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镇安县庙沟公社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洵河穿间而下,是一个坡多地少的山区公社。全县10个大队,64个生产队,1534户,7036人。  相似文献   

3.
<正> 城固县鲜家庙乡包家营村地处县城以南的汉江河畔,土地集中、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栽桑条件优越。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506户,1815人,耕地1395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自1986年以来,坚持科学栽桑、规范养蚕,完善承包、集约经营,配套服务、兴办茧灶,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沿江平坝区依靠多种经营,兴办“绿色企业”,富村富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广丰县霞峰乡三官殿村,位于县城南部丰溪河畔,属丘陵区,过去是个人多田少的贫困村。全村人平耕地只有6分。历来只种粮食、甘蔗(自己加工土糖)和养猪(每户1~2头),人平口粮不到500斤,人平收入100元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这个村从1980年冬起兴桑养蚕。六年来,发展桑园面积114.56亩,养蚕1564张,蚕茧产量1224.1担,养蚕收入23.2万元(不包括付产品收入)。  相似文献   

5.
奉化县杨村公社提倡社员群众种桑养蚕,实行集体和个人一齐上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传统的蚕桑生产迅速恢复了生机。目前全社桑园面积已达751亩,今年蚕茧产量预计可达800担,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分别增加78%和76%。  相似文献   

6.
巡检村地处郁南县山区,全村分二个生产队63户,327人,耕地273. 5亩,其中水田264. 5亩,山林1,900亩。这里水田荫蔽,瘦瘠,但山地肥沃,水源充足,历年来,该村根据人多田少粮缺的实际情况,利用山多水足的有利条件,除努力搞好粮食生产外,还积极发展社员个人种桑养蚕;据近十年不完  相似文献   

7.
<正>大丰市刘庄镇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从1982年开始承包桑园养蚕至今,经历了25个春秋,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12亩,全部为品种桑"育71-1",蚕茧价格从每市斤1.58元到18元,25年共饲养蚕种557张,生产蚕茧22174.4公斤,共育小蚕3209张,蚕桑总收入417517元;其中:2006年饲养蚕种46张,产茧3816斤,共育小蚕302张,全年蚕桑收入69195元,亩平5766元,是远近闻名靠栽桑养蚕致富的农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方百姓都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之路。针对他25年对蚕桑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和对蚕茧价格无论是低谷还是高峰从未出现过的动摇,笔者近期对他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束必江发展蚕桑生产,得以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四大关键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茶朗二队是一个人多田少的队,全队四百八十三人,劳力二百一十三个,有水田三百三十四亩,旱地一百九十亩,以生产稻谷、花生、甘蔗为主。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山坡地发展蚕桑生产,并初见成效。该队于一九七五年秋种桑一点八亩,一九七六年扩种六点七  相似文献   

9.
<正> 大坝公社3个大队、25个生产队,536户,2649人,1011个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5450亩,其中水田88亩。1979年被县上列为蚕桑基地公社之一。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大坝公社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央农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了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蚕桑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81年,人均培育良桑苗188株,人均桑树达到192株,户均养蚕1.28张,蚕茧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现金收入有了增加,社员存款人均十五元,比80年增加50%,  相似文献   

10.
万合公社地处赣江东岸中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公社22个大队,256个生产队,5591户,30906人,男女劳力共11119个,有51482亩耕地,其中水田38617亩,旱地12865亩,平均每人负担1.5亩左右,是个田少人多的地方,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三中全会以前,全公社只有湖尾、南龙等大队集体养蚕,每年只养十一、二张,产茧量  相似文献   

11.
马圩公社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现在已有11个大队71个生产队种桑,现有桑地1128亩,其中投产桑园776亩,全年养蚕1895张,产茧1034.66担,收入茧款190645元,平均单张产值100.7元,平均亩产值245.67元,是全县新蚕区种桑养蚕发展较好的公社,其主要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贵县大岭公社利用西江两岸发展蚕桑生产,是从一九七五年开始的,几年来蚕桑生产由少到多,逐步发展.现在全社种桑养蚕的生产队已有七十二个,占总队数的百分之三十.桑园面积已达到一千一百多亩.今年到七月底统计,共养蚕一千三百多张,比七五年多四十五倍,比七八年全年养蚕一千二百六十张还多;产蚕茧四百四十五点六担,比去年同期多收一百二十七点五担,增长百分之十四;茧款收入五万七千六百七十五元,比七八年全年收入还多八百三十五元.  相似文献   

13.
河口大队是个老蚕区。种桑养蚕历史悠之。据说在清雍正年间已有种桑养蚕,素有“蚕乡”之称。解放后,党和政府鼓动发展蚕业生产,种桑养蚕已成为我大队一项重要的付业生产。近几年来,全大队每年养蚕三千多张,出售鲜茧在千担以上,成为平南县蚕茧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宜丰县地处赣西北山区 ,有着传统的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 ,该县按照“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发展思路 ,实行“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 ,已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种桑养蚕已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在历经曲折后 ,该县蚕桑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 ,全县现有新老桑园 2 1 0 0亩 ,投产桑园 1 5 0 0亩 ;2 0 0 1年 ,养蚕 1 90 0张 ,产茧 64t,实现蚕桑收入 93万元 ,蚕农人平增收 5 0 0元。1 转变思想观念 ,重新审视蚕桑发展的新机遇宜丰的蚕桑工程 ,从…  相似文献   

15.
杭桥公社江湖洲蚕桑场于去冬建场。全场共有桑园190亩,水田15亩,14名职工。该场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实行定面积、定产值、定桑园管理措施、定桑树长相标准、定报酬、定奖惩,做到有任务、有指标、有奖赔,把集体的劳动成果与个人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一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专业承包给职工们吃了“定心丸”。以农养桑,合理套种,当年人平收入398.01元,为发展蚕桑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棚下大队有八个生产队,一百九十八户。一千一百三十四人,四百一十二个劳动力,一千一百三十五亩耕地,全部是旱土,农业生产以甘蔗、油料、瓜类等经济作物为主,还有蚕桑、果树、茶叶、乌桕等多种经营。现有蚕桑面积九十亩(其中新植成片桑园六十亩),一九七九年年养蚕四十五张,产茧三千四百七十斤,光这一项收入就达七千五百三十四元。其中春蚕二十二张,产茧二千一百七十斤,产值五千零七十七元,每张产茧九十八点六斤,产值二百三十元零八角。十五名饲养员,二十五天时间内,每人  相似文献   

17.
<正> 今春,平利县金岭公社把一部分坡地划到户兴桑养蚕,实行定产量(收入)、定投资、定工分、定奖惩的责任制,较好地解决了兴桑与养蚕脱节矛盾和无专责管理的状态,调动了社员兴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山县良种繁殖场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着手,狠抓种桑养蚕,蚕桑生产年年迈新步,六年翻了四番多。从一  相似文献   

19.
罗先锋是我省蚕桑年收入超万元的第一个蚕桑专业户。他的主要经验是:不仅自己在养蚕技术上精益求精,大搞专业共育,不断扩大养蚕数量,而且善经营,长管理。更重要的是把村里不愿养蚕户的零星分散桑叶,互利互惠,合理作价收集起来养蚕。这就有效地保位了零星桑树免遭毁损,并给国家增加了优质蚕茧,自己也增加了收益。这种作法值得蚕区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山区条件差,底子薄,多种经营门路少。笔者通过考察论证,认为兴桑养蚕可作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一、市场可靠、条件适宜、效益可观(一)市场可靠。湖北省有60多个县栽桑养蚕,7个缫丝厂,40余家丝绸厂,蚕茧、蚕丝供不应求;临近的陕西省镇安缫丝厂是1991年建起的新厂,当地原料茧只能满足丝厂需要的60%左右,我们不愁蚕茧没有销路。目前蚕茧国家保护价每公斤为9.2元,市场则以每公斤10~12元争购。加上近几年不少地方又新建丝厂,预计原料缺口还会更大。(二)我县自然条件适宜栽桑养蚕①我县地处汉江北岸,秦岭东坡南麓,是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土壤PH 值在5~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