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华 《云南林业》2012,(6):18-19
我省2004年启动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公益林覆盖了全省生态区位重要及脆弱的地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和蓄积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充分调动了林权所有者爱林护林积极性。截至今年,全省补偿资金累计投入37.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4.3亿元,省级财政投入12.9亿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成为全省林业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惠民最广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为实施森林云南建设和“两强一堡”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央财政10多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801亿元 在3年试点基础上,中央财政2004年正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国有、集体和个人的国家级公益林每年每亩5元。2013年,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有13.9亿亩。有害生物每年毁树4000万株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余种,防治形势严峻,每年造成死树4000万株,折合损失材积2551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我区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又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资金。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数额由试点时的10亿元,增加到20亿元,补偿面积由2亿亩增加到4亿亩,并采取分步实施、分级负担的做法。2004年先期启动我区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4700万亩,占全国本次分配总面积的23.5%。这次下达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为2.37亿元,占全国分配总额的23.7%,  相似文献   

4.
数字     
西藏十年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44亿余元自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以来,投入资金不断加大,截至去年底,西藏共落实国家财政补偿资金44.46亿元用于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据了解,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将西藏的425.83万公顷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和585.44万公顷地方公益林统一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5.
徐斌 《云南林业》2012,(4):24-24
7月3日,省林业厅、财政厅联合在楚雄召开了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会。会议明确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建立公共财政支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全省省级以上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和管护范围,每亩补助标准提高到10元。至此,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1.77亿亩,占全省公益林面积的94%。  相似文献   

6.
李建堂 《中国林业》2011,(21):32-32
国家于2004年正式建立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甘肃省白银市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也正式启动。笔者于今年5月对白银市所辖三县两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实行生态效益补助政策 加快林区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起,国家每年拨付10亿元资金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在全国11个省(区)的非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2004年12月10日,国家林业局召开会议宣布,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质性确立,在我国林业发展史上二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偿政策,是我国林业经营思想的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水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被动局面,为持续经营管理好生态公益林,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日前,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为促进公益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经我省积极争取,中央决定下拨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亿元,补偿重点公益林面积2000万亩。  相似文献   

9.
《新疆林业》2005,(5):F0002-F0002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业业局的全力支持下。林业援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具体事项得到全面落实。一是将新疆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点给予支持。新疆补偿面积由100万公顷(1500万亩)扩大到203.33公顷(3050万亩)(不含兵团),投资由7500万元增加到1.525亿元。二是结合新疆的实际,对退耕还林的造林方式、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等政策进行了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0.
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楚雄州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初步估算结果,其森林蓄水能力为4.16亿m^3,效益达126834.3万元;保土效益17700万元;保肥效益82085万元;增产效率8767.79万元,可定量计算出的以上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达235387万元。因此,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200多亿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林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措施。2001年,我国开始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浙江等11个省区试点,并于2005年正式设立基金,目前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将7亿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200多亿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林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措施。2001年,我国开始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  相似文献   

13.
日前,辽宁省林业厅和财政厅联合召开公益林补偿制度启动会议,宣布从现在开始,辽宁省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这标志着辽宁省将结束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是辽宁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易门县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县之一,先后纳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1126.67hm^2。针对项目实施以来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色科技》2014,(3):86-86
湖北省2013年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估工作近日完成。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综合生态效益总计644.42亿元,是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114倍。  相似文献   

16.
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分类经营是国家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前提和保障。讨论了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效益开始“买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林业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一消息让很多林业工作者欣慰不已,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已经结束,一个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从此开始,换句话说,从今以后,使用森林生态效益也要买单了。不要小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确立这件事,以法律为依据确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把符合林业生态建设要求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行为准则,其实施本身的意义远大于每年20亿元的补偿金额。这是我国林业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国家林业局近日召开的“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国中央财政已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这一消息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司长姚昌恬。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性质是什么?它的建立对我国林业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姚昌恬(以下简称“姚”):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简称“中央补偿基金”)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付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补…  相似文献   

19.
《绿色大世界》2012,(2):24-24
据2012年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林业计划财务工作会议透露,2011年中央林业投资达到1220.3亿元,比2010年增加260多亿元。其中,中央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97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10亿元,争取有关部门用于林业建设的中央资金13.3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刘剑  张珍翠 《绿色科技》2014,(1):230-231
指出了我国正在实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发挥森林生态效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才能朝着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探讨了会理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