2叶。采摘时注意,一不采鱼叶,对夹叶,虫蛀叶和紫芽头。二要轻采轻放。三在付制前将采下的鲜叶均  相似文献   

13.
熊洞云雾     
“熊洞云雾”产于宜都与五峰、长阳接壤的潘湾区吕家坳村熊洞垴,海拔700多米,这里高山峻岭,峰峦层叠,森林密布,大树挺立,灌木丛生,环境幽美,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阳光多漫射。土质深厚,有机质多,多为分化页岩,土壤酸性。每到春暖花开,映山红遍地开放,这里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熊洞云雾”的采制形成独特的风格。采摘标准要求严格,不采紫芽,不采虫口叶,不采雨水叶。一级茶要求采一芽一叶,二、三级茶有少量的一芽二叶。据鲜叶原料分析:一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场茶叶生产中,以采摘单芽头制作各种名优茶的数量,占全年的60%左右,但生产上常遇到每一轮单芽头采摘后,就会有一层幼嫩的叶留在树冠上,随着采摘轮次的增多,茶树采摘面上的绿叶层加厚,芽头会逐渐减少。尤其夏暑茶期间,由于气温高,雨水充足,茶叶生长旺盛,这现象尤突出。为了解决生产上这一矛盾,我们作了在芽头采后3~5d内采一轮嫩叶,即采单芽与嫩叶片交替进行的实验,其结果:通过摘除富余叶片办法,能提高茶叶萌发能力,促进高产优质,这种办法比修剪有三点好处:①可以充分利用茶叶原料,根据原料老嫩可制作各类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②修剪…  相似文献   

15.
我场手工制作香山云尖茶年产量10万多kg,但因传统的手工制作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加之用柴、炭资源紧张,耗费多,使之难以扩大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场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终于成功地运用机械加工出香山云尖。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品质上都达到香山云尖茶的要求。现就香山云尖机制方法介绍如下:l品质特点外形扁平挺直,大小一致,色泽绿翠,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2香山云尖机制工艺鲜对采摘:要求采摘谷雨前的一芽一叶初展或展开芽叶,做到“五不采,三不带”达到一叶一心,身长八分,色泽一致,朵朵匀…  相似文献   

16.
霍山翠芽是我县新创制的一种名茶 ,是在我县老茶区茶农炒小茶的习惯上 ,进行总结吸收以前经验改进技术 ,规范炒制手法 ,从 1 985年开始 ,连续 5a的研制 ,经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评审 ,定名为霍山翠芽 ,于 1 989年 6月被评为省优名茶 ,同年 8月被评为农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据 1 999年统计 ,霍山翠芽产量达1 0 0t,产值 6 0 0万元 ,(占全县名优茶产量 1 5 .3% ,产值 1 7.1 9% ) ,成为霍山茶业支柱产品。为了提高霍山翠芽品质 ,保证质量 ,笔者就该茶制作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作一浅析。1 鲜叶采摘鲜叶采摘要求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 ,芽叶完…  相似文献   

17.
信阳毛尖茶生产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是发芽早、芽叶绿色多茸毛,抗寒性强,在化学特性上要求茶多酚含量不超过25%,氨基酸含量高于3%,酚氨值小于7;按照“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其针型系列,主要是以采摘灌木型中、小叶良种茶树1芽1叶初展至1芽2叶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色泽翠绿、外形圆细紧直、形似松针;而芽型系列,主要以小乔木型良种茶树的芽或1芽1叶初展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外形似芽、形直、白毫满披。  相似文献   

18.
杏山竹叶青茶产于河南省光山县杏山茶场于1986年开始研制,1990年经省内外茶叶专家评定,被认定为河南省级名优茶。其品质特点:外形扁平、直而挺秀,形似竹叶,色泽绿润显毫,香高持久,鲜浓爽口、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根据产地名称及茶叶外形特征,故取名为“杏山竹叶青”。一、鲜叶要求。特、一级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二、三级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芽叶要求大小匀齐,老嫩一致,不带鱼叶、老叶、老梗、单张、碎片和紫芽。中午停采,以保持芽叶新鲜。  相似文献   

19.
叶根轩  叶东 《茶业通报》1997,19(1):44-44
一、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品质特征(一)外形:条索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二)内质:香气呈兰花香型,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绿成朵。二、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采制技术(一)鲜叶的采摘要求:春茶首批、秋茶均可。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鲜叶采摘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后的鲜叶不得紧捏手中或紧压在笼中,及时送厂摊凉,以确保鲜叶质量达到嫩、净、匀、鲜的要求。(二)加工技术要求:1.凉青:鲜叶进厂立即用竹苈薄摊,摊叶厚度1.5厘米左右,每隔2~5小时将两筛拼成一筛,结合拼筛进行轻翻…  相似文献   

20.
云雾雀舌     
“云雾雀舌”产于东至县利安乡云雾尖山场。这里群山叠翠,云雾缭绕,山明水秀,有无公害茶园万亩,是很好的名优茶生产基地。“云雾雀舌”于1995年,获省、地两级名茶称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一、“云雾雀舌”的品质特征外形:略扁直,色尚润。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清爽鲜醇。汤色:浅亮清澈。叶底:绿亮。二、鲜叶:采茶时间一般是清明至谷雨。要求不采紫色芽叶、虫斑芽叶、对夫叶和不符合标准的芽叶,达到鲜叶匀净。特级“云雾雀舌”采摘标准:一叶一心,身长8分,一芽似针,一叶包心。一级“云雾雀舌”采摘标准:一叶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