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熟制的基础上,探索出玉米的最佳播期播量,并保障玉米高产的同时尽早为小麦生产腾茬,减少其与小麦争夺冬前有效积温和热资源,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试验以本地主推品种聊玉23和郑单958为研究对象,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早播都易获得高产,聊玉23在6月18日播种,密度为4 500株/亩时产量值最高,如确实需要晚播,要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密度为5 000株/亩时产量值较高。郑单958在6月18日播种密度为4 000株/亩时产量最高,晚播也必须加大种植密度,在密度为5 500株/亩时产量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进行不同菜豆品种、播期及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是影响菜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种植密度对菜豆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象牙菜豆比泰国8号、双丰3号分别增产24.00%、20.02%,且综合农艺性状、品质较优,可作为南宁市菜豆标准化、规范化栽培技术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杂交晚籼稻C两优817为试材,研究2个播期下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每穴最高苗数、单株分蘖率、每穴穗数逐渐降低,成穗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效穗数则呈现出上升趋势,C两优817在移栽密度21万穴·hm-2时产量最高。播期提早则可显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4.
密度和播期对石玉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度与播期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的栽培因素。为探索石玉9号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和播期,2010~2011年设置了52 500株/hm2(A1)、60000株/hm2(A2)、67500株/hm2(A3)、75000株/hm2(A4)、82500株/hm2(A5)和90000株/hm2(A6)6个密度处理以及6月10日(B1)、6月15日(B2)、6月20日(B3)、6月25日(B4)、6月30日(B5)和7月5日(B6)6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和播期处理对石玉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1年石玉9号产量均随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分别在A4和A5处理下达到最高,均在A1处理下最低;6个密度处理的2 a平均产量顺序为A5A4A3A6A2A1,其中,A4与A5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极显著其他处理。2010年和2011年石玉9号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6个播期处理的2 a平均产量顺序为B1B2B3B4B5B6,且不同播期处理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密度和播期均对玉米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在冀中南地区石玉9号适宜密度为75000~82500株/hm2;适宜播期为6月10日,且不晚于6月25日,在茬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早播。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品质分析,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新冬2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晚播条件下,随播期的推迟,产量降低,成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播期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有提高的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烟农19为品种材料,进行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合本地种植,播期在10月上旬,基本苗8~16万株/667m^2比较适宜,群体质量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高;播期较晚,以主茎成穗为主,要增加基本苗,提高成穗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扩大大豆品种合农63的种植面积,对其进行播种密度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合农63播种密度以30万株?hm‐2的表现最好,产量性状、产量均好于其它处理;5月8日播种的产量性状及产量最好,5月21日播种产量最低.说明该品种在中等肥力下播种密度为30万株?hm‐2时,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在适宜生长期内应适时播种,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密度对日光温室冬季黄瓜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1995年在吐鲁番市亚尔乡对日光温室冬季黄瓜不同播期、密度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月258至10月15日、6.67—7.67株/m2为适宜的播期和密度。在此条件下,植株进入深冬时冠层光截获量最大,对产量形成最有利。产品上市期为12月中旬至5月,其中3—4月为产量形成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研究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42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提出Ⅱ优4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插密度为24万穴/hm~2.  相似文献   

10.
11.
杂交稻黔优301不同播种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播期和密度2因子试验,分析得出水稻新品种黔优301在铜仁地区海拔600m左右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播种期为4月中旬,密度在1.4万~1.5万窝/667m2,采用旱育浅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可获 600kg/667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 000株/667m2(27 cm×25 cm)、10 000株/667m2(25 cm×26.5 cm)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比一般杂交稻明显增产,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杂交稻旱种最佳的栽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旱育秧覆膜移栽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从3月30日推后到4月20日,杂交稻旱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从155 d缩短到148 d;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为:结实率>实粒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主要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正效应顺序为:穗长>结实率>有效穗数>千粒重>成穗率,直接通径负效应顺序为:株高>穗粒数。杂交稻旱种可通过提高结实率和穗长来增加产量,同时要控制株高。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期>施氮量>密度,旱育秧覆膜旱移栽杂交稻最优高产栽培组合为:3月30日播种、每公倾90万基本苗和施用纯N 90 kg作分蘖肥。  相似文献   

16.
在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先要确立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我为什么工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中熟中粳品种徐稻 3 号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地区徐稻3号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5日-25日、适宜栽插密度为 3.33×105穴 /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适宜穗数和较大的穗型以及较高的产量,且各项稻米品质指标值较好.  相似文献   

18.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隅,是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并承担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下达的超级杂交稻目标攻关示范任务,"种三产四"项目。  相似文献   

19.
栽插密度及方式对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为材料,通过3种不同栽插密度及方式来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群体结构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密度(2.7×105穴/hm2)和栽插方式(宽行窄株)有利于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6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密度和栽插方式主要影响群体叶面积指数、植株个体光合速率和群体内部光环境,对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20.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Super Hybrid Ric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hinese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project has developed many new varieties with great yield potential.It is controversial which yield compon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super hybrid rice production.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super hybrid rice with common hybrid and super inbred rice and analyze contributions of yield components to grain yield of super hybrid rice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and evalu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super hybrid rice in farmer's paddy fields.Field experiments were done in Changsha,Guidong,and Nanxian,Hunan Province,China,from 2007 to 2009.Eight super hybrid varieties,one common hybrid variety,and one super inbred variety were grown in each location and year.Rice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in high-yielding (Guidong),moderate-yielding (Nanxian),and low-yielding (Ningxiang) regions of Hunan Province,China,in 2009.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in both the field experiments and rice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Super hybrid rice varieties outyielded common hybrid and super inbred varieties across three locations and years.Yield potential has been increased by 11.4% in super hybrid rice varieties compared with common and super inbred varieties.The higher yield of super hybrid varieties was attributed to improvement in panicle size.Panicles per m2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grain yield with the exception under yield level of 10.0 to 12.0 t ha-1,and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grain yield in farmer's field at all of the high-,moderate-,and low-yielding regions.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anicle per m2 ought to be emphasized in super hybrid ric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