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膨化袋泡红茶生产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瞬时降压降温破损发酵红茶叶片组织技术,革新传统袋泡红茶加工工艺。运用色差分析、感官审评及水浸出物率等方法比较在冷冻后、发酵后、初烘后进行膨化的茶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红茶发酵后进行膨化加工最好,其关键工艺参数为膨化温度140℃,膨化压力0.4 MPa,膨化时间2.5 min,每次投叶量2 kg。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7):36-38
为明确茶叶鲜叶制备冷泡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参数,在制备过程中进行了揉捻叶含水量、冷冻次数和膨化温度对冷泡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鲜叶制备冷泡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揉捻叶含水率60%、冷冻处理1次、膨化温度8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生产冷泡红茶的内含成分丰富,其水浸出物含量为31.18%、游离氨基酸为2.06%、茶多酚为8.06%。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提到高香型红茶初制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萎凋叶含水率60%时, 经揉捻后制茶率高, 茶叶品质好;黄观音等高香型型红茶品种,发酵室的环境温度为25~26℃,湿度90%以上,发酵时间以3~4h为宜,成茶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乌龙头鲜叶为原料,参照一般红茶生产技术,通过对鲜叶切丝、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初步确定乌龙头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为:摘叶→分拣→切叶→萎凋→揉捻→发酵→初干→绝干→提香九道工序,其工艺参数为:乌龙头鲜叶切成6~7 mm,38℃下经40~45 min和20~25 min2次萎凋,萎凋叶减重率达31%~34%时进行2次揉捻,当揉捻叶含水量为58%~62%时,在31℃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通风发酵8~10 h,在38~50℃下将发酵叶通风初干和微波绝干后,90下提香2 h,可得到成品率为24%~30%的品质优良、具有保健功能的乌龙头红茶。  相似文献   

5.
周琼  蒲娜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0):145-149
以袋泡紫阳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量硒的含量,研究茶叶中硒的浸出率。在单因素基础上优化提高袋泡富硒绿茶硒浸出率的条件。结果表明,硒的浸出率明显受浸提次数、浸提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浸出率随浸提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浸提次数和料液比增加而减少。正交试验及其验证试验表明,袋泡紫阳富硒绿茶在浸提水温95℃、时间6 min、料液比(g∶mL)1∶30、浸提次数1次的条件下,浸出率可达28.64%。  相似文献   

6.
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木薯燃料酒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L18(36)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0.1%和发酵温度30℃时,酒精体积分数达16.61%,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22.76%。[结论]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相结合可以推进木薯燃料酒精行业的大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6):53-55
为明确鲜叶制备冷泡绿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参数,在冷泡绿茶制备过程中对揉捻叶含水量、冷冻次数和膨化温度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冷泡绿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制备冷泡绿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揉捻叶含水率60%、冷冻处理1次、膨化温度8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冷泡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3%、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43%、茶多酚含量为19.47%。  相似文献   

8.
以膨化甘薯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水比、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酵母接种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粉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甘薯粉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0∶2.0、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30 min、酵母接种量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4.92%(v/v),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外加氮源对发酵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膨化甘薯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料水比、糖化酶用量、糖化时间、酵母接种量等几个主要因素对挤压膨化甘薯粉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甘薯粉生产燃料酒精的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0∶2.0、糖化酶用量110 U/g、糖化时间30 min、酵母接种量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体积分数达到14.92%(v/v),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外加氮源对发酵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于膨化──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用于膨化——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系统参数——挤压套筒温度、模孔孔径、物料水份、螺杆转速,对考察指标——膨化后、浸前的膨化物的粗脂肪和浸后的残油率、氮可溶解指数、脲酶活性的影响。指出:1)膨化后的大豆应将其温度降至50℃~60℃时,即可进入浸出器。否则,存放时间长,使柏的残油率增加。2)只要大豆挤压膨化系统参数选择合适,有可能使原设备的浸出能力提高100%。  相似文献   

11.
富硒茶硒的浸出率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高硒土壤茶园、低硒土壤茶园、传统制茶工艺、制茶新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茶叶含硒量对富硒茶硒的浸出率无显著影响,制茶工艺对茶叶硒的浸出率影响显著,传统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为12.40%~19.58%,红茶高于绿茶。笔者采用新工艺生产的富硒茶硒的浸出率为19.41%~29.38%,硒的浸出率提高50%。不同来源的富硒茶中近80%以上的硒为有机硒,并主要呈蛋白质结合态。富硒茶粗蛋白质中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随茶叶含硒量提高而增加。不同来源的富硒茶含硒蛋白SDS-电泳带分析表明,富硒茶的化学性质相似,低硒土壤茶园通过施用硒肥,经茶树生物转化生产富硒茶与天然富硒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为广西红茶的创新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无公害茶园中金萱茶树品种被小绿叶蝉刺吸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工艺、智能红茶发酵机发酵技术、智能烘干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研制桂香红美人茶。[结果]总结出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为:被小绿叶蝉刺吸的鲜叶→晒青(鲜叶失水率6%~1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2%~64%)→揉捻(40~60 min)→智能发酵机发酵(温度:32℃,湿度:95%,时间:3.5 h)→造型→智能烘干(温度:80℃,时间:120 min)→提香(温度:100℃,时间:30 min)→成品茶。[结论]该技术充分利用小绿叶蝉危害的鲜叶加工出市场价值较高的红茶新产品,能大幅度提高有机茶园综合效益,对推进有机食品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试验,得出了结冷胶生产工艺中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改变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百分比,进而测量结冷胶发酵液的粘度、产胶率,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50 L罐发酵试验得到发酵液粘度为19 600 cp,粗胶产率达1.73%,清胶产率0.80%,试验结果为生产中优化结冷胶的发酵工艺、提高结冷胶的粘度和产胶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以经挤压膨化预处理后的豆粕为原料,经低温脱脂后,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大豆异黄酮、蛋白质和总糖,与未经挤压膨化处理的豆粕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挤压膨化处理后的豆粕可明显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浸提率,浸提60 min时,大豆异黄酮浸提率可以达到90%以上,比未经积压膨化豆粕高出10%,缩短提取时间,蛋白质含量并无明显区别,糖含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将鲜叶、萎凋叶在-17℃冰箱速冻2h,然后解冻、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工夫红茶.结果冰冻的茶鲜叶与萎凋叶的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32.9%和33.3%,冰冻萎凋叶揉捻后细胞损伤率增加到99.3%,发酵时间由4h缩短到2h.冰冻处理的工夫红茶茶多酚含量减少8.4%,水浸出物、茶黄素(TFS)、茶红素(TRS)合量分别增加7.9%,25.8%和38.3%,而氨基酸只增加0.7%.萎凋叶的冰冻处理明显提高了红茶品质与水浸出物的泡出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工夫红茶品质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探索野生工夫红茶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为广西野生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兴安六垌野生茶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分别在萎凋叶、揉捻叶及发酵1、2、3、4、5 h时取样烘干,取3 g红茶与150 mL水冲泡5 min,对工夫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及香气成分变化趋势.[结果]鲜叶发酵4 h时制成的工夫红茶感官评分最高(92.5分),红茶汤色红亮,花香、甜香浓,滋味醇厚,叶底红匀、亮.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呈降低趋势,分别从萎凋叶的5.20%和5.23%降至4.10%和4.74%;茶多酚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揉捻叶时含量最高(25.40%);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也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发酵4 h时达最高值(0.50%和4.20%);茶褐素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由萎凋叶的1.30%上升到发酵5 h的6.00%.红茶香气成分中,醇类和碳氢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醛类和酯类相对百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影响广西六垌野生工夫红茶香气的主要成分有香叶醇(25.55%)、水杨酸甲酯(20.55%)、β-芳樟醇(14.75%)、苯乙醛(5.14%)、2-乙酰基呋喃(2.76%)、苯乙醇(2.19%)、氧化芳樟醇Ⅱ(2.04%)等.[结论]广西六垌野生工夫红茶具有玫瑰花香、甜花香、略带冬青香的品质特征,以发酵4 h制成的红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低温挤压膨化小麦辅料麦汁收得率, 优化糖化工艺,对水料比、辅料比、50℃蛋白质休止时间、62℃糖化时间、70℃糖化时间5因素进行Box 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各参数对麦汁收得率的影响。试验得到的最佳糖化工艺参数为: 水料比416(V/m),膨化小麦比例为310%,50℃蛋白质休止时间50 min,62℃糖化时间50 min,70℃糖化时间30 min,在上述条件下,麦汁收得率可达6971%。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油菜籽原料、高低粕残油率挤压膨化试样及传统螺旋压榨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粕残油率低的试样经挤压膨化后细胞壁破坏充分,物料膨化效果好,有利于溶剂油与油脂的迅速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油脂浸出速度、降低粕残油率(<1%);相反,粕残油率高的试样细胞壁没有被充分破坏,传统压榨工艺试样组织结构坚实细密不利于油脂浸出,粕残油率相对较高(>9%).  相似文献   

19.
为高茶黄素红茶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福鼎大白茶为材料,以红茶产品中茶黄素的生成量为考察指标,在红茶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儿茶素提取物为底物,研究儿茶素提取物浓度及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单因子对茶黄素生成量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合成高茶黄素红茶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高茶黄素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儿茶素提取物的浓度50 %,添加量2.5 % (重量比),发酵时间2 h,发酵温度24 ℃,该条件下的茶黄素生成量为6.75 mg/g。  相似文献   

20.
米胚芽营养成分丰富,富含生理活性物质。以米胚芽和红茶为原料制成新型袋泡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加工条件和冲泡条件。结果表明,米胚芽袋泡红茶的最适加工条件为:焙烤温度150℃、时间2.5 h、粒度0.42mm。单因素试验表明,冲泡条件显著影响袋泡茶的感官品质,以90~100℃、120 m L的水冲泡5 min为宜,以第1次冲泡效果最佳,茶汤香气浓郁,并具有独特米胚芽焦香,色泽清澈金黄,滋味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